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3)
2023(10505)
2022(9432)
2021(8773)
2020(7416)
2019(17342)
2018(17273)
2017(33399)
2016(18359)
2015(20547)
2014(20415)
2013(20362)
2012(18653)
2011(16860)
2010(16539)
2009(15024)
2008(14339)
2007(12409)
2006(10885)
2005(9379)
作者
(55405)
(45635)
(45532)
(43162)
(29154)
(22074)
(20646)
(18134)
(17464)
(16192)
(15769)
(15502)
(14529)
(14465)
(14176)
(14169)
(13906)
(13844)
(13159)
(13022)
(11608)
(11140)
(11040)
(10509)
(10220)
(10177)
(10173)
(9929)
(9258)
(9055)
学科
(70599)
经济(70517)
管理(51516)
(48214)
(40562)
企业(40562)
方法(34884)
数学(30283)
数学方法(29938)
(18541)
(18090)
(17506)
中国(17145)
业经(15383)
地方(14077)
农业(12180)
理论(12043)
(11963)
(11879)
贸易(11874)
环境(11733)
(11528)
(11508)
技术(11440)
(11195)
财务(11136)
财务管理(11117)
企业财务(10557)
(10016)
教育(9750)
机构
大学(261755)
学院(257217)
管理(103326)
(97333)
经济(95091)
理学(90256)
研究(89827)
理学院(89247)
管理学(87586)
管理学院(87169)
中国(63831)
科学(59691)
(56758)
(47328)
(46671)
业大(43318)
研究所(43219)
(42406)
中心(39309)
农业(37847)
(36391)
北京(35765)
财经(34656)
(34132)
师范(33665)
(33255)
(31660)
(29754)
经济学(28096)
技术(28044)
基金
项目(185204)
科学(143970)
基金(133721)
研究(130832)
(118874)
国家(117940)
科学基金(99760)
社会(79696)
社会科(75379)
社会科学(75354)
(72599)
基金项目(71799)
自然(68163)
自然科(66540)
自然科学(66521)
自然科学基金(65322)
(62292)
教育(59215)
资助(55677)
编号(52730)
成果(41938)
重点(41721)
(40211)
(39256)
(38449)
课题(36306)
科研(36274)
创新(35875)
计划(35709)
大学(33813)
期刊
(103630)
经济(103630)
研究(73405)
学报(47383)
中国(46579)
科学(42388)
(41442)
管理(36985)
大学(34190)
学学(32127)
(30182)
农业(29632)
教育(27928)
技术(21090)
(18103)
金融(18103)
业经(16550)
经济研究(16129)
财经(16036)
图书(15449)
(15383)
科技(13583)
(13525)
问题(13275)
理论(13026)
业大(12587)
现代(12345)
实践(12166)
(12166)
资源(12141)
共检索到365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正峰  梅志平  罗其智  张饮江  宋卫红  沈莹熙  龚荣顺  
本实验采用实验生态学技术对日本沼虾摄食螺蛳的能量收支,主要环境条件(温度、盐度)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日本沼虾摄食螺蛳的能量收支平衡方程式。结果表明:其吸收能量,可占摄食能量的80.7%;用于生长的能量占摄食能量的34.7%,证实螺蛳向是一种热值大,又容易被虾消化吸收的天然饵料。研究还表明,水温25℃和盐度3‰时,其代谢耗能和排泄耗能最少,因而有利于提高摄食能量利用效率。本实验还测定了日本沼虾的摄食量和体重等因素对特殊动力作用(SDA)的影响,并提出生物能量学等应用基础研究是提高名、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双林  堵甫山  赖伟  
本文报道了不同pH值(6.5、7.5和8.5)和不同Ca2+浓度(38.8.61.1和78.8ppm)对日本沼虾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该虾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Ca2+和pH值在影响其生长的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交互作用。pH值和Ca2+对该虾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其能量摄入量实现的。本实验条件下,该虾摄入的能量平均有15.8%用于生长,1.8%作为粪便排出体外,其余用于呼吸和排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聃  刘梅  房伟平  倪蒙  邹松保  原居林  
为揭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池塘内套养不同密度的大规格罗氏沼虾(M.rosenbergii)的氮磷收支变化及养殖效果,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确定最佳套养密度,本研究在中华绒螯蟹(10kg/667 m~2)-日本沼虾(15kg/667 m~2)套养池塘内每667 m~2分别投放规格为75~80只/kg的罗氏沼虾5kg(T1)、15kg(T2)和25 kg(T3),并定期监测罗氏沼虾生长情况,计算池塘氮磷收支,分析成本和收益。结果显示:T1罗氏沼虾生长速度要快于T2和T3;饲料为池塘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T1、T2和T3氮输入的(81.99±2.14)%、(81.94±2.20)%和(81.91±2.21)%,磷输入的(85.16±2.33)%、(84.99±2.31)%和(84.85±2.40)%;水生植物是主要支出方式,分别占T1、T2和T3氮支出的(61.21±1.93)%、(56.99±2.03)%和(52.05±1.89)%,磷支出的(38.90±1.34)%、(37.72±1.36)%和(33.75±1.33)%;T1和T2的氮、磷相对和绝对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T3;T1和T2的氮、磷排污系数差异不大,均显著低于T3;T2的单位面积效益要高于T1和T3。结果表明,T2密度套养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佳套养密度为每667 m~2投放中华绒螯蟹10 kg,日本沼虾15 kg和罗氏沼虾15 k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高峰  堵南山  赖伟  
