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5)
- 2023(4148)
- 2022(3380)
- 2021(3296)
- 2020(2701)
- 2019(5945)
- 2018(5817)
- 2017(11551)
- 2016(6517)
- 2015(7004)
- 2014(6890)
- 2013(7029)
- 2012(6533)
- 2011(6035)
- 2010(6150)
- 2009(5843)
- 2008(5718)
- 2007(5438)
- 2006(5046)
- 2005(4451)
- 学科
- 农(44773)
- 济(30391)
- 经济(30365)
- 农业(29947)
- 业(29136)
- 业经(12236)
- 管理(10172)
- 农业经济(9756)
- 村(8934)
- 农村(8929)
- 方法(8285)
- 数学(7742)
- 数学方法(7694)
- 发(7641)
- 制(7315)
- 中国(7194)
- 企(7185)
- 企业(7185)
- 土地(7164)
- 收入(6808)
- 地方(6722)
- 劳(6698)
- 劳动(6695)
- 发展(6596)
- 展(6592)
- 农业劳动(6310)
- 策(6300)
- 分配(6272)
- 人口(6095)
- 动力(5791)
- 机构
- 学院(95797)
- 大学(89403)
- 农(45110)
- 济(44335)
- 经济(43630)
- 管理(35975)
- 研究(35303)
- 农业(34640)
- 理学(31326)
- 理学院(31066)
- 管理学(30617)
- 管理学院(30476)
- 中国(27881)
- 业大(24835)
- 科学(21199)
- 农业大学(20984)
- 所(19304)
- 京(18184)
- 研究所(17515)
- 业(17170)
- 中心(16936)
- 江(15968)
- 财(15499)
- 省(14734)
- 经济管理(14552)
- 科学院(13320)
- 发(12918)
- 经济学(12311)
- 财经(12181)
- 州(11909)
- 基金
- 项目(63752)
- 科学(49620)
- 研究(48871)
- 基金(45419)
- 家(40098)
- 国家(39593)
- 科学基金(32726)
- 社会(31917)
- 社会科(29774)
- 社会科学(29767)
- 省(27315)
- 农(27146)
- 基金项目(24248)
- 编号(21685)
- 划(20949)
- 教育(20163)
- 自然(19299)
- 自然科(18807)
- 自然科学(18805)
- 自然科学基金(18477)
- 资助(17243)
- 成果(16299)
- 发(16047)
- 业(15557)
- 部(14615)
- 重点(13950)
- 课题(13602)
- 制(13507)
- 国家社会(13279)
- 发展(13258)
共检索到149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罪魁祸首是耕地价格过高日本是亚洲土地整理的先驱。上世纪下半叶,日本通过全面实施国土整治,重点加强山丘区林地和农业区水田建设,土地生态空间得到根本性改善,大米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就实现了自给有余。这是日本战后创造的重大成就之一,也是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极其稀缺的土地资源矛盾的经典之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郁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经济也获得了有效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要想了解我国的一些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问题,就需要相关的基层农经统计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详细地了解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广大农民的收入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和反应,得出的结果能够帮助我国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对一些项目进行评估的时候做出科学的判断。本文详细地分析农经统计工作中的困难和对策,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基层农经 统计工作 困局 出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学智 徐奇渊
2022年3月以来,美元兑日元汇率经历了大幅快速升值,从2022年3月1日的114.9日元/美元,一度触及6月16日的局部高点136.6日元/美元,且日元贬值势头暂无明显缓解迹象。日元大幅贬值的背后是日本央行不断控制日本国债尤其是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对于目前日元汇率和日债的现状,
关键词:
日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红萍
农业托管为小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农业托管企业通过优化配置小农户的技术、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为小农农业现代化助力。研究发现,无论是全托模式还是半托模式,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农户种植过程中生产要素缺失问题,其产生的显著收益是小农户参加农业托管的主要动力。农业企业通过向农户销售农资和实施标准化技术管理来提高果品质量,从而从农业的上游和下游获得利润是其提供托管服务的主要动力。农业托管契合了小农经营在现代化转型中的现实需求,确保了小农经营收益和产权的稳定和长久,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托管 半托管 农业公司 农户 生产要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培源
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农业经营中的小农模式将长期存在。而小农经营模式的分散性、脆弱性放大了石油化学农业的负外部性,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高风险状况。生态农业具有增产、增收、高效和环保的功能,是我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选择。因此,需要从多方面构筑小农基础上以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机制和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民荣
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营,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自有土地为基础,完全或主要靠劳动者自身的一种小规模自有自营的农业经营模式。台湾的农业制度典型地呈现了小农经营的特征,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小农经营,而是包含了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这一结构框架下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光 单丽卿
农村产业扶贫政策作为国家在贫困地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核心是在农业生产层面对小农逻辑进行全面改造,即从"为生存而生产"向"为市场而生产"转型。但是,旨在"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的产业扶贫政策,并不能达成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乃至遭遇失败,产生了"小农境地"。本研究对一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实践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揭示了为何政策实践会陷入"动员—失败—再动员"的困境,讨论了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围绕"国家、农民和市场"关系,通过对产业扶贫政策的反思,发现国家在"改造农民"和"驾驭市场"方面面临的双重困境,原因在于政策定位和聚焦不合理。由此本文提出了产业扶贫政策应该进行"服务转向",即要以农业基础设施建
关键词:
产业扶贫 回应 商品化 风险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程雪 李蔚
数年极速增长之后,我国空调行业积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的竞争力严重透支,制造商们伤亡惨重,大量品牌纷纷倒下,整个行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不断萎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乐
国际金融动荡,外贸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逐步加大,产业政策调整,节能减排及环保压力日渐增大,企业资金短缺,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减……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讲,目前犹如进入了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志刚 申红芳 廖西元
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水稻生产环节外包的本质和现状,基于全国8省24个县(市、区)2381户不同规模稻农的调查数据与实证模型分析结果,认为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到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再到全生产环节外包是推进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路径之一。在当前条件下,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开启农业规模经营的"金钥匙",坚定不移地走农业规模经营的道路可以从农业生产环节规模经营开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仍然属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同时我国农村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国情,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实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本文阐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企业化经营 对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宋兴义
现行的日本税制是"二战"后,在美国占领军的主导下设计,后经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经济社会政策的需要不断修改、调整逐步发展形成的。它曾经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日本税制面临着经济重振乏力、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财政负担、经济活力趋弱等严峻挑战。因此,日本在近几年对税收优惠等内容进行了调整,使税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日本税制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日本 税制改革 税收优惠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超
负利率的由来表象是经济回落或长期通缩,实质是生产要素困局,目前,负利率的长期抵抗变量还未看到大的积极变化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变量来自生产要素从供给角度看,长周期内,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来自三类生产要素,即技术水平(全要素生产率A),要素投入(劳动力L、资本K、资源T),以及组织方式(F)。Y=A×F(L,K,T)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在国家的扶贫实践中,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是影响扶贫绩效的关键变量。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调研发现,中央政府不断升级的治理手段为重构央地关系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对国家扶贫理念转型认知的偏差以及在形成路径依赖之后的策略行为不仅容易产生对总体局势的误判,还为后期的政策困局埋下了伏笔。在此背景下,地方扶贫工作遭遇"指标困局",即地方政府很难实事求是去识别贫困户,只能在既有的指标约束下进行精准识别,扶贫工作陷入了反复识别,却仍难实现精准的怪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