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5)
- 2023(7441)
- 2022(5815)
- 2021(5713)
- 2020(4713)
- 2019(10771)
- 2018(10818)
- 2017(17538)
- 2016(11686)
- 2015(13740)
- 2014(14019)
- 2013(12401)
- 2012(11570)
- 2011(10939)
- 2010(11089)
- 2009(9605)
- 2008(9287)
- 2007(8742)
- 2006(7853)
- 2005(7226)
- 学科
- 济(26965)
- 经济(26918)
- 教育(22990)
- 管理(22337)
- 业(18469)
- 中国(17557)
- 企(14506)
- 企业(14506)
- 理论(12196)
- 学(12179)
- 教学(10010)
- 农(9877)
- 方法(9456)
- 制(8023)
- 财(7821)
- 数学(7599)
- 数学方法(7423)
- 体(7035)
- 业经(6442)
- 农业(6302)
- 技术(6229)
- 发(6130)
- 地方(5644)
- 融(5517)
- 金融(5510)
- 银(5509)
- 银行(5463)
- 学法(5352)
- 教学法(5352)
- 研究(5340)
- 机构
- 大学(153346)
- 学院(145383)
- 研究(62516)
- 济(43011)
- 经济(41456)
- 科学(40149)
- 管理(40064)
- 中国(38139)
- 京(36662)
- 教育(36568)
- 所(33707)
- 理学(33174)
- 理学院(32533)
- 范(32443)
- 师范(32088)
- 管理学(31386)
- 农(31241)
- 管理学院(31098)
- 研究所(30852)
- 师范大学(26169)
- 江(26159)
- 中心(25568)
- 技术(25175)
- 农业(25019)
- 北京(24409)
- 业大(24233)
- 院(23207)
- 财(21548)
- 职业(20364)
- 州(19964)
- 基金
- 项目(93183)
- 研究(73808)
- 科学(72027)
- 基金(59732)
- 家(53900)
- 国家(53229)
- 教育(44633)
- 科学基金(41883)
- 省(39952)
- 社会(39827)
- 社会科(36997)
- 社会科学(36987)
- 划(36859)
- 编号(33223)
- 成果(31487)
- 基金项目(29561)
- 课题(29482)
- 自然(26568)
- 自然科(25920)
- 自然科学(25905)
- 自然科学基金(25414)
- 资助(25024)
- 年(24293)
- 重点(23792)
- 部(21853)
- 发(21515)
- 规划(20368)
- 项目编号(19592)
- 性(19479)
- 创(19423)
共检索到249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纪梦超 孙俊华
职业教育的"身份困境"一直是桎梏其发展的重要根源,而产业结构转型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专门职大学作为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兴力量,完善了职业教育学校类型,解决了人才供需不平衡与劳动者技能不足的问题,助力了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通过梳理日本专门职大学和专门职短期大学的设立背景、发展定位和培养机制等,可以发现,中日两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即如何真正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在中国技能型人才短缺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做好职业教育学校分类管理,强化职业教育学历与课程的衔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卫 王红艳
为应对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和企业雇佣形式的转变,日本创办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门职大学。专门职大学的建立可解决日本社会面临的部分问题,然而其在创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争议,包括:新建还是合并?能否在普通大学开设职业课程?能否吸引足够的学生?为了缓解争议,日本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严审办学资格、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举措。它给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拓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日本 专门职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迪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2019年,日本专门职大学这一新型高等院校应运而生,具有招生灵活度大、办学规模小、专业特色鲜明、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模式新颖、侧重课程开发、注重课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可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办学经验,通过采取灵活招生机制、提升生源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学用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日本 专门职大学 职业本科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剑锋 宫福清 李奕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实施背景和日本相似,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结果。因此,日本专门职大学机制设计对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专门职大学的设立是面向产业培养职业本科人才的重要职业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其着重从明确教育类型、打通职业教育体系、设置严格的准入标准、强化面向职业属性、实施灵活的招生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不过,日本专门职大学关于实践课时量、专门职学位的规范仍待商榷,在书证融通、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专业设置面向地方产业等方面的规范程度还需完善。我国可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的经验,围绕淡化普职争议、明确职业属性、严格准入标准、灵活办学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强化评估约束等方面有序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剑锋 畅立丹 许倩婷
职业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衡量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日本创设专门职大学以来,其产教融合呈现求全、求合、求精、求实的样态特征,具体包括办学主体多元参与、课程体系面向产业、师资队伍力求实务、学科建设紧跟发展、人才培养重视职业特性。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应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坚持市场引导、面向职业场域、强化技能训练、旨在产业输出的经验。同时,我国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要在总结世界经验中形成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坚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依托学分银行和在线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技能型精英人才,推动中高本一体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利 苏月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引发日本高等教育变革并推动大学分类发展,2017年日本创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构——专门职大学。