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5)
- 2023(8553)
- 2022(7729)
- 2021(7400)
- 2020(6167)
- 2019(14506)
- 2018(14606)
- 2017(28417)
- 2016(15547)
- 2015(17508)
- 2014(17536)
- 2013(17407)
- 2012(15701)
- 2011(14061)
- 2010(13776)
- 2009(12383)
- 2008(11774)
- 2007(9993)
- 2006(8553)
- 2005(7213)
- 学科
- 济(58605)
- 经济(58541)
- 管理(43671)
- 业(41343)
- 企(34886)
- 企业(34886)
- 方法(29564)
- 数学(25552)
- 数学方法(25265)
- 农(15270)
- 中国(14048)
- 财(13825)
- 学(13777)
- 业经(13068)
- 地方(12066)
- 理论(10475)
- 农业(10308)
- 和(10284)
- 贸(10156)
- 贸易(10152)
- 易(9843)
- 技术(9770)
- 环境(9670)
- 务(9208)
- 财务(9151)
- 财务管理(9137)
- 制(9066)
- 教育(8705)
- 企业财务(8658)
- 划(8447)
- 机构
- 大学(217294)
- 学院(214533)
- 管理(89926)
- 济(80376)
- 理学(79010)
- 经济(78530)
- 理学院(78157)
- 管理学(76847)
- 管理学院(76472)
- 研究(69969)
- 中国(49147)
- 京(46281)
- 科学(45503)
- 所(34961)
- 财(34719)
- 农(34070)
- 业大(34051)
- 研究所(32339)
- 中心(30988)
- 北京(29190)
- 江(28941)
- 财经(28824)
- 范(28768)
- 师范(28510)
- 农业(26897)
- 经(26295)
- 院(25682)
- 州(24227)
- 师范大学(23233)
- 技术(22714)
- 基金
- 项目(155091)
- 科学(121009)
- 研究(113397)
- 基金(111668)
- 家(97085)
- 国家(96279)
- 科学基金(82662)
- 社会(68928)
- 社会科(65213)
- 社会科学(65194)
- 省(60757)
- 基金项目(60625)
- 自然(55294)
- 自然科(53959)
- 自然科学(53948)
- 自然科学基金(52955)
- 教育(51571)
- 划(51263)
- 编号(46894)
- 资助(45830)
- 成果(37458)
- 重点(34116)
- 部(33761)
- 发(32412)
- 创(32300)
- 课题(31634)
- 创新(30002)
- 科研(29878)
- 项目编号(29211)
- 大学(28949)
共检索到296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冰
日本的作物生理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刘晓冰一、作物高产的根—冠互作理论1株型理论和库能力理论的不足株型理论认为作物群体的光合速率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当叶面积指数(LAI)达到一定数值时,叶面积指数再增加将由于互相遮阴而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苏爱军 杨乾
从目的基因性状的类型、转化方法两方面综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发展历程及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研究进展 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光 刘志娟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未来永恒不变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育秧、覆膜等技术的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提高以及作物品种的更替和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农作物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即便如此,作物实际产量与其潜在产量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文章在阐述产量差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产量差的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产量差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产量差概念发展至今,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其做了不同的定义及阐述,但总体而言,作物的最大产量水平为潜在产量,实际产量...
关键词:
潜在产量 产量差 限制因素 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笑 蔡剑 周琴 戴廷波 姜东
非生物逆境(如,高温、低温、干旱、渍水胁迫等)是限制作物产量提升的重要因子,并且非生物逆境发生的频率、程度以及持续时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提高作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或采取缓解措施降低非生物逆境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不利影响,对于确保作物稳产及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逆境锻炼(priming)是指植株经过前期适度的逆境处理后,对再次发生的逆境胁迫表现出较强的抗/耐性,也称为逆境胁迫记忆。与未经过锻炼植株相比,经过锻炼植株的信号调控物质、次级代谢产物、胁迫保护性物质等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对再次发生的逆境胁迫产生响应,从而增强植株耐逆性。根据再次逆境发生的类型及时间,逆境锻炼主要包括当代同种逆境锻炼效应(锻炼阶段的逆境和再次发生的逆境是同一种)、当代交叉逆境锻炼效应(锻炼阶段的逆境和再次发生的逆境不是同一种)、跨代同种逆境锻炼效应(经过逆境锻炼的种子在子一代或子几代的同种逆境锻炼效应)、跨代交叉逆境锻炼效应(经过逆境锻炼的种子在子一代或子几代的交叉逆境锻炼效应)四大类型。本文重点围绕高温锻炼、低温锻炼、干旱锻炼及渍水锻炼介导的上述四大类型锻炼效应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综述,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植株光合机构响应机制、抗氧化系统在清除活性氧减轻对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机制、胁迫诱导的信号物质(激素类物质、Ca~(2+)、过氧化氢、一氧化氮等)在诱导下游基因表达及生理生化过程机制。此外,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为长期甚至传代胁迫记忆提供了潜在机制。对作物逆境锻炼机制的深入解析,可以找到对作物耐逆性获得起关键调控作用的基因和蛋白,这样在作物生产上,我们可以在生育前期,配合外源调控物质诱导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和蛋白,可通过人为方法提前刺激这种物质在逆境来临之前表达,主动诱导作物对关键时期逆境耐性的形成,从而有效缓解在产量形成关键生育时期发生的胁迫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仕军 张琳琳 陈志君 孙娟
