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9)
2023(10007)
2022(8465)
2021(7745)
2020(6210)
2019(14327)
2018(13936)
2017(26893)
2016(14434)
2015(16044)
2014(16189)
2013(15954)
2012(15314)
2011(14284)
2010(14710)
2009(13530)
2008(13326)
2007(12145)
2006(11245)
2005(10631)
作者
(41487)
(34737)
(34727)
(32951)
(22455)
(16733)
(15924)
(13560)
(13229)
(12688)
(11972)
(11441)
(11394)
(11336)
(11181)
(10802)
(10462)
(10296)
(10116)
(10113)
(9049)
(8671)
(8361)
(8025)
(7899)
(7892)
(7786)
(7739)
(7108)
(7057)
学科
(64314)
经济(64258)
管理(37636)
(37472)
(26707)
贸易(26691)
(26387)
企业(26387)
(26007)
(23424)
中国(21975)
地方(20966)
方法(19839)
数学(16845)
数学方法(16641)
(14798)
业经(14755)
(14392)
农业(14069)
(12324)
银行(12312)
(12255)
(12072)
(11827)
金融(11826)
(11342)
(11155)
地方经济(11136)
(10786)
(10361)
机构
学院(206624)
大学(202188)
(94935)
经济(92956)
研究(79583)
管理(74640)
理学(61943)
中国(61798)
理学院(61219)
管理学(60362)
管理学院(59961)
科学(44669)
(43991)
(43514)
(41177)
研究所(36632)
(35956)
中心(35765)
(34442)
财经(32415)
(29284)
(29149)
经济学(28872)
(28803)
北京(28728)
师范(28547)
农业(27857)
(27385)
业大(27238)
经济学院(25965)
基金
项目(126445)
科学(98916)
研究(98141)
基金(88716)
(76189)
国家(75480)
科学基金(63345)
社会(61808)
社会科(58748)
社会科学(58739)
(50311)
基金项目(44831)
教育(44062)
(41853)
编号(40738)
资助(37579)
自然(37556)
自然科(36644)
自然科学(36637)
自然科学基金(35971)
成果(34334)
(34292)
课题(29832)
重点(28855)
发展(28455)
(28394)
(27983)
(26207)
(25347)
国家社会(25141)
期刊
(116477)
经济(116477)
研究(70748)
中国(48347)
(35162)
(30885)
管理(29622)
学报(27097)
(26972)
金融(26972)
教育(26618)
科学(25884)
农业(24419)
大学(21015)
业经(20938)
经济研究(19827)
(19527)
学学(19489)
技术(18325)
国际(17851)
问题(16346)
财经(15376)
世界(13545)
(13336)
(13015)
商业(11178)
(10371)
论坛(10371)
现代(10304)
技术经济(10080)
共检索到348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清  王玉堂  
近年来,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各国经济的腾飞和高收入阶层的增加引起了日本的关注。2002年以来,日本连续4年以中国内地为中心,对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农林水产品消费市场和消费习惯进行了全方位调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蕾  耿瑞  欧阳海鹰  
中国作为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水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随着中国近海渔业资源的急剧退化,水产品出口国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可预见的未来,提升水产品贸易发展动力仍将是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梳理中国水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水产品贸易未来发展及政策走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鲁艳  王锐  杜江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还是小麦的国际贸易大国。本文以中国小麦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分析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现状,接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有: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比重下降、我国小麦价格长期高于世界小麦价格、世界小麦进出口国家都相对集中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玫  霍增辉  易法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晋斌  李南  
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导,并附之以初次产品进口的国际贸易分工模式所带来的大量贸易顺差,是中国经济的资源禀赋和对外投资、贸易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顺差变化幅度的轨迹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实现通过外向型政策创造比较优势,向依靠国内大市场培育的规模经济和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条件形成的、自发的比较优势转变这一过程。因此,贸易顺差的扩大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基本态势,不存在任何低成本的快速降低贸易顺差的短期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文举  丁忠明  
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的对策,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丁国安  
一、概况 1994年,芬兰经济经过多年衰退后,终于走出谷底,开始进入复苏阶段。1994年GDP比1993年增长3.9%,芬兰权威机构预测1995年将增长5%。其经济的快速复苏,主要归功于外贸出口连续三年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年外贸出口占GDP的份额从90年代初的22%上升到35%。尽管芬兰的贸易伙伴主要是欧盟国家及俄罗斯和东欧各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刚  肖辉  
近几年以来,中国林木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迅猛,中国林木产品市场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中国林木产品进口行情走势上扬。系统分析中国林木产品进出口贸易和中国林木产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对国家经济建设、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绪全  
以广西历年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为分析资料,结合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在2000~2010年间,广西农产品进出口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口总额高速增长,出口总额增长相对平缓,贸易格局由顺差转为逆差,并逐年扩大。广西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明显升温,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份额逐步增加,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份额明显减少。制约广西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质量安全管理滞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落后、农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及国外严格的技术壁垒。建议强化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及标准化建设,大力培植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调整优化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和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促进体系,促进广西农产品进出口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家勤  
90年代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最关键的十年,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进程正在加速,整个国民经济正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复关”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等作一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裘丽珍  章滨森  孔伟丽  李庆荣  
随着浙江省花卉企业的逐步壮大,花卉产品对外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进出口额均稳步扩大,但进口额明显小于出口额。进口产品以种子种球为主,出口产品以切叶为主,进出口业务均集中于几家大中型企业。资源约束、品种权限制、营销困难、检疫繁琐、恶性竞争等几大因素严重妨碍了浙江省花卉企业进一步发挥成本优势,提高出口产品档次,扩大出口额,为此需要政府、海关、检疫、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相关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晶  
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口贸易主要从两种机制影响进口贸易:在一般贸易方式下,由于出口增加国民收入,而进口使用国民收入,因此,出口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在加工贸易方式下,由于出口加工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模式,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进口的增加。进口贸易影响出口贸易的机制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使供给结构得到改善;通过商品进口的技术外溢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掌握、消化和吸收,以比较低的成本完成本国的技术进步。通过这两种机制的作用,提高一国出口能力。因此,促进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的协调发展,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贺灿飞  王佩玉  许蕊  胡醒木子  贺舒琪  
环境产品贸易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途径。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环境产品贸易有利于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分析中国1996—2019年环境产品进出口规模、产品结构与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应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四个分量,借助ARDL-ECM模型验证环境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的协整关系及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短期促进作用和长期抑制作用。(2)环境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促进能源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抑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而推动碳减排。(3)贸易产品专业化短期有利于碳减排,但从长期看多元化更有利。贸易影响力提升短期对碳减排有利,但对进口的长期依赖不利于碳减排。(4)碳减排不只靠能源相关产品,非能源相关产品贸易同样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而推动碳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