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1)
2023(3552)
2022(2886)
2021(2932)
2020(2393)
2019(5697)
2018(5435)
2017(10154)
2016(5240)
2015(6216)
2014(5932)
2013(6149)
2012(5856)
2011(5624)
2010(5335)
2009(5016)
2008(4872)
2007(4073)
2006(3601)
2005(3445)
作者
(14396)
(12143)
(12089)
(11732)
(7786)
(5736)
(5534)
(4769)
(4676)
(4359)
(4035)
(4035)
(3950)
(3926)
(3869)
(3776)
(3745)
(3450)
(3392)
(3196)
(3115)
(2887)
(2872)
(2768)
(2676)
(2650)
(2546)
(2467)
(2402)
(2371)
学科
(27242)
经济(27217)
方法(12585)
数学(11957)
数学方法(11926)
管理(11537)
中国(11035)
(10816)
(8677)
贸易(8672)
(8599)
(7375)
企业(7375)
(6066)
关系(5208)
(5091)
(5091)
(4857)
银行(4857)
(4781)
(4766)
(4306)
金融(4306)
出口(4248)
出口贸易(4248)
(4248)
环境(4158)
(4118)
(4002)
业经(3910)
机构
大学(83172)
学院(78444)
(46063)
经济(45673)
研究(35720)
中国(28449)
管理(27861)
理学(23903)
理学院(23620)
管理学(23483)
管理学院(23323)
(18383)
(18295)
(17850)
科学(17761)
经济学(16654)
研究所(16436)
财经(15147)
经济学院(15022)
中心(14355)
(14266)
(12642)
北京(12588)
财经大学(11574)
科学院(11219)
(10652)
研究中心(10405)
社会(10289)
(10084)
师范(10031)
基金
项目(51536)
科学(41894)
基金(41298)
研究(38505)
(36614)
国家(36411)
科学基金(30315)
社会(27948)
社会科(26704)
社会科学(26701)
基金项目(20680)
资助(17779)
自然(17370)
自然科(17021)
自然科学(17016)
教育(17005)
自然科学基金(16767)
中国(15557)
(14754)
(14379)
(14036)
国家社会(13568)
编号(12731)
教育部(12382)
重点(11966)
(11554)
重大(11001)
成果(10990)
人文(10888)
社科(10714)
期刊
(47261)
经济(47261)
研究(28841)
中国(15565)
(12199)
科学(11620)
管理(10828)
学报(10546)
(9643)
经济研究(9264)
世界(8758)
(8628)
大学(8445)
(8407)
金融(8407)
财经(8243)
国际(8179)
学学(7838)
(7291)
农业(7195)
问题(6663)
教育(6062)
(5243)
技术(5169)
业经(4501)
技术经济(4172)
(4049)
贸易(4049)
现代(4044)
统计(3824)
共检索到123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逢贤  
日本德岛县水产养殖会社把孵化后2个月的牙鲆稚鱼3万尾,从日本神户港用飞机运到中国天津。目的是在天津养殖场进行中间育成,待生长一年后再山口日本。这样,冬天养殖用的燃料费能大大降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牙鲆(Paralichthys olioateus)系高档鱼类,肉白,在鲆鲽类中味最佳,尤其是冬天肉味尤鲜美,深受日本人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日本自江户时期(17~19世纪)以来,牙鲆已成为主要的水产品,在全国沙质和泥底构成的海区用围网、刺网、帆船围网、延绳钓、竿钓和拖网等渔具捕捞。70年代至80年代初,牙鲆年产量在8000吨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永胜  陈松林  严安生  季相山  
在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中,为了准确选择胚胎的冷冻时期,掌握胚胎发育进程,同时为牙鲆苗种培育提供一定的依据,对海水工厂化养殖牙鲆的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牙鲆受精卵培养在14~16℃、盐度29.9的海水中,利用Olympus显微镜对牙鲆胚胎发育过程连续观察,对各个胚胎时期的发育时间进行了记录,并对每一时期的特征用Olympus照像机进行了拍摄。实验记录了从受精卵到出膜后5d的29个具体发育时期的特征和发育时间,拍摄了30张具有代表性的胚胎和鱼苗图片,将牙鲆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肌节期、尾芽期、心跳期、胚体转动期、出膜前期、出膜期10个连续的典型时期。在此培养条件下牙鲆胚胎历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华  张烨伟  杨春志  
以MS-222为麻醉剂,在13~14℃水温条件下,用浸浴麻醉方法测试了不同麻醉剂浓度和不同麻醉时间对牙鲆复苏时间、复苏率和24h存活率及长时间麻醉对复苏率的影响以及超有效浓度麻醉剂(60mg/L)麻醉后的抗露干能力。预备实验证明,本试验条件下麻醉剂的有效浓度为50mg/L。实验表明,将麻醉剂浓度从50mg/L提高到200mg/L,供试鱼被麻醉的时间由288s缩短至50s,复苏时间由94s延长至106s;用60、100和200mg/L的麻醉液持续麻醉后,可获得100%复苏率的最长麻醉时间分别为64、32和32min,牙鲆经MS-222麻醉后抗露干时间延长。牙鲆麻醉后复苏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涛  张秀梅  高天翔  井爱国  
