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262)
2022(8980)
2021(8121)
2020(6262)
2019(14127)
2018(14132)
2017(25191)
2016(14914)
2015(16913)
2014(17211)
2013(16129)
2012(15351)
2011(14187)
2010(14643)
2009(13255)
2008(13294)
2007(12421)
2006(11558)
2005(11056)
作者
(42684)
(35692)
(35603)
(33686)
(22753)
(17036)
(16210)
(13913)
(13715)
(12898)
(12138)
(11972)
(11506)
(11476)
(11212)
(11109)
(10789)
(10556)
(10238)
(10172)
(9433)
(8933)
(8799)
(8326)
(8149)
(7995)
(7966)
(7931)
(7325)
(7234)
学科
(62005)
经济(61942)
(34209)
管理(34010)
中国(27143)
(24116)
企业(24116)
(20786)
地方(20340)
教育(20327)
业经(16814)
方法(16515)
(14779)
农业(14358)
(14290)
数学(13283)
数学方法(13037)
理论(12546)
发展(11977)
(11849)
(11469)
(11174)
银行(11155)
(11066)
金融(11066)
(11022)
地方经济(10901)
(10885)
技术(10202)
(10123)
机构
大学(209139)
学院(207944)
研究(83342)
(79894)
经济(77875)
管理(66763)
中国(58845)
理学(54983)
理学院(54168)
管理学(52921)
管理学院(52518)
科学(50061)
(48686)
(43598)
研究所(39199)
(39124)
师范(38811)
(37439)
(36484)
中心(36084)
(35822)
教育(34303)
北京(32203)
师范大学(31423)
(29721)
业大(28967)
农业(28962)
(28772)
财经(27461)
技术(27441)
基金
项目(125842)
研究(99962)
科学(98981)
基金(84859)
(73721)
国家(72882)
社会(60771)
科学基金(60376)
社会科(57246)
社会科学(57235)
(51893)
教育(51591)
(44566)
编号(43403)
基金项目(42738)
成果(38239)
自然(35047)
(34526)
课题(34310)
自然科(34227)
自然科学(34221)
资助(34205)
自然科学基金(33576)
重点(30224)
(28556)
发展(28328)
(27900)
(27823)
(25968)
规划(25824)
期刊
(103967)
经济(103967)
研究(76481)
中国(59108)
教育(56816)
(37425)
学报(32381)
科学(29710)
管理(27721)
(26723)
农业(26038)
大学(25741)
技术(22932)
学学(22488)
(21614)
金融(21614)
业经(17926)
经济研究(15910)
职业(14420)
(14170)
财经(13851)
问题(13210)
(12195)
(12189)
论坛(12189)
图书(11838)
(11067)
世界(10750)
(10380)
现代(10165)
共检索到353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现代教育发展表现出"去差别化"的政策意图,但却呈现出"去差别化—差别再生产"这一悖论式的历史循环。高等教育和应试选拔大众化起到了使各阶层"去差别化"的作用;业绩主义评价方式,使阶层间文化资本差别隐而不现。但应试教育催生学历精英和应试精英,引发反学历精英主义的社会情绪;填鸭式教育和校际竞争催生出学校的差别化教学倾向和去教育差别化的社会意志。教育部门采取缩小公立高中校际差距的政策,并推行被统称为"宽松教育"改革的系列政策,却又让在应试教育和业绩主义的主导下潜隐的阶层差别显露出来,似又让改革回到了原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中尉  孙克任  
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融资方式,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依据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区域数据分析,研究区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差异,并提出加快我国三大区域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教育与需求──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上)顾明远一、教育的供与求矛盾教育的供与求的矛盾是战后教育发展中的最突出的矛盾,也是诸多矛盾的集中表现。供与求的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二是质量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七十年代以来问题不是有所缓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教育与需求──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下)顾明远二、科技发展与陈旧的教育体制、内容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的变革就是生产工艺的变化。新的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生产不断变革,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行业的变化和工人的全面流动。这就对教育无论从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广昕  
目前,我国银行业实施差别化市场营销的种类主要有:产品或产品组合差别化、服务方式差别化、银行经营方式和运营体制差别化。银行业实施差别化营销应遵循的原则是:价值导向原则、系统原则、可操作原则和风险控制原则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云  王秀芬  王春光  
[目的]旨在研究青海省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发展与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关系。[方法]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青海省城镇化水平;运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模型对城镇建设用地增量变化率与城市化速率进行耦合分析,分析重点区域及典型城镇其城镇发展与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协调度。[结果](1)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地区发展最好,城镇化水平最高;(2)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地区的差别化土地政策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东西部城市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需尽快完善未利用地开发激励机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引导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结论]差别化土地政策是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青海省应在分析政策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安虎森  蒋涛  
