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6)
2023(6235)
2022(5338)
2021(5023)
2020(4200)
2019(9486)
2018(9371)
2017(18361)
2016(10236)
2015(11487)
2014(11642)
2013(11321)
2012(10661)
2011(9725)
2010(10008)
2009(9626)
2008(9944)
2007(9102)
2006(8262)
2005(7896)
作者
(29634)
(24724)
(24531)
(23630)
(15883)
(11715)
(11282)
(9523)
(9245)
(9054)
(8728)
(8520)
(8190)
(8124)
(7986)
(7542)
(7362)
(7291)
(7218)
(7046)
(6464)
(6125)
(6004)
(5806)
(5782)
(5642)
(5556)
(5535)
(5030)
(4840)
学科
(35020)
经济(34935)
管理(32012)
(27938)
(24375)
企业(24375)
(20537)
(18575)
银行(18429)
(17152)
方法(13563)
(12786)
(11939)
制度(11933)
(11803)
金融(11800)
数学(11219)
数学方法(11057)
(10244)
中国(10150)
业务(9799)
(9300)
业经(9157)
体制(8911)
银行制(8486)
(8125)
(7579)
财务(7560)
财务管理(7538)
企业财务(7179)
机构
大学(149884)
学院(145522)
(60331)
经济(58941)
管理(52898)
研究(52721)
中国(47014)
理学(44073)
理学院(43514)
管理学(42841)
管理学院(42545)
(34005)
(32078)
科学(29696)
(27209)
财经(25725)
(25317)
中心(24375)
(24355)
研究所(24305)
(23223)
(22326)
银行(21414)
北京(20231)
农业(19986)
(19932)
经济学(19656)
(19274)
财经大学(19254)
业大(19228)
基金
项目(90907)
科学(72083)
研究(67484)
基金(67461)
(58438)
国家(57981)
科学基金(49307)
社会(43737)
社会科(41388)
社会科学(41377)
基金项目(35138)
(33820)
教育(31580)
自然(30932)
自然科(30197)
自然科学(30186)
自然科学基金(29680)
(29355)
资助(27547)
编号(26375)
成果(23825)
(22919)
(21584)
重点(20924)
(19089)
课题(19006)
教育部(18824)
(18759)
国家社会(18491)
(18415)
期刊
(70372)
经济(70372)
研究(50227)
中国(33263)
(31172)
金融(31172)
(27630)
(24027)
学报(22361)
科学(21206)
管理(21025)
大学(17454)
教育(16438)
学学(16348)
农业(14280)
财经(13732)
(11595)
技术(10585)
经济研究(10105)
业经(9335)
问题(8963)
国际(8013)
理论(8011)
世界(7827)
(7633)
现代(7620)
(7441)
(7321)
实践(7151)
(7151)
共检索到241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接  
以往的大部分文献一般把日本主银行制的衰落归结为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不敌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结果,没有论及中介融资和市场融资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本文则主要从外部冲击和内在缺陷两方面,依据中介融资体系和市场融资体系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来分析主银行制的兴衰原因,并根据青木昌彦等人的制度博弈均衡观点,对日本今后的金融制度演化作出预测。本文最后提出主银行制衰落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戴群中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具有业务领域充分多元化、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业务网络、广泛的集团外部相互持股以及全能银行是证券市场的主体等特点。德国全能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范围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优势以及抗风险优势等方面;其潜在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投机风险以及传导风险。德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得以顺利实行的根本保障。我国银行业实行全能银行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全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心颖  
日本主银行制对日本战后经济腾飞起到无可否认的推动作用,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该制度开始出现不适应,制度的惰性尤其是政府对银行的深度干预最终导致了主银行制的衰弱,且在20世纪90年代酿就了日本金融危机。我国当前的宏观环境类似于日本主银行制鼎盛时期的宏观环境,因此,我国的银行体制改革可以部分借鉴、改造日本的主银行制,股份制银行并在我国的股份制银行和民营企业之间试行主银行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志平  
金融制度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和成长的 重要因素。在金融方面支持日本战后的设备 投资和出口主导型经济成长的主要制度,是 通常被称为“主银行制度”或者“主银行关系” 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易习惯。一般认为,企 业和称为主银行的银行之间,可以观察到以 下事实:(1)在向该企业贷款的多个银行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应春子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对我国银企关系改革的启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应春子本文侧重研究日本主银行体制对我国银行与企业关系改革的启示,有关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历史渊源和运行机制在此不再赘述。一、主银行制度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的现实问题1、主银行制度是对内部人控制的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峰  侯铁珊  徐大伟  
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介绍了美国生态补偿银行制度的发起、内容、选址因素、设计因素以及具体实施流程。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并阐述了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存在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在生态补偿制度设计上开展生态补偿银行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文彬  
一、德国实行由始至终的全能银行制度的原因德国的银行从成立起,由始至终地实行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它们不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全能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业化进程中自然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全能银行、20世纪30年代后严格分业经营条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宝应  夏承银  
文章对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政策和主要业务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我国最近宣布成立的进出口银行,其业务范围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类似。研究美国进出口银行,借鉴其成功经验,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迪。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鹏  方先明  王飞  
制度风险是投资银行风险系统中的第一层次风险,也是破坏性最大的风险。它主要是由于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等制度性因素的不合理所导致的风险。本文通过参考与借鉴美国投资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组织结构两个制度层面上进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投资银行当前存在的制度缺陷,对其制度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康书生  
90年代银行危机案对银行制度建设的启示□康书生90年代以来,银行业危机频繁,从90年代金融(银行)危机案与银行制度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并兼顾各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以及多方位求助制度,才能确保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励岗  
本文分析了美国社区银行的主要特点,深入剖析了美国社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制度背景,并对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制度,针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主要思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试论日本的主银行制与公司治理南开大学经济学系何自力一、引言现代企业制度或股份公司制度是一种最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分散风险;二是有利于聚集资本;三是有利于延续企业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先进性使股份公司成为最普遍的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