鱼类在水中游泳时,需要克服水的阻力从而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鱼类依鱼种、大小以及形态特征的差异,在同样的水流条件或游泳速度下,其水中阻力也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在垂直循环水槽中进行游泳阻力测试实验,分别用3种特征面积(横截面积、湿表面积和鱼体体积的2/3次方),获得褐牙鲆3种不同的阻力系数。经比较分析发现,在雷诺数Re为2.7×104~1.91×105时,采用湿表面积作为褐牙鲆的特征面积获得的阻力系数的平均值为0.020,此时标准差最小,仅为0.00076。而分别用横截面积和鱼体体积的2/3次方时获得的阻力系数的标准差相对较大。因此,用褐牙鲆的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古樾  付元帅  施志仪  张俊玲  
通过PCR技术,从牙鲆(Paralichtys olvaceus)总RNA中克隆了牙鲆Dicer基因序列,该序列全长6 585bp,包括5 69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 896个氨基酸。在多个物种间的蛋白序列对比中,牙鲆Dicer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平均高达78%,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同源性最高达到89%;在进化树分析中,牙鲆Dicer与其它鱼类Dicer聚集一支。荧光定量PCR显示,牙鲆Dicer基因在牙鲆大脑里的表达最高。同样的,在牙鲆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阶段里也发现了相对高水平的Dicer mRNA表达。在用甲状腺激素(TH)处理过程中发现,牙鲆Di...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云  姜国良  张士璀  姜明  连建华  
对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 )头肾印迹片、光镜片和电镜片的观察发现 ,其头肾主要集中于肾脏前部 2个分叉部分。组织学研究证明 ,头肾是由基质组织网络着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构成 ,具无肾小球等分泌结构。进一步超微观察表明 ,基质是由网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组成 ,各种免疫细胞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颗粒细胞 (Ⅰ型和Ⅱ型 )以及巨噬细胞等组成。头肾中免疫细胞丰富 ,其中淋巴细胞占 36 .6 % ,单核细胞占 31.0 % ,颗粒细胞占 19.7%。说明牙鲆的头肾免疫细胞种类比较丰富 ,是免疫细胞的主要生发中心 ,在鱼体免疫防御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对特殊颗粒细胞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宏波  王桂兴  刘海金  唐晓阳  包杰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养殖的双单倍体(DH)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作为亲鱼,采用冷休克方法抑制第二极体排出,建立牙鲆克隆家系。以普通牙鲆的一个家系作为对照组,在同样饲养条件下进行培育。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龄鱼,克隆家系随机抽取5尾,体质量(1 398±88)g;普通群体随机抽取10尾,体质量(1 749±125)g。分别采集血液进行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克隆牙鲆的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数量(HGB)、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低于普通牙鲆(P<0.01),而在其他血液生理指标上二者没有显著性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阿琴  张影  陈松林  吕为群  
为发掘日本牙鲆响应光周期变化的重要功能基因,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分析8L∶16D、12L∶12D和16L∶8D等3个光周期条件下日本牙鲆尾部神经分泌系统(cAuDAL NeuRosecRetoRy system,cNss)的基因表达变化。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3个样品分别产生了5 807 622、6 147 140和6 116 872个cLeAN ReADs。分别对8L∶16D、12L∶12D和16L∶8D条件下的文库进行两两比较,共获得20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属于生物学过程、细胞定位和分子功能的42个类别。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差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王磊  田永胜  邓寒  刘寿堂  孙德强  
对"鲆优1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育种性能分析,并研究育种值选择在牙鲆育种中的应用。测量了2 425尾450日龄左右"鲆优1号"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表型参数分析,运用DMU软件,采用REML法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并通过BLUP方法预测个体估计育种值(EBV)。根据表型值和育种值的比较结果进行亲本选留。结果显示,运用DMU软件包估计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遗传力分别为0.266、0.302。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表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和0.677,都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1)。经家系间比较,"鲆优1号"牙鲆的表型值均值和育种值均值都高于其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宏波  王桂兴  刘海金  包杰  韩英  宋宏  