Aqua Crop是FAO于2009年研发的一款新型作物模型,它以输入参数少、界面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论文基于Aqua Crop模型原理和特点,深入探讨了Aqua Crop模型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当前,Aqua Crop模型在灌溉策略、气候变化下的情景模拟以及与其他模型联合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该模型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若干缺陷。一是模型在保守参数缺少验证的情况下,会使得模拟精度不稳定;二是由于土壤空间变异性的客观存在,模型在由点位向面上扩展时应用效果不佳;三是当前对雨养区作物生长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新雄 陈晓玲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种子 种衣剂 制备 生物学效应 作用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赖军臣 李少昆 明博 王娜 王克如 谢瑞芝 高世菊
据统计,由病害引起的作物产量损失平均在12%以上,病害不仅直接影响产量,而且也严重降低农产品的品质。通过快速诊断识别作物病害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高作物病害的诊断水平是保证有效防治病害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为作物病害诊断和识别提供了快捷、低廉、无损检测的可能手段。本文综述了面向多种作物病害机器视觉诊断研究的进展,归纳了作物病害机器视觉诊断的识别模式,分析了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作物 病害 机器视觉 诊断 进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瑞林 王林海
对作物灰色育种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阐述了作物灰色育种学的概念与意义,指出了其学术框架,介绍了其在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育种学 植物育种 发展前景 其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可云 李晨
区域派生是打破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推陈出新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区域派生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发展脉络,从区域派生的概念内涵、内在逻辑、微观机制和多样化过程四个方面探讨了区域派生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区域派生能够揭示区域历史如何影响区域产业的兴衰,熊彼特"创造性破坏"过程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区域层面展开,以及区域多样化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也对区域派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艾庆辉 韩冰 麦康森
磷脂作为类脂的一种,对鱼类(尤其是仔、稚鱼)的生长、存活、发育及抗应激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磷脂的生物学特征、在鱼体内的消化、吸收及转运过程、磷脂的合成途径及其与胆固醇的交互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鱼类和甲壳类对磷脂需要量的差异,为鱼类养殖过程中磷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磷脂 鱼类 合成途径 脂类转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万军利 麦康森 艾庆辉
精氨酸为鱼类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其在鱼体内参与蛋白质、多胺的合成,促进生长;精氨酸具有促内分泌作用;精氨酸可在体内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参与鱼类心血管活动、免疫功能的调节。某些鱼类可能具有自身精氨酸的合成能力。鱼类赖氨酸-精氨酸拮抗存在种间差异。本研究从精氨酸的合成、生理功能、与赖氨酸的关系以及需求量等方面对鱼类精氨酸的营养生理研究进行了综述。[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79-685]
关键词:
鱼类 精氨酸 营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素凤 黄雯莉 张新平
近些年来,我国劳动者过劳死的新闻常见诸报端,可见过度工作对劳动者的危害不容小觑。但是我国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对"过劳死"一词进行定义,也尚未有将因过度工作导致死亡的事件判定为工伤的先例。相较于此,日本社会过劳死现象严重,日本学者对过劳死的研究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文章通过对日本社会过劳死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希望总结日本成功的经验,实现对我国过劳猝死职工的工伤认定和救济,呼吁中国社会关注劳动者的过劳问题,采取措施预防过劳死,保障中国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过劳死 日本 法律 预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蓬勃 梁健亲 程天宇 吕飞 丁玉庭
为解决日本鲭捕捞后极易出现的品质劣化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日本鲭产品的食用需求,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微冻、冰温、冻藏、冷海(盐)水和流化冰等低温保鲜技术以及添加保鲜剂、涂膜、电解水、外加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和高压处理等辅助技术对日本鲭资源进行质量控制,并对其致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温保鲜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控制鱼体品质劣化、延长产品货架期的目的,但单独使用这些技术的保鲜效果并不理想;将其与低温保鲜辅助技术联用后,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日本鲭产品的货架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产品的风味和感官特性。然而,日本鲭捕获后仍然会受到鱼体中内源酶、体外微生物和氧化作用等致腐因素的多重影响,进而导致腐败。研究表明,应充分了解日本鲭的致腐原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保鲜措施来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本文系统综述了日本鲭低温保鲜及其辅助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体的致腐因素进行了深入总结,以期为日本鲭资源有效的质量控制与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日本鲭 低温保鲜 腐败 品质控制 货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