企业常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或区内贸易自由度较高区域作为生产区位,这可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产业集中具有溢出效应,因此产业的空间集中提高经济增长率,而区际收入的差距,随资本存量区际差距的扩大而扩大,随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缩小。产业集中又导致拥挤效应,此时如果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低,则经济增长率随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如果产业的空间集中度很高,则经济增长率随产业空间集中度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大范围的产业集中必须要适中。要实现产业活动的适度集中,外围地区必须拥有一定份额的产业活动,这就需要建立适度的差别化政策来约束外围地区的产业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实行差别化政策而不应实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妙  
本文分析的"个性化价值"是基于市场新环境下提出的营销新策略,是差别化竞争战略的深化和补充。本文重点对构建"个性化价值"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面对零售业态的激烈竞争和消费需求的迅速变化,现代百货业经营要突出卖"精"和做"特",必须构建、打造业态优势的市场适应能力。要打造百货商场显著的差别化优势,还必须构建创造营销个性的创新能力。最后,本文指出要完善"个性化价值"构建,必须对中国百货业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走"自主经营"之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佘昌  王铁民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在缓解"三农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试点过程中出现了经营主体定位模糊、可持续性发展前景不明等瓶颈。本文在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认真考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即区分"商业性"和"公益性"贷款机构,并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差别定位的贷款机构制定不同的发展路径,以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促进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楠  姚士谋  曹有挥  王成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统筹的内涵及特点,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08年两个年份的城乡统筹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差异显著,2000~2008年相对差距有微弱扩大的趋势,局部发生变动;②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四大因子是城镇化因子、外向型经济因子、城乡收入水平及城乡交流因子。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庆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整体上没有变,但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调控思路"由堵转疏",以实现既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又满足合理的自住性需求的目标。差别化的住房政策,体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不再实行"一刀切"政策,而是实施精细化、差别化的措施,促使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价格合理回归。一、当前我国差别化住房政策的主要做法1.地域差别。我国的房地产调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应恒  邹林刚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提升我国大豆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尝试从产品差别化角度出发来分析我国大豆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大豆实施产品差别化,大力发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的市场效应,并就此对我国大豆种植业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文丽  田灿钧  
长期以来,国家针对中西部地区的特殊政策供给主要以财税政策倾斜为主。相比之下,金融政策支持则较为分散并未形成系统的、规模化的区域金融制度创新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中西部区域金融政策,为这些地区金融内生成长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基础应当成为国家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理顺国有金融与民营金融的关系、重视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张建清  江洪  
使用土地政策调控区域经济布局,既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土地兼具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属性为基点,从土地要素供给、土地资产价格、土地金融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政策差别化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差别化土地政策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构建完善的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调控工具,提高差别化土地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效率,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金融等区域政策的配套协调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新  
因区位分布、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文化观念等因素制约,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着特殊困难。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是集空间贫困、资本贫困、能力贫困、信息贫困于一体的深度贫困,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减贫与发展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28个民族间存在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成本、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等诸多差异,加之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决定了扶持政策不能同质化和一刀切。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分类指导、因族举措、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实施差别化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