以相同规格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普通群体为对照,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Hg2+对牙鲆克隆群体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所用幼鱼为130日龄,体长为(12.38±1.13)cm,体质量为(17.97±5.79)g。实验期间,水温为(21±1.2)℃,pH为8.1-8.3,盐度为31.0,硬度6200 mg/L,连续充气保证溶氧充足。研究表明,实验初始阶段,高浓度组克隆牙鲆在容器内躁动不安,上升到水面沿池壁缓慢转圈游动,一段时间后安静伏在池底;而普通牙鲆则仅个别鱼在水面游动,多数静止在池底不动。随中毒程度加深,用玻璃棒触碰普通牙鲆时,其反应剧烈,在水中侧翻、打转、急速游动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童爱萍  司飞  刘海金  王桂兴  于清海  王玉芬  姜秀凤  侯吉伦  
用mtDNA控制区特异性引物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亲鱼、放流牙鲆和回捕牙鲆的DNA进行扩增,获得了3个群体的mtDNA控制区第一高变区部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母本55尾具有26种单倍型,作为其子代的预备放流牙鲆129尾具有5种单倍型,与亲本的单倍型全部一致,验证了mtDNA方法鉴定子代的准确性。回捕牙鲆435尾具有70种单倍型,其中330尾具有17种单倍型,与母本的单倍型相一致,为疑似放流牙鲆;另外105尾具有53种单倍型,与母本的单倍型不一致,为野生牙鲆或非北戴河站母本后代放流牙鲆。利用4个高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330尾疑似放流牙鲆做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33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海金  王常安  王晓梅  方平  徐奇友  曲江波  
测定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肌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分析了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对普通牙鲆和雌核发育牙鲆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牙鲆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均较高,达到21.3%,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在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占到总量的2.9%,且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水平。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牙鲆雌、雄个体间肌肉营养组成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雌、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肌肉相比,其营养组成无明显差别,同样具有营养丰富、组成均衡等优点,雌核发育对鱼类营养成分并无不良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廷俊  史振平  
利用PEG介导的细胞融合方法 ,将已成系的牙鲆鳃细胞与中国对虾淋巴细胞进行细胞杂交 ,对所获得的杂交细胞用MEM∶MPS( 1∶1)混合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培养 5天后发现 ,杂交细胞长成了单层 ,传代培养后仍可继续生长和分裂。通过逐渐提高混合培养液中MPS的所占比例所筛选出的杂交细胞 ,目前已传 12代 ,生长和分裂势头仍然十分旺盛。通过接种对虾杆状病毒发现 ,10天后杂交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病变特征 (细胞收缩变圆、脱落、死亡 ) ,至 14天细胞便几乎完全脱壁死亡。取病变细胞的培养上清 0 .3mL再加入到一瓶已长成单层的杂交细胞中 ,结果 5天后杂交细胞也出现了明显的病变特征 ,而未接种病...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司飞  王青林  于清海  刘洪波  姜涛  杨健  王俊  
本研究首次采用投喂标记饲料的方法,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耳石锶(Sr)标记进行研究。实验组设置1、8、64 g/kg (SrCl_2·6H_2O/饲料) 3个梯度,无SrCl_2·6H_2O添加饲料为对照组,投喂标记饲料10 d,再养殖30 d后采样。利用EPMA对样本的矢耳石进行线性定量和面分析,检测耳石Sr标记效果。结果显示,8、64 g/kg实验组耳石均出现Sr标记。8 g/kg组耳石Sr标记峰值为对照组的2倍,64g/kg组耳石Sr标记峰值较对照组分别高6倍和18倍,Sr标记峰值随着标记饲料浓度增加而增大。对各梯度组生长研究发现,1、8g/kg梯度组全长分别为(11.11±1.32)cm和(10.88±1.07) cm,差异不显著(P>0.05),1、8 g/kg梯度组与0、64 g/kg梯度组全长差异显著(P<0.05),说明摄食适量Sr元素,可促进鱼体生长。标记期间,各梯度组均未出现实验鱼死亡,表明Sr元素对牙鲆安全无毒。本研究为海水鱼类耳石元素指纹标记探索了新的标记途径,为科学进行牙鲆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积累了参考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