以热休克抑制受精卵第一次卵裂,进行日本沼虾四倍体诱导实验。热休克温度在38、39、40和41℃,于产卵210~230分钟后,处理1~2分钟均可获得四倍体胚胎,40℃处理1.5分钟,四倍体胚胎诱导率达36.8%,38和39℃处理2分钟所获得的嵌合体胚胎比率大于四倍胚胎比率,而热休克温度40℃时,四倍体率显著高于嵌合体比率。41℃处理时由于有丝分裂异常导致胚胎死亡率高,更适宜的处理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提高四倍体育成率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冯建彬  李家乐  程熙  
日本沼虾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淡水水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对其利用主要是采捕野生资源,50年代后期逐渐开始了人工养殖,直到八、九十年代随着海水对虾类流行疾病的爆发和养殖产量的骤减,日本沼虾凭借其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等优势,其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近十年来,由于自然栖息环境的破坏和野生资源过度采捕,以及缺乏有效的良种选育技术,使得日本沼虾出现种质退化现象。简要概述了日本沼虾种质挖掘的历史和现状,并从形态学、生产性能、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分析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策略,以期为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嘉赟  沈锦玉  杨国梁  王军毅  尹文林  徐洋  
利用系统溶剂极性法提取重楼,制备粗提物,以寄生罗氏沼虾上的纤毛虫(聚缩虫和靴纤虫)为指示寄生虫,进行杀灭罗氏沼虾寄生纤毛虫的药效活性追踪试验,初步确定重楼杀灭纤毛虫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重楼提取物对纤毛虫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中重楼甲醇提取物对纤毛虫的杀灭作用最强,其浓度为45mg/L时,对纤毛虫杀灭率为100%,确定其含有杀灭纤毛虫的活性成分。活性部位对罗氏沼虾仔虾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甲醇提取液对仔虾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272mg/L,其安全浓度为111.5mg/L,表明重楼是一种比较安全、杀虫效果良好的水产用中草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我国广泛开展对虾养殖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由于发展和管理不当,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害问题,使养虾产量大幅度下降[王清印1994]。虽然虾病的暴发性流行是对虾减产的直接原因,但环境条件的恶化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在中国对虾的池塘养殖中,其生长和代谢的能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江涛  邱小龙  邱晓桐  方俊超  黄菲菲  梁日深  李清清  林蠡  吕晓静  
为研究盐度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设置了0(对照)、4、8和12共4个盐度胁迫水平,研究了罗氏沼虾在胁迫48 h后的耗氧率、鳃丝和肌肉能量代谢酶活性及其游泳和弹跳能力。结果显示,耗氧率在盐度升至4时并无显著变化(P>0.05),但8和12盐度组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鳃丝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在盐度为8时显著升高(P<0.05),并且鳃丝PDH和COX活性均与耗氧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但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PDH和COX活性显著下降(P<0.05);盐度升至12时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HK、PFK、LDH、PDH和COX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运动能力结果显示,盐度升至8时游泳能力显著下降(P<0.05),盐度升至12时弹跳能力显著下降(P<0.05)。游泳能力与游泳足肌肉PDH和COX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弹跳能力与腹部肌肉HK、PFK和LDH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罗氏沼虾通过增加氧气摄取用于鳃丝有氧代谢以应对盐度胁迫,但这些生理调节导致肌肉能量代谢酶活性下降,造成罗氏沼虾的游泳和弹跳能力减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军  龚世园  何绪刚  张训蒲  
