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6)
- 2023(10516)
- 2022(9208)
- 2021(8887)
- 2020(7355)
- 2019(16928)
- 2018(16904)
- 2017(32134)
- 2016(17661)
- 2015(19850)
- 2014(19748)
- 2013(19504)
- 2012(17794)
- 2011(16042)
- 2010(15907)
- 2009(14517)
- 2008(14017)
- 2007(11998)
- 2006(10507)
- 2005(8992)
- 学科
- 济(68601)
- 经济(68531)
- 管理(50114)
- 业(44057)
- 企(37131)
- 企业(37131)
- 方法(31672)
- 数学(26997)
- 数学方法(26685)
- 学(20949)
- 农(17316)
- 中国(16651)
- 财(15192)
- 业经(14777)
- 环境(14571)
- 地方(13652)
- 和(12927)
- 理论(12914)
- 农业(11689)
- 教育(11529)
- 划(10965)
- 贸(10833)
- 贸易(10828)
- 易(10485)
- 技术(10480)
- 制(10249)
- 务(9793)
- 财务(9736)
- 财务管理(9719)
- 企业财务(9218)
- 机构
- 大学(252174)
- 学院(248206)
- 管理(99091)
- 济(93567)
- 经济(91421)
- 理学(86418)
- 理学院(85409)
- 研究(83940)
- 管理学(83913)
- 管理学院(83476)
- 中国(59131)
- 科学(55295)
- 京(54009)
- 所(42318)
- 财(40804)
- 农(40134)
- 研究所(39174)
- 业大(39029)
- 中心(36816)
- 范(34999)
- 师范(34674)
- 江(34447)
- 北京(34226)
- 财经(33685)
- 农业(31561)
- 院(30711)
- 经(30690)
- 州(28365)
- 师范大学(28337)
- 经济学(27681)
- 基金
- 项目(176826)
- 科学(137923)
- 研究(128672)
- 基金(127317)
- 家(111159)
- 国家(110248)
- 科学基金(94082)
- 社会(79065)
- 社会科(74562)
- 社会科学(74540)
- 省(69126)
- 基金项目(68456)
- 自然(62605)
- 自然科(60885)
- 自然科学(60870)
- 自然科学基金(59747)
- 教育(58726)
- 划(58496)
- 编号(52606)
- 资助(51855)
- 成果(42641)
- 重点(39382)
- 部(38279)
- 发(37085)
- 创(36441)
- 课题(35955)
- 科研(33971)
- 创新(33914)
- 大学(33060)
- 教育部(32519)
共检索到34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建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当代生态问题、探讨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一种思想流派,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从1956年6月阿格尔首次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以来,日本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对日本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进行了研究:由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危机生产关系说"、由对机械自然观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有机论"思想、由对生态价值主体的探讨而生发的"自然环境伦理"思想、由对"循环"和"共生"的关注而生发的自然民生思想、由对权力变迁的文化体认而...
关键词:
日本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亮
文章在分析梳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主要观点、科学价值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 消费观 科学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莲香
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生产中心主义,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歪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很早就关注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从属性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从主客体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和谐统一;从本体论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和谐统一;从历史观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取向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和谐统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统一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莱斯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独特的认识论维度阐述造成全球生态危机最深刻的社会意识根源——控制自然观念。控制自然观念在客观上造成人性扭曲,同时也在现实社会中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控制自然其实质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控制,在时空维度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制约社会进步。消除控制自然观念是建立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并从伦理和道德维度对人类使用科学技术的行为进行生态约束、规范和引领。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需要对控制自然观念进行深度生态解读。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理论对于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旭
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虽然自然观理论没有在某本著作中进行完整的叙述,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树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概念的多维内涵、理论地位的认识尤其重要。在当今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社会生产 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章琳 柳敏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为当前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中国存在着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呈现出影响局部稳定的新趋势;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价值观的偏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坚持红色建设的同时加强绿色建设,以及借助于群众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家和代表人物。福斯特在马尔库塞的制度批判和社会批判、阿格尔的消费异化导致生态危机、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矛盾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理论重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谨慎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经济上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试图通过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而实现资本的无限增值。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种经济主义发展观把物质财富作为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而较少关注人的本质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他们强调,企图通过经济主义的手段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框架内消除生态危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提出摆脱经济主义发展观的消极影响关键在于重新审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把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的共同福祉,这对于树立正确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方 曹得宝
生态帝国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霸道蛮横,在政策议题、理论话语等层面构建起的霸权性或排斥性的话语体系、制度设计与主导力量。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对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成根源和剥削逻辑等方面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当下,生态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着国际“碳政治”,“中国环境威胁论”则是其遏制中国的战略新变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消解生态帝国主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重塑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实现了对生态帝国主义的超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方 曹得宝
生态帝国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霸道蛮横,在政策议题、理论话语等层面构建起的霸权性或排斥性的话语体系、制度设计与主导力量。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对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成根源和剥削逻辑等方面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当下,生态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着国际“碳政治”,“中国环境威胁论”则是其遏制中国的战略新变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消解生态帝国主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重塑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实现了对生态帝国主义的超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在“控制自然”思想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径:现代性批判的阐释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路径。威廉·莱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隐喻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危机,这表现在:控制自然的观念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实质是对人的控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人的工具。瑞尼尔·格伦德曼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它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有效控制是人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控制自然”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本质上是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统一,“控制自然”预先假定的目的是能否增进人类福祉与满足人类需要。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对“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不同阐释路径,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理解,也给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理论上的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在“控制自然”思想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径:现代性批判的阐释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路径。威廉·莱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隐喻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危机,这表现在:控制自然的观念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实质是对人的控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人的工具。瑞尼尔·格伦德曼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它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有效控制是人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控制自然”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本质上是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统一,“控制自然”预先假定的目的是能否增进人类福祉与满足人类需要。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对“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不同阐释路径,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理解,也给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理论上的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吕峥 杜欢政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理论旨趣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和立场与当代的生态思想加以结合,从而获得更为有效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途径。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生态危机的本质其实是资本主义危机,必须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带来的消费主义、工具理性,才能解决生态环境中的种种问题与危机。而且,就文明未来的发展而言,需要超越那种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文明,才能真正建构起面向人类未来,承载人类共同命运,乃至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毫不留情的生态批判,同时探讨了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之路。生态危机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全球性生态危机,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文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梓萌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在现实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后提出来的。这一观点提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旧自然观中的精华部分并剔除了其中不科学的观点,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在唯物主义范畴中的深刻考察。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了科学方法上的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