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4)
2023(5231)
2022(4757)
2021(4290)
2020(3981)
2019(9433)
2018(9264)
2017(18311)
2016(10427)
2015(11900)
2014(12307)
2013(12384)
2012(11807)
2011(10853)
2010(10941)
2009(10363)
2008(10569)
2007(9793)
2006(8216)
2005(7362)
作者
(33493)
(28440)
(28129)
(26996)
(17990)
(13766)
(13147)
(11112)
(10446)
(10020)
(9657)
(9514)
(9103)
(9086)
(9025)
(8904)
(8895)
(8375)
(8265)
(8263)
(7293)
(7103)
(6910)
(6470)
(6408)
(6389)
(6352)
(6341)
(5887)
(5788)
学科
(45479)
经济(45438)
(26177)
管理(26000)
方法(24168)
数学(21820)
数学方法(21600)
(20150)
企业(20150)
(12551)
(11886)
(11061)
中国(10417)
地方(9352)
(8756)
贸易(8756)
(8482)
农业(8250)
业经(7871)
(7396)
(7012)
(6757)
财务(6743)
财务管理(6721)
企业财务(6319)
(6085)
环境(6061)
银行(6050)
理论(6002)
(5932)
机构
大学(160291)
学院(157679)
(63732)
经济(62332)
管理(57505)
研究(56772)
理学(49634)
理学院(49025)
管理学(48030)
管理学院(47735)
中国(40956)
科学(38081)
(34486)
(33959)
(31470)
研究所(29027)
(28031)
业大(27977)
农业(27785)
中心(25726)
(24529)
财经(22692)
北京(21303)
(20947)
师范(20632)
(20477)
(20248)
经济学(20102)
(19018)
经济学院(18354)
基金
项目(105409)
科学(80506)
基金(74909)
研究(72316)
(67051)
国家(66537)
科学基金(54799)
社会(44039)
(41922)
社会科(41674)
社会科学(41657)
基金项目(40016)
自然(36804)
自然科(35920)
自然科学(35905)
(35767)
自然科学基金(35256)
教育(33658)
资助(31862)
编号(29018)
重点(24535)
成果(23881)
(23535)
(22978)
计划(21358)
科研(21320)
(21050)
课题(20466)
创新(19830)
教育部(19286)
期刊
(67596)
经济(67596)
研究(42447)
学报(31153)
(30096)
中国(27417)
科学(26426)
(22219)
大学(22061)
学学(20976)
农业(20181)
管理(17891)
教育(14200)
技术(13051)
(12031)
金融(12031)
(11233)
财经(11152)
经济研究(10744)
业经(10715)
(9565)
问题(9539)
(8880)
统计(8437)
技术经济(8416)
业大(7944)
理论(7646)
(7622)
(7441)
商业(7418)
共检索到226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晓勤  倪娟  陈立侨  顾志敏  周志明  
4种群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分别取自洪泽湖、太湖、广西3地天然水域和浙江德清人工养殖池塘。经在相似条件下暂养7个月后,运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四者的10项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养殖种群与洪泽湖种群的形态最接近,而与太湖种群、广西种群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种群的成体规格小于同期的3个野生种群,而3个野生种群中又以洪泽湖种群的规格最小。以判别分析建立了4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6.7%~86.7%(P1)和74.3%~96.0%(P2),综合判别率81.7%。3种多元分析结果均认为,4种群日本沼虾在形态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倪娟  赵晓勤  陈立侨  马强  顾志敏  周志明  姚明星  
4个种群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于2001年8月分别取自太湖、洪泽湖、广西南宁3地天然水域及浙江德清养殖种群。肌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养殖种群的粗蛋白含量为(15.83±0.32)%(质量分数),显著低于3个野生种群(P<0.05),而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37±0.02)%显著高于野生种群(P<0.05)。3个野生种群中洪泽湖种群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但太湖种群粗蛋白含量(17.71±0.38)%最高,必需氨基酸组成最为均衡,且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为最高,分别达25.904%和35.953%。比较得出太湖种群日本沼虾肌肉的营养品质最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陈立侨  杨国梁  姚茜  王军毅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8个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种群(浙江养殖种群,缅甸引进种群及6个不同组合杂交种群)的12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雌、雄虾的分析结果表明,6个杂交种群的形态较为接近,而与养殖种群和引进种群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构建的5个雌体主成分中,方差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26.191%、主成分(2)16.036%、主成分(3)13.309%、主成分(4)10.769%、主成分(5)10.166%,累积贡献率为76.471%。相应地,雄体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25.206%、主成分(2)20.277%、主成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有辉  范斌  李一鸣  刘志权  杨洋  吴东蕾  范武江  赵云龙  