在胃含物分析的基础上 ,1998年 9月~ 1999年 9月对人工养殖湖泊武湖日本沼虾的食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本沼虾是一种广食性、杂食性的动物 ,其主要食物是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 ,其次为水生昆虫、水生寡毛类、鱼虾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仅为日本沼虾摄食时所带入 ;日本沼虾的食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中、小三种规格的日本沼虾之间存在明显的食性分化 ;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周年变化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兴强  曹梅  马甡  董双林  阎斌伦  
研究了盐度(0·5、5、10、15、20、25、30和3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初始湿重0·776~0.781g)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45d。结果表明,(1)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换效率和吸收效率均以20盐度最高,而存活率以35盐度最高;(2)在0.5盐度下,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最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袁向阳  朱卫东  富裕  韦庠有  王志铮  
以平均体重为(416.67±14.21)g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为捕食者,平均全长为(18.40±0.04)mm(A)、(27.77±0.07)mm(B)和(38.90±0.07)mm(C)三种规格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幼虾为猎物,采用种间捕食作用研究方法,开展了中华鳖对日本沼虾的捕食选择性和功能反应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虾鳖混养模式参数和提高日本沼虾养殖效益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中华鳖的捕食活动时段为18:00~6:00,主要集中于0:00~4:00,该时间段中华鳖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捕食量占总捕食量的80%;(2)当日本...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俊杰  赵云龙  段晓伟  崔丽丽  
甲壳动物十足目的大多数种类,其受精卵自产出后就附着于亲体腹部,并完成胚胎发育过程直至孵化,这对于胚胎的发育、保护和幼体散布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胚胎的附着机制较为复杂,与刚毛、卵柄、卵索、卵膜和黏液腺有关:卵柄和卵索的形成决定了胚胎发育的顺利进行;卵膜的变化影响着胚胎的附着;黏液腺在胚胎附着过程中形成卵柄和外层卵膜,胚胎是依靠卵柄或卵索附着于腹肢的刚毛上,进而完成胚胎发育过程。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的方法研究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胚胎及其附着结构。结果表明,胚胎附着与母体腹肢的结构、黏液腺分泌的黏液相关,也与胚胎表面结构、次级卵膜的形态和结构密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洪新  施正峰  朱学宝  
试验采用实验生态学技术对中华鳖幼鳖(94.47-98.11g)摄食人工饲料的能量收支,以及温度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了幼鳖在不同温度下的能量收支方程式,在31℃时,幼鳖能量收支方程式为: 100C= 5.66F+ 5. 89U+ 32. 49R+ 55.96C,幼鳖排泄及代谢耗能最少,生长能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5.96%,分别比25℃、28℃和35℃组高出21.58%、16.64%和25.64%。结果表明,摄食率、日排粪能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水温对排泄率、空中耗氧率和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而对饵料吸收率和水下耗氧率无显著影响;另外,温度对排泄能、代谢能和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均有显著影...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华  谢松  王军霞  陈大庆  
在25.0±1℃范围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连续饱食投喂18d,处理组分别饥饿2、4、8d,再分别饱食投喂16,14,10d。实验结果如下:在恢复生长时期,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氧阴离子是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则是随着饥饿实验先稍微增加,后又下降。在恢复投饵后,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不仅由于增加食欲,提高摄食水平,同时改善了食物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颖慧  张东  林俊达  董巧香  黄长江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日本沼虾第一触角触鞭上各种感受器的分布情况和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日本沼虾触角感受器在种类、形态和分布上均相似。第一触角分为内、外两鞭,外鞭上具有附鞭。触角上共有四种感受器,分别为化感刚毛(或称嗅毛)、Ⅰ型简单刚毛、Ⅱ型简单刚毛和有齿刚毛。化感刚毛上端柔软,顶端无孔,仅着生于附鞭的凹槽内。其它三种感受器在内外两鞭上均有分布。Ⅰ型简单刚毛通体光滑,顶端逐渐变细,具一顶孔,常伴生Ⅱ型简单刚毛和有齿刚毛,但长度比后两种的短;Ⅱ型简单刚毛基部光滑,顶端被鳞片覆盖,且具复杂的孔结构;有齿刚毛有大小两种类型,表面长有许多齿状突起,齿状突起主要分布于刚毛近顶端1/2~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