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9)
2023(15392)
2022(13234)
2021(12262)
2020(10254)
2019(23446)
2018(23436)
2017(44198)
2016(24354)
2015(27638)
2014(27643)
2013(27465)
2012(25935)
2011(23548)
2010(23663)
2009(21659)
2008(21312)
2007(19155)
2006(17135)
2005(15503)
作者
(74611)
(61741)
(61636)
(58228)
(39546)
(29815)
(27962)
(24391)
(23650)
(22361)
(21173)
(21018)
(19907)
(19896)
(19305)
(19099)
(18650)
(18505)
(17809)
(17802)
(15641)
(15523)
(15187)
(14229)
(13920)
(13891)
(13885)
(13684)
(12683)
(12389)
学科
(101891)
经济(101784)
管理(69531)
(67254)
(55015)
企业(55015)
方法(41640)
数学(35194)
数学方法(34702)
中国(29601)
(27730)
地方(25448)
(23944)
业经(23621)
(21971)
技术(20430)
农业(18913)
(18210)
贸易(18196)
(17980)
(17570)
理论(17255)
(16418)
环境(16292)
(15960)
银行(15894)
(15573)
金融(15572)
(15294)
(14506)
机构
大学(353826)
学院(351237)
(136321)
管理(134499)
经济(133106)
研究(127033)
理学(114926)
理学院(113544)
管理学(111388)
管理学院(110774)
中国(93672)
科学(81462)
(78503)
(66562)
(63570)
(60629)
研究所(60565)
中心(56416)
业大(55556)
(53870)
北京(50443)
农业(49966)
(48893)
师范(48326)
财经(47662)
(46290)
(43943)
(43247)
技术(40817)
经济学(39497)
基金
项目(235789)
科学(183207)
研究(170208)
基金(167759)
(148212)
国家(146935)
科学基金(124031)
社会(104022)
社会科(98387)
社会科学(98360)
(93405)
基金项目(88635)
自然(81780)
自然科(79872)
自然科学(79852)
(78997)
自然科学基金(78426)
教育(77890)
资助(69874)
编号(69385)
成果(56957)
(53895)
重点(53363)
(50808)
课题(49286)
(49023)
创新(45752)
科研(44819)
计划(43635)
大学(42835)
期刊
(159770)
经济(159770)
研究(106813)
中国(75687)
学报(61018)
(58632)
科学(55530)
管理(52539)
教育(45696)
大学(45285)
(44378)
学学(42274)
农业(41218)
技术(33776)
(30916)
金融(30916)
业经(26189)
经济研究(24427)
财经(22936)
(21803)
图书(21080)
问题(20060)
(19638)
科技(18919)
技术经济(18611)
理论(16959)
(16819)
现代(16800)
业大(16063)
(15935)
共检索到539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巍  吴宗法  
本文根据技术整合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日本汽车工业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即通过准确的市场和技术定位,结合自主开发,有效地整合技术,改善生产方式,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我国汽车工业应吸取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建立良好的产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技术战略,落实技术整合工作,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很早,但晚于欧美国家,他们急起直追,通过技术引进和不断创新,在制造技术、产品开发、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已全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志平  
汽车工业,可以说是战后日本幼稚产业保护的典型。本文展开的议论,不仅对汽车工业,而且对考察一般企业的成长机制也可以提供有益的启发。作者相信,战后日本汽车工业的经验,可以为我国设计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提供重要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志学  林秀峰  
汽车产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开始对汽车产业的涉足,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这使得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呈现了耦合的态势。尽管在制造、售后等环节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在产品开发、智能制造等环节,依然是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产业耦合理论,我们将两个产业的耦合程度,按照由弱到强的关系,分为无耦合、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四个阶段,本文将通过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数据,对二者的耦合程度、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全面研究,以便达到为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找到可行路径的目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树清  
本文从理论角度论述了汽车工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的一般特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所走的不同道路,以及人均GDP和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的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现在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的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洪德  刘希宋  
本文在阐述汽车工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指出技术进步是汽车工业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的突破口,提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叙春  贾德铮  
基于我国汽车工业细分的5个亚产业——汽车整车生产产业,改装车产业,摩托车产业,发动机产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本文在借鉴了已有的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85—2005共21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出各个亚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再通过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这5个亚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状况,从而得出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和汽车整车生产产业为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主导亚产业的结论。最后从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启示,即通过优先提升主导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带动汽车工业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乐夫  蔡忆昔  王静  王军  
介绍了格兰杰因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基于1991~2007年汽车工业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及Eviews软件,分析了全国工业发展对汽车工业的依赖程度;构建了全国工业产值增加与汽车工业产值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汽车工业产值与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GDP增长随汽车工业总产值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的关系,汽车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将会带动全国工业总产值增加0.76%;而当汽车工业总产值增加10%时,将带动GDP增长7.62%。汽车及其关联产业不仅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汽车工业发展的捷径———泰国汽车工业与产业政策隆国强泰国在东南亚汽车发展中独执牛耳。1995年泰国汽车的销售量达到57万辆,是1991年的21倍,占东南亚地区汽车销售量的393%。同年泰国汽车产量为48万辆,生产能力达到58万辆,占该地区生产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潘家华  胡怀国  
汽车工业不仅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现代产业部门,而且也是一个环境敏感性较强的产业部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2002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全年共生产汽车325.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6713.46亿元;2003年的产量更达到444.37万辆。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法国,成为位居世界第四的汽车生产大国。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历时约100年的日本汽车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日本汽车制造业长期雄踞世界。日本汽车产业的成长具有各产业的协调发展、要素市场发达、产业聚集、劳动生产率高、国内市场大等特点。日本政府选择了贸易保护政策、较积极的财政政策、现代公司制度、现代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日本汽车产业成长的特点和制度选择对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皖苏  连瑞瑞  严鸿和  
随着国家对汽车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重视,一直坚持自主发展的安徽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安徽要从汽车工业大省迈向汽车工业强省,仍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制约。本文通过对安徽汽车工业的现状及特点、面临的发展环境及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十一五”时期安徽省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向东  周斯加  
中国加入WTO将对汽车工业产生巨大影响。在保护过渡期期间以及过渡期结束之后,关税减让、配额取消、服务贸易开放和对外资政策调整的影响将综合表现出来。通过对入世两年多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国汽车工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