为筛选出影响日本沼虾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以便确定人工选育的理想测定指标,以太湖、鄱阳湖、白洋淀、微山湖及淀山湖的野生日本沼虾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各群体90尾虾测定19个形态指标,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群体对体质量作用较为突出的形态性状,并进行聚类分析。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群体体长、头胸甲宽、第二步足长、头胸甲高、尾扇长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逐步回归建立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回归截距及相应的回归系数分别为–9.878、0.075、0.314、0.011、0.320、0.222;鄱阳湖群体头胸甲长、尾扇长、尾节宽、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尾节高、体长性状对体质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冯建彬  马克异  李家乐  
从封闭养殖5代的6月龄日本沼虾群体中随机选取200尾雌虾和70尾雄虾,测定体质量以及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腹部长、第二腹节宽和第二腹节高等表型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表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质量仍具有最大的选择潜力,雌虾的全长、体长、腹部长等性状和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和决定程度最大;雄虾的全长、头胸甲高和体质量的通径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和决定程度略大于头胸甲高;雌、雄虾所选性状对体质量回归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选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 933和0. 930,可见这些性状经过5代封闭养殖后,在雌雄虾中仍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自变量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苗苗  龚培培  韩晓磊  郭闯  盖建军  邹宏海  王鑫  王亚东  朱辰娴  许璞  杨家新  
采用AFLP技术分别对太湖、长江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各30尾的基因组DNA进行了群体特异性位点比对分析,并对各位点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结果显示:3对引物共扩增出138个位点;太湖组是独立于长江组的群体,而且它们是两个分化了的野生群体;采用变异性的显著性检验(χ2检验)对位点进行差异比较发现,23个位点在太湖组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长江组,其中位点BY160、BY320、BY470、BY520是与太湖群体分化显著关联的位点,可作为区别太湖野生群体与长江野生群体的标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云鹏  谭建  栾生  罗坤  隋娟  孟宪红  陈宝龙  曹家旺  孔杰  
种虾资源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产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不同的种虾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我国的种虾资源。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种虾(所选种虾均为雌虾,在12~15月龄之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PRIMO群体、SIS群体、厄瓜多尔群体和API群体)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变异系数除了体质量外,其他均低于15.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0个性状的比例参数中,头胸甲宽/头胸甲长和腹部宽/腹部长在4个种虾群体中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PRIMO与SIS群体形态差异最小,与厄瓜多尔和API群体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8.861%,其中,主成分1、2、3和4的贡献率分别为32.606%、23.982%、17.569%和14.704%。判别分析建立了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33.3%~67.1%,P2为30.8%~69.5%,综合判别准确率为52.1%。4个凡纳滨对虾种虾群体在某些性状比例参数上差异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形态差异,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金强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高保全  陈萍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蒋速飞  傅洪拓  龚永生  吴滟  
运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海南沼虾(♀)×日本沼虾(♂)杂交试验,获得了可育的F1代杂种,并对F1代及其双亲进行了RAPD分析。共进行6批杂交试验,4批抱卵,3批获得杂交虾,成活率分别为30%,48%,64%。形态上,F1代兼有双亲特征,但偏向父本。RAPD扩增结果显示,海南沼虾和日本沼虾的扩增带型存在显著的差异,F1杂种兼有双亲的特征带,父、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785 6,父本与F1的遗传距离为0.410 9,母本与F1的遗传距离为0.423 8。从分子水平确认了日本沼虾(♀)和海南沼虾(♂)种间杂交的成功,并为进一步寻找经济性状相关分子标记提供了条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苗苗  黄建华  杨其彬  周发林  苏天凤  江世贵  