专门职大学突出高水准实践性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聚焦培养具备丰富创造能力和卓越实践能力的专门职业人才,以校企合作育才为范式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以服务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为导向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以实践性为特质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实务型与研究型并重为原则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初步构建起具备教育类型独特性和职业教育层次高水准双重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专门职大学的职能定位、制度设计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参照和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卓 吴璇
职业本科教育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围绕职业本科院校建设的关键内容,日本专门职大学以愿景声明呈现职业本科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关键发展问题,践行培养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高层次即战力人才的宗旨。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专门职大学建设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为:重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发展,培养行业领军人物;以创新创造为基础,探索职业性与学术性相融合的新形象;以专业特色作为核心竞争力,多层次助力社会发展;突破关键制度壁垒,形成教育性的课程建设路径;保持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创造性张力,提供自我完善的平台;立足生命关怀的原初性旨归,增强教育对社会责任的关注。这对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专门职大学 职业教育 日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丹 王志伟
日本由于老龄化程度加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通过加强专门职大学的育人功能保障民众对康复治疗的现实诉求。日本专门职大学构建出特色化的“二刀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定位上,突破学科壁垒,定位培养复合人才;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教学安排上,组建产官学合作基地,强化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上,通过研修与国际合作,打造实务型师资。结合我国职业本科运动康复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招生难、供需结构失衡、实践性教学支撑不足等困境,具有如下启示:一是紧跟产业与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拓展交流与合作渠道,培育引领型人才;三是优化课程与教学设计,涵育应用型人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颖 刘红 杨英英 王世斌
日本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包括设置认可、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三种基本形式,以第三方评价机构为主体开展的外部评价已经成为日本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形式。文章以短期大学为例,重点介绍了日本职业教育质量外部评价体系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经验,以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些许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国勇
以多样化、市场化为特征的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末趋于成熟。日本的经济产业与教育发展决定了其总体规模与发展层次,日本的社会政治体制影响了其发展路径选择,而其教育、职业文化则影响了不同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关键词:
日本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特征 成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国勇在《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5期中撰文详述了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结构和特征,探究了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因,对完善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毅伟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合纵连横"的现代职教体系中,普职融通是整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维度,这既有历史的基础,又是时代特点的新要求,更是普职融通的机制建设和实施途径的探索创新,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基础和各项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译心 沈亚强
普职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维度,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借助对其概念的学术表达,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视角分析普职融通存在的现实困境,可以对其实现路径进行前瞻性思考。文章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希望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
普职融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现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梅 卡迪丽娅
日本自2017年通过修订法案设立专门职大学以来,取得了不俗成绩。从个人、社会、国家角度分析专门职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为技术人才提升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为数字时代解决人才供给需求、为国家战略提供关键驱动人才。日本专门职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包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即战力”人才,强调课程体系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的深度融合,实施基于真实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校企多元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对标市场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理实融通以变革职业本科教学范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日本专门职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经验。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专门职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