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1)
2023(4322)
2022(3444)
2021(3058)
2020(2335)
2019(5233)
2018(5367)
2017(10230)
2016(5727)
2015(6327)
2014(6514)
2013(6474)
2012(6202)
2011(5654)
2010(5664)
2009(4686)
2008(4594)
2007(4620)
2006(4058)
2005(3278)
作者
(15267)
(12548)
(12486)
(11969)
(7954)
(5953)
(5912)
(4904)
(4852)
(4569)
(4441)
(4338)
(4082)
(3898)
(3807)
(3800)
(3782)
(3724)
(3609)
(3579)
(3130)
(3111)
(3021)
(3004)
(2887)
(2846)
(2839)
(2789)
(2655)
(2528)
学科
(20558)
经济(20418)
管理(16608)
环境(10027)
(9706)
(8596)
企业(8596)
中国(8073)
(7664)
(7620)
业经(6947)
方法(6289)
(6221)
地方(5747)
理论(5661)
(5213)
(4783)
农业(4667)
资源(4473)
教育(4160)
规划(4153)
(4054)
(4045)
环境规划(3954)
社会(3925)
经济学(3466)
(3459)
金融(3458)
生态(3393)
企业经济(3307)
机构
大学(74815)
学院(73477)
(28554)
研究(28405)
经济(27798)
管理(26298)
理学(21548)
理学院(21256)
中国(21203)
管理学(20900)
管理学院(20745)
(16557)
科学(16210)
(14436)
(14027)
中心(13225)
(12456)
研究所(12436)
(12087)
师范(12001)
(11804)
北京(10680)
(10545)
财经(10439)
业大(9914)
(9761)
师范大学(9698)
(9400)
(8911)
农业(8899)
基金
项目(47288)
研究(38853)
科学(36843)
基金(32474)
(27733)
国家(27435)
社会(25441)
科学基金(22956)
社会科(22658)
社会科学(22648)
(18884)
教育(18102)
基金项目(17118)
编号(16651)
(15994)
成果(14678)
自然(12981)
自然科(12586)
自然科学(12585)
自然科学基金(12358)
课题(12222)
资助(12110)
(10981)
重点(10928)
(10812)
(10392)
项目编号(9905)
(9799)
(9642)
国家社会(9565)
期刊
(37885)
经济(37885)
研究(23988)
中国(21761)
教育(15453)
(12179)
(11020)
学报(10429)
管理(9970)
科学(9939)
农业(8614)
大学(8485)
学学(7347)
(7132)
金融(7132)
技术(6791)
图书(6700)
业经(5596)
书馆(5228)
图书馆(5228)
财经(4886)
(4822)
(4776)
论坛(4776)
经济研究(4750)
世界(4464)
职业(4453)
现代(4386)
问题(4331)
(4299)
共检索到126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计永毅  
近年来,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发展潮流,日本在此方面走在了前列。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社会建设的基本情况;其次,重点分析了日本民生部门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如:天然气的深度利用、热泵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零能耗建筑的建设等;最后,从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经验中得到:建设低碳社会将会带来巨大商机、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与路线图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应由点到面再到发展"智能能源网络"的策略等启示。这些举措将对我国推进低碳社会的建设有所帮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国斌  张令兰  
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热点。世界各国都在尽最大努力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日本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声称欲引领世界低碳经济革命,呼吁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并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吉林省在低碳社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借鉴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经验对吉林省有很大的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新  李晓萌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低碳发展模式,继英国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也纷纷提出低碳发展战略,在运用多样化手段推动"低碳"发展经济的同时,力求在环境和社会功能上协调和共进。低碳社会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借鉴国外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对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低碳社会建设具有诸多有益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丽丽  
民生问题关系社会的稳定,因而受到各国执政党的重视。发达国家为改善民生采取了系列举措: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培训和咨询;居者有其屋,提供廉租房;医疗保障全覆盖,强化服务意识;实行全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养老模式。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对我们的启示:树立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大力发展经济,为解决民生奠定物质基础;走政府主导的中国特色民生发展道路;继续推进民生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瑞英  
在日本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引导和资助下,日本高校开展了旨在培养国际环境管理与建设的精英的学科建设。这次学科建设采取了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由各高校自行申报课题,经严格审查后,仅对入围的项目给予政府的专项资金资助的新模式。项目的实施,使得入围高校无论是在低碳学科建设的培养模式上,还是在资源配置、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振清  张晓群  
本文分析了日本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执行的政策 ,并对比中国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重性 ,提出了规范企业环境管理、采用 3R原则及LCA法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梅   卡迪丽娅  