为研究三亚(S)、泰国(T)、印尼(Y)和非洲(F)4个斑节对虾地理群体的形态亲缘关系,实验运用多元分析方法,采用8个测量性状4个斑节对虾地理群体杂交与自交的10个F1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亚和非洲杂交SF(S♀×F♂)与泰国和非洲杂交TF(T♀×F♂)的F18个性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以S、T、Y为亲本的7个杂交与自交F1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斑节对虾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共构建了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2.54%。主成分1主要反映了斑节对虾第三腹节长(TSL)、第二腹节长(SSL)、第六腹节长(SISL)和头胸甲宽(CW)特征,方差贡献率48.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琼英  夏正龙  蔡缪荧  谢巨洪  潘月明  李景芬  杨国梁  
为研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类群间的性状差异,本研究对人工养殖的罗氏沼虾雌、雄及"老头虾"3个类群共490个个体的体重、体长、全长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等。结果表明, 3个类群除上、下额刺数2个可数性状外,其他9个可量形态性状与体重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影响体重的关键形态性状在3个类群中各不相同,但体长、头胸甲长、第二步足长在3个类群中均是影响体重的关键指标;分别建立了各类群体重与关键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雌、雄2个类群表型上更为相似,"老头虾"与雌性个体的差异最大。腹部轮廓特征(包括腹长、腹宽、腹高)、全长、体长及第二步足长对3个类群的差异贡献较大。雌性个体腹部发达,"老头虾"则第二步足尤为发达。本研究结果可为罗氏沼虾的选择育种、基础生物学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资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峻宇  杨国梁  孔杰  夏正龙  罗坤  唐琼英  卢霞  孟宪红  李景芬  栾生  
开放核心育种体系可增加核心群体的选择强度,进而增加育种目标性状的遗传进展。本研究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研究对象,向闭锁核心群(closed nucleus population,NP)内引入扩繁群(multiplier population, MP)个体,构建两个杂交群体(正交群体NP/MP,反交群体MP/NP),并以闭锁核心群(NP/NP)为对照,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 LME)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 GLMM)对不同群体收获体重和存活率的估计边际均值进行比较,评估在虾类选择育种中构建开放核心育种体系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 NP/NP、MP/NP和NP/MP群体的收获体重估计边际均值分别为45.83 g、49.57 g和46.62 g;与NP/NP群体相比, MP/NP和NP/MP群体分别提高了8.16%和1.72%。(2) NP/NP、MP/NP和NP/MP群体的存活率估计边际均值分别为72.92%、68.04%和66.55%;与NP/NP群体相比,MP/NP和NP/MP群体分别降低了6.69%和8.74%。综上所述,在罗氏沼虾核心群中引入扩繁群个体,构建开放核心育种群体,可以有效地增加收获体重的遗传进展;同时在制定选择指数时,应加大存活性状的权重,选择生长和存活性能均优良的家系生产扩繁群体,导入闭锁核心育种群,构建生长和存活性能均优良的开放核心育种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晓鹏  游欣欣  曾凡荣  宋维彦  李昂  尤颖哲  丁少雄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采用体质量和10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中国沿海陵水、北海、惠来、诏安、厦门5个地理群体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雌雄个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5);雌性个体的体长、头胸甲宽和雄性个体的体长、第六腹节宽分别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新培  武小斌  万海付  穆淑梅  康现江  肖国华  薛建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频  陈立侨  王伟  禹娜  宋大祥  刘占江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中国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种重要淡水虾类。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持养殖群体的遗传品质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养殖的日本沼虾均来自未经系统遗传选育的野生群体,而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和养成规格、品质的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日本沼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揭示其遗传多样性是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前提和基础。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简单重复序列中间区域)标记技术具有实验重复性好、信息量大、多态性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检测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