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9)
2023(5005)
2022(4221)
2021(3887)
2020(3271)
2019(6959)
2018(6962)
2017(12619)
2016(6391)
2015(7020)
2014(6303)
2013(6105)
2012(5560)
2011(4936)
2010(5008)
2009(4552)
2008(4458)
2007(4243)
2006(3699)
2005(3193)
作者
(17332)
(14534)
(14449)
(13480)
(9316)
(6865)
(6369)
(5596)
(5345)
(5087)
(4962)
(4848)
(4738)
(4595)
(4457)
(4444)
(4274)
(4260)
(4197)
(4021)
(3651)
(3554)
(3360)
(3348)
(3265)
(3254)
(3210)
(3091)
(2977)
(2794)
学科
(27871)
管理(25667)
(24994)
企业(24994)
(22918)
经济(22908)
技术(18643)
技术管理(12832)
方法(8706)
中国(7177)
业经(7027)
数学(6962)
数学方法(6897)
(6040)
理论(4940)
(4839)
产业(4548)
(4536)
农业(4430)
(4379)
(4123)
地方(4120)
贸易(4118)
(4025)
(4019)
银行(4007)
(3922)
(3871)
(3803)
(3664)
机构
学院(87807)
大学(87080)
(38927)
经济(38241)
管理(37557)
理学(32364)
理学院(32082)
管理学(31731)
管理学院(31535)
研究(29831)
中国(21482)
(17967)
科学(16807)
(15099)
(14315)
(14074)
中心(13407)
研究所(12909)
财经(11977)
技术(11836)
业大(11738)
经济学(11375)
北京(11337)
(11169)
(11064)
(10981)
(10867)
(10706)
商学(10631)
师范(10605)
基金
项目(60416)
科学(49421)
研究(46902)
基金(43108)
(37377)
国家(37063)
科学基金(32903)
社会(30855)
社会科(29426)
社会科学(29420)
(25599)
基金项目(23011)
教育(21471)
(20617)
(20435)
自然(20010)
自然科(19667)
自然科学(19665)
自然科学基金(19365)
创新(17927)
编号(17768)
资助(15590)
(13978)
(13922)
重点(13750)
成果(13464)
课题(13145)
(13076)
(13007)
国家社会(12996)
期刊
(43944)
经济(43944)
研究(26640)
中国(22540)
管理(18436)
教育(13666)
技术(12884)
科学(11926)
(11529)
学报(10055)
(9950)
科技(9241)
大学(8186)
技术经济(7828)
学学(7533)
农业(7256)
业经(7038)
经济研究(6859)
(6794)
金融(6794)
(6654)
论坛(6654)
财经(5799)
现代(5489)
(5197)
(5193)
(4869)
职业(4701)
问题(4638)
世界(4119)
共检索到137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很早,但晚于欧美国家,他们急起直追,通过技术引进和不断创新,在制造技术、产品开发、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已全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巍  吴宗法  
本文根据技术整合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日本汽车工业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即通过准确的市场和技术定位,结合自主开发,有效地整合技术,改善生产方式,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我国汽车工业应吸取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建立良好的产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技术战略,落实技术整合工作,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晓奋  
文章以美、日汽车工业技术联盟的比较为轴线,以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分析和研究美国汽车工业重振雄风以及日本汽车工业成为汽车制造强国的发展过程,探讨创新主体通过引进或自行研究开发途径取得新技术,并将其有效地用于生产经营的借鉴和启示,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在自主创新中强化政府支持作用、规划和改善汽车工业纵向技术联盟与横向技术联盟共存的对策,使其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加速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郑辉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买方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汽车工业2000-2008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买方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行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条件,还与作为买方的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状况有关,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有利于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下游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固定资产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少。此外,较快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和买方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会阻碍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欧阳铭珂  李坚飞  张亚斌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效率视角构建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网络结构模型,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SBM-NDEA模型对2000—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量;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业部门间所表现出的异质特征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其内部不同工业部门间节能减排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提升有显著影响,尤其在资源投入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效应;(2)能源消费结构、新产品研发投入、市场前景预期3个因素显著影响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提升;(3)新产品研发投入和R&D内部支出两个技术创新变量在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对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发挥了不同效应,且在各分位点上的弹性系数分布存在典型差异。本文创新在于从技术创新视角构建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模型,对技术创新在不同工业部门间产生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分析,为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模型和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伟文  姚瑶  
目前,市场条件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奇瑞汽车品牌发展策略的分析,从研发投入、市场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国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提出看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春明  
针对我国现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汽车产业发展要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技术技能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创新实践为例,提出专业建设个性化、培养目标个性化、合作机制个性化、培养模式个性化、课程改革个性化、育人环境个性化等人才培养策略,为有效解决人才培养针对性问题,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圣复  
汽车工业是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汽车工业在美国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每六个就业人员中就有一个同汽车工业有关。汽车虽然发明于欧洲,但却首先在美国大批量生产。美国汽车工业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进入8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虽然面临日本汽车的严重挑战,但美国凭借其科技实力.对这一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以图再展昔日雄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凡银  
优势日益凸显的安徽汽车工业,面对内外夹击,核心技术显得不足,技术配套能力相对薄弱。打造技术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实行科技攻关与项目集成、系统集成相结合的创新规划,引导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式发展和配套技术创新,有资金保障和行业协会的促进,安徽汽车工业将奋力崛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军涛  孙福  戴家伟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分析了限制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在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中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光瑞  
日本是当今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1991年以年产1324.5万辆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生产的25%以上。同年国内销售5745185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汽车市场。但90年代后,日本汽车工业也开始徘徊不前,进入又一个转换结构时代。一、困境中走向成熟进入90年代后,受世界不景气和国内“气泡”经济破灭的影响,日本的汽车工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志平  
汽车工业,可以说是战后日本幼稚产业保护的典型。本文展开的议论,不仅对汽车工业,而且对考察一般企业的成长机制也可以提供有益的启发。作者相信,战后日本汽车工业的经验,可以为我国设计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提供重要的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晋  
日本汽车工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天津商学院企业管理系陈晋日本汽车工业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王国,一直称霸至今。日本汽车的精益生产方式以一种崭新的组织结构创造出极高的生产效率,各国争先效仿,在世界制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一、电子信息技术对我国汽车产品的影响“九五”期间,随着国家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标准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推广、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研究。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是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在“八五”时期自主攻关的基础上,利用与国外企业技术合作,通过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在较短时间内使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我国主要城市销售的轿车产品已经普遍采用了电控汽油喷射装置。“九五”期间,我国汽车用柴油机电控燃油技术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攻克了电磁喷射阀、电子控制单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