日本自2017年通过修订法案设立专门职大学以来,取得了不俗成绩。从个人、社会、国家角度分析专门职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为技术人才提升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为数字时代解决人才供给需求、为国家战略提供关键驱动人才。日本专门职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包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即战力”人才,强调课程体系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的深度融合,实施基于真实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校企多元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对标市场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理实融通以变革职业本科教学范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日本专门职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蓝虹  
日本政府在推进低碳社会战略的过程中,创新了碳足迹和碳排放可视化、碳抵消、领跑者计划、碳减排交易等政策,制定了低碳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及其路线图,建立了政府、产业界、学术界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我国政府应认真研究,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经济低碳化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圣  
美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变迁及相互作用,凸显了公立大学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期待。作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典范,加州大学确立了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和办学取向,积极开展多种教育推广项目,持续扩大办学规模,科学实施招生录取,努力调控收费增长,加强学生经济资助,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全面保障教育品质,切实培植多元文化,在促进弱势阶层子弟向上流动方面展现了有力的作为和良好的成效,获得了公众的好评。加州大学在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大学提供了强化促进社会流动的价值认同、促进国家相关政策的变革创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始发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共在赣南、闽西地区领导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在教育、文艺、新闻报刊、出版发行、标语美术、卫生、体育与科学等方面推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重大建设举措,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给人们提供了深刻启示: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理论上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辩证统一;行动上充分发动最广大人民群众;业务上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领军和骨干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健  韩星焕  
日本在战后粮食供给极度匮乏,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农户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日本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日本政府决定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和方式,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环境保全型农业",采取了创新组织机构、坚决依法推进、确立技术及类型和注重"产、官、学、消"四位一体协同推进的策略,为环境保全型农业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日同属东亚小农经营体制,两国农业在发展轨迹上具有一定的类似,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中国在推进自身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领导作用;健全法律体系,坚决依法推进;提高农户经营能力,培育现代农业接班人;打造各界参与、多方联动的协同推进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李晓  
[目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小农社会,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而其中诸多举措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以大量数据材料作为支撑,分析日本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为应对食物自给率走低、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户兼业化程度加剧、耕地大面积撂荒、务农劳动力高龄化等农业发展难题所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成效。[结果]日本政府持续创新改进农地制度,推动土地向农业法人经营体集聚;高度重视适用于山丘区和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中小型农机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多层次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化解农业接班人危机。[结论]中国正处于农地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充分借鉴日本成功经验,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效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龚文婷  
WTO成立以来,面临着农业受到的冲击,日本一方面利用WTO现有的规则,另一方面积极致力于本国农业改革,以增强本国农业实力,提高农民收入。日本的举措给同为WTO成员国并同样具有农业问题的我国以借鉴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健  韩星焕  
日本在战后粮食供给极度匮乏,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农户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日本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日本政府决定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和方式,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环境保全型农业",采取了创新组织机构、坚决依法推进、确立技术及类型和注重"产、官、学、消"四位一体协同推进的策略,为环境保全型农业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日同属东亚小农经营体制,两国农业在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佳  褚宏启  
新加坡幅员狭小,自然资源缺乏,国家的发展依靠人力资源,非常重视英才教育的发展。本文在对新加坡英才教育发展概况梳理的基础上,从英才儿童定义、培养目标、甄选、培养过程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以期对我国英才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