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5)
- 2023(10112)
- 2022(8070)
- 2021(7328)
- 2020(6262)
- 2019(14445)
- 2018(14543)
- 2017(28502)
- 2016(15950)
- 2015(18257)
- 2014(18731)
- 2013(18630)
- 2012(17244)
- 2011(15512)
- 2010(15808)
- 2009(14934)
- 2008(15087)
- 2007(14173)
- 2006(12573)
- 2005(11385)
- 学科
- 济(71864)
- 经济(71801)
- 业(48889)
- 农(46705)
- 管理(37220)
- 农业(30710)
- 方法(28520)
- 企(27594)
- 企业(27594)
- 数学(25306)
- 数学方法(25101)
- 中国(20109)
- 业经(20045)
- 财(18087)
- 地方(15397)
- 制(14415)
- 学(13777)
- 贸(12667)
- 贸易(12664)
- 发(12380)
- 易(12300)
- 收入(11883)
- 银(10828)
- 银行(10800)
- 体(10455)
- 农业经济(10390)
- 发展(10294)
- 行(10284)
- 展(10278)
- 策(10206)
- 机构
- 学院(236900)
- 大学(233590)
- 济(101041)
- 经济(98993)
- 管理(87107)
- 研究(82922)
- 理学(74813)
- 理学院(74000)
- 管理学(72693)
- 管理学院(72274)
- 中国(63389)
- 农(61863)
- 科学(51303)
- 京(49320)
- 农业(47686)
- 所(43842)
- 财(43815)
- 业大(42214)
- 研究所(39733)
- 中心(38904)
- 江(37661)
- 财经(34411)
- 范(31886)
- 师范(31583)
- 经(31234)
- 经济学(30937)
- 北京(30731)
- 农业大学(29297)
- 州(29254)
- 经济学院(28178)
- 基金
- 项目(152686)
- 科学(118824)
- 研究(113544)
- 基金(108694)
- 家(94579)
- 国家(93684)
- 科学基金(78780)
- 社会(71725)
- 社会科(67491)
- 社会科学(67470)
- 省(61447)
- 基金项目(57746)
- 教育(51160)
- 划(50396)
- 自然(48693)
- 编号(48509)
- 自然科(47489)
- 自然科学(47476)
- 自然科学基金(46614)
- 资助(43371)
- 成果(39392)
- 发(34989)
- 农(34712)
- 重点(34395)
- 部(34130)
- 课题(32764)
- 创(31048)
- 国家社会(29555)
- 创新(29079)
- 性(29023)
- 期刊
- 济(119494)
- 经济(119494)
- 研究(68225)
- 农(65364)
- 中国(48520)
- 农业(44021)
- 学报(39770)
- 科学(35981)
- 财(33045)
- 大学(30394)
- 学学(28767)
- 管理(26789)
- 业经(25236)
- 教育(24693)
- 融(24640)
- 金融(24640)
- 业(21528)
- 技术(20531)
- 问题(17544)
- 经济研究(17041)
- 财经(16784)
- 农村(14641)
- 村(14641)
- 经(14424)
- 版(14300)
- 农业经济(14282)
- 世界(14016)
- 技术经济(12406)
- 经济问题(12297)
- 现代(11490)
共检索到358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雄 张紫芬
由于现行的农地非农化补偿仅仅对农用地经济价值进行补偿,忽视了对农用地其他价值进行补偿,导致农地非农化效率不高,针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承担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的研究已成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农用地综合价值的角度出发,以耕地为例,基于农民利益视角,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群体成本收益的构成并对农地非农化效率进行估算,立足实际提出提高农地非农化效率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分别是:陕西卢县为0.26、贵州盘县为0.26、广西兴业县为0.35、湖北咸宁为0.35、湖南吉首为0.51。以上五个地区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小于1,且各地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存在差异。估算结果说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负担的成本远大于农民获得的收益,农民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然
文章选取中部地区1978~2010年的样本数据,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中部地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阿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农民收入问题。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民收入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出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祝
论科技教育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王新祝所谓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从一个落后的乡土社会进入发达的文明社会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传统农民自我扬弃和超越的过程,绝大多数农民将逐步离开农业,剩余的则变为现代农民。农民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的现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巧云
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其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趋势良好,东部地区增速显著,中部地区追赶效应突出,西部地区增速平缓;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对农民收入、消费水平以及收入消费双提升均存在正向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收入增长、消费提升、收入消费双提升;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对相邻地区的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存在明显改善,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空间溢出不显著。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现代化 农民收入与消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玉龙 丁文锋
新型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农业长期发展的核心条件,而转变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技术的行为则成为农业技术扩散的核心工作。笔者在管理心理学及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技术接受和使用的整合理论(UTAUAT)模型,并采用因子分析对模型进行修正,提取了绩效期望、风险预测、信息因子及条件因子四个决定农民行为意愿的公共因子。另外,笔者用Delphi法和AHP分析法分析了模型中各公共因子受农民年龄、性别和学历等人口特征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模型解释了在技术扩散中农民经营行为的转变困境,并依此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寿正
从无锡的情况看 ,在城市化进程中 ,失地农民做出的牺牲和损失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而他们得到的补偿却很不够 ,只是少量的现金 ,但同时他们却背上了难以预测的巨大社会风险。补偿严重不足 ,是当前失地农民成为问题的要害。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要进一步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 ,建立留地安置制度。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 农民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磊 刘震 朱文
本文利用2003年~2012年31个省市地区农业产业化相关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及西藏地区),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估计各省市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农民增收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边际作用存在先递增后递减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友仙 李均立
农民增收难是当前“三农”问题中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本文选取1988 -2002年影响海南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指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并提出增加海南农民收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海南 农民人均总收入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炳生
农民的收入问题,是农业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的农业政策目标中,长期以来一向特别突出地强调的是农产品的生产,是产品目标显著地优先于其它目标——包括收入目标。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生产的不断增长,食物的供给情况不断改善,甚至出现了一些过剩现象。在产品目标已经获得较好满足的背景下,农民的收入问题就变得突出起来了。 本文从纵横两个方面即分别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角度对我国农户收入的增长情况做一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探讨加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性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苏
城市化为农民群体获取非劳动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由于投资观念、分配制度以及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在当前农村,农民群体并未能充分利用城市化的发展机遇增加自身的非劳动收入。应从政策宣传、制度保障以及模式推广等方面入手,引导农村居民科学理财,拓宽就业渠道及经营业务,从而实现农民非劳动收入的有效提高,进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到新的驱动力。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非劳动收入 增加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写一 霍学喜
在对陕西关中一个村民小组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制约该组村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上级政府责任缺失,村干部长期空缺,农村企业发展受挫,乡村债务缠身,农产品市场难以把握,村民残疾和非正常死亡缺少救助。提出的建议有:尽快明确管辖权划归问题,通过指标选举村委会,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出让费化解部分乡村债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依托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走农村"专业化→组织化→企业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梅 危兆麟
对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学术界对此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很多的建设性建议与措施。其中,主要的观点是:农民利益保护论,城乡统筹发展论,结构调整论,就业优先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论和城镇化推进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认为城镇化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在我国框架下,还可以大力促进我国GDP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彩霞 徐霞 胡志丽
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收入结构变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民各项收入来源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城市化基本同比率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逐年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但两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变化甚微;城镇化对农民各项收入来源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建议,促使农民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使得农民收入在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增加。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农民 收入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