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5)
2023(4761)
2022(4102)
2021(3517)
2019(6927)
2018(6881)
2017(13745)
2016(7029)
2015(8079)
2014(8294)
2013(8482)
2012(8345)
2011(8022)
2010(8404)
2009(7901)
2008(7339)
2007(6615)
2006(6157)
2005(5731)
2004(5162)
作者
(21070)
(17960)
(17832)
(17079)
(11455)
(8479)
(8249)
(7015)
(6625)
(6348)
(6256)
(5962)
(5911)
(5810)
(5539)
(5377)
(5364)
(5145)
(5015)
(4824)
(4810)
(4337)
(4337)
(4207)
(4179)
(4030)
(3813)
(3672)
(3651)
(3464)
学科
(60018)
经济(59980)
管理(19354)
方法(17041)
(15860)
地方(15711)
数学(14825)
数学方法(14758)
(12894)
企业(12894)
地方经济(11999)
中国(10765)
业经(9067)
(8978)
(8231)
贸易(8226)
(8131)
金融(8131)
(7855)
(7851)
(7263)
关系(7234)
(7176)
(6689)
经济学(6628)
环境(6394)
(6132)
(6019)
银行(6011)
世界(5963)
机构
大学(115588)
学院(114173)
(63775)
经济(62720)
研究(46042)
管理(41082)
理学(34759)
理学院(34338)
中国(33959)
管理学(33929)
管理学院(33712)
(25636)
(23497)
(23377)
科学(23257)
经济学(21115)
研究所(20946)
财经(20344)
中心(18792)
经济学院(18622)
(18409)
(16712)
(16020)
北京(15425)
财经大学(14945)
(14843)
(14698)
师范(14634)
科学院(13641)
(13273)
基金
项目(66953)
科学(53218)
研究(50708)
基金(49607)
(42134)
国家(41812)
科学基金(35430)
社会(35177)
社会科(33478)
社会科学(33471)
基金项目(25533)
(24420)
教育(22772)
资助(20897)
(20423)
自然(20211)
自然科(19744)
自然科学(19739)
自然科学基金(19399)
编号(18916)
成果(16265)
(16116)
(15806)
重点(15107)
国家社会(15084)
(14530)
经济(14412)
教育部(14100)
发展(13934)
课题(13913)
期刊
(80654)
经济(80654)
研究(41249)
中国(21727)
(18111)
管理(17147)
经济研究(13945)
(13855)
科学(13741)
学报(13132)
(12899)
金融(12899)
国际(11476)
财经(11192)
大学(10550)
问题(10446)
(10169)
技术(10089)
学学(10030)
(9865)
业经(9710)
世界(9459)
农业(9310)
教育(9063)
技术经济(7634)
统计(6639)
经济问题(6379)
现代(6102)
商业(6079)
经济管理(5852)
共检索到189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永达  
日本的国际经济关系走向与中日经济合作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于永达日本经济可谓当今世界上利用海外条件、借翼而飞的经济类型中最成功的一例,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突出的影响。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局势,从不同侧面制约、抵减或促进着日本经济的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永达  
论日本国际经济关系的走向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于永达日本经济可谓当今世界最成功地利用海外条件、借翼而飞的特殊类型经济。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突出。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从不同侧面制约或促进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要把握日本经济的未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菲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日经贸合作继续平稳发展。中日两国在进出口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中日经济关系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取决于推动中日经济合作力量与制约中日经济合作力量的变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晓  
构建地区战略性的经济合作关系──关于发展中日经济关系的新思考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晓自70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步伐缓慢、对华技术转让过于迟缓,以及中日贸易不平衡和摩擦的出现等等.①但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万田  战岐林  
小泉政府上台以来,尽管中日政治关系趋于紧张,但是经济交往总额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因而出现了“政冷经热”的说法。同时,由于日本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因而有人认“政治冷经济亦不热”。本文通过对中日长期贸易和投资数据的考察,并以此作为判断双边经济关系“冷热”的基本标准,发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虽然中日从1978年以来的“经热”是源于两国关系的“政热”,但在短期内,当前的“政冷”尚未殃及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导致“经冷”。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郭士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国际经济关系》一书是莫斯科新闻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专门论述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学术著作。该著作由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等十多位学者和专家集体编著,国际问题专家哈斯布拉托夫教授任主编。该书共二卷,32章。全书阐述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属于国际经济关系范畴的全球性(或称世界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君雷  
一、形势和战略原苏联解体的局势给国际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形势的变化导致美国世界战略的根本性变化.用布什的话来说,美国"已经获得了一次非同一般的机遇","可以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个国际新体系."但是,复杂变幻的世界形势使美国瞻前顾后的因素很多,尚待观察、思考和掂量.同时也将促使日本战略的改变.90年代,日本仍会把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当作基轴,继续在这个范畴内运营,同时,也将为了适应美国要求日本成为"全球平衡伙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自 2 0 0 2年以来 ,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标基本上都在恶化 ,惟独出口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展望 2 0 0 3年度的日本 ,经济增长依旧要靠外需拉动 ,对亚洲经济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相应地 ,中日两国的经济磨擦也在从贸易领域发展到金融领域 ,最近日本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向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是东亚的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双方的对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问题及美国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中日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推动中日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不仅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两国能否通过沟通和制度变迁实现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跨越。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玉来  
近年来,日本多边贸易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除了引领CPTPP生效之外,还与欧盟签署并生效了日欧EPA。由此,日本对外贸易总量的FTA覆盖率逼近40%,虽然距离其70%的战略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跻身世界领先阵营,安倍首相所提出的"自由贸易旗手"也似乎变得更加现实。以此为重要背景,加之日本同样面临"特朗普冲击"等逆全球化潮流的巨大压力,中日经济关系将迎来新的变化,甚至有结构性调整的可能性。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转变就是很好例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春华  
尽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由日本学者提出设想,但由于亚太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合作设想只停留在民间讨论层次上。80年代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欧共体发展为欧洲经济联盟,对亚太各国的压力增大。1989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官方协调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立为始点,经历8次部长级会议和4次领导人会议,APEC的合作机制才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绍英  
战后东亚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地区)之间发展上追赶结构和经济上互补关系的形成以及各国国家战略中经济中心意识的增强,导致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势,并为建立区域经济新秩序创造了有利条件。东亚经济新秩序应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横向秩序”。建立这样的经济关系,大国的责任和贡献是重要的,当然决不应是以大国支配为内涵的“国际贡献论”,而应倡导国际主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要害是在真诚合作中解决好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特别是要处理好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合作问题,这种合作既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合作关系问题,又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共同发展问题,因而有着关键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