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6)
- 2023(6907)
- 2022(6077)
- 2021(5703)
- 2020(4866)
- 2019(11402)
- 2018(11261)
- 2017(22336)
- 2016(12380)
- 2015(13978)
- 2014(14258)
- 2013(14442)
- 2012(13650)
- 2011(12376)
- 2010(12492)
- 2009(11639)
- 2008(11798)
- 2007(10935)
- 2006(9115)
- 2005(8292)
- 学科
- 济(52793)
- 经济(52742)
- 业(33910)
- 管理(33317)
- 方法(27621)
- 企(26664)
- 企业(26664)
- 数学(24759)
- 数学方法(24535)
- 农(14692)
- 财(14367)
- 中国(12564)
- 学(12304)
- 贸(10093)
- 贸易(10091)
- 制(10032)
- 业经(9831)
- 易(9808)
- 地方(9685)
- 农业(9606)
- 务(9171)
- 财务(9154)
- 财务管理(9129)
- 企业财务(8688)
- 银(8311)
- 银行(8287)
- 和(8000)
- 融(7997)
- 金融(7994)
- 行(7843)
- 机构
- 大学(186798)
- 学院(184268)
- 济(76097)
- 经济(74474)
- 管理(68537)
- 研究(64039)
- 理学(59342)
- 理学院(58622)
- 管理学(57559)
- 管理学院(57190)
- 中国(47118)
- 科学(40646)
- 京(39118)
- 农(36465)
- 财(35016)
- 所(34067)
- 研究所(31175)
- 业大(30175)
- 中心(29547)
- 农业(29125)
- 财经(28203)
- 江(27714)
- 经(25628)
- 北京(24381)
- 范(24272)
- 经济学(24100)
- 师范(23983)
- 院(22407)
- 经济学院(21964)
- 州(21885)
- 基金
- 项目(122335)
- 科学(95103)
- 基金(88761)
- 研究(86436)
- 家(78502)
- 国家(77883)
- 科学基金(65098)
- 社会(54174)
- 社会科(51313)
- 社会科学(51294)
- 省(47577)
- 基金项目(47056)
- 自然(42792)
- 自然科(41782)
- 自然科学(41765)
- 自然科学基金(41049)
- 划(40638)
- 教育(40202)
- 资助(36819)
- 编号(34561)
- 成果(28621)
- 重点(28107)
- 部(27796)
- 发(26159)
- 创(25008)
- 科研(24228)
- 课题(23896)
- 性(23478)
- 创新(23455)
- 教育部(23378)
共检索到265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甘峰
"政党不信"与民主党突起,2003年日本众议院选举形成了民主党与自民党对峙的两大政党格局。然而,从众议院选举以及政党的分化过程来看,民主党实现政权交替的条件尚未成熟。其一,民主党的选举纲领,与英国政党比较,基本沿用了传统的"选举后模式",还未能向"政策选择可能性"的政权纲领转换;其二,由于在野党分崩离析与整合困境,民主党尚未形成强大的政权交替的推动力量;其三,在以小选举区制为中心的选举制度下,自民党"一党超强"地位仍未改变。
关键词:
民主党 政权纲领 小选举区 自民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娄伟
日本政权更迭是亚洲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最新迹象。民主党在竞选中获胜表明了寻求"更加平等"的日美关系获得了国内民众的认可,这是民主党制定对美政策的国内背景。在国际层面,中国的实力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日美关系上必然要有所反映,民主党执政则在客观上为日美同盟变化提供了可能。民主党追求自主性的基本方式是构建东亚共同体和更多地参与联合国事务,这预示着:与自民党相比,民主党将更多地以亚洲身份和在多边框架下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而非对美国的一味盲从。民主党对"自主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同盟弱化,相反,在解决朝鲜核问题、防核扩散、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日美有可能继续加强协调以维持对两国都必不可少的同盟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乐夫
处在世界经济秩序外围地位的中国,有着制度刚性较小所带来的经济可朔性,有着尚待成熟的经济体系所带来的产品结构易调整性,其为中国降低能耗留出了巨大空间,为中国节约资源提供了巨大潜力,从而为中国成功实现其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到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并最终改善其地位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
资源 节约 可能 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军红 李文娟 周俊 谢开云
水资源紧缺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谷物生产耗水量大,而马铃薯具节水特性,使得以马铃薯替代传统谷物生产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研究马铃薯替代谷物生产的可能性,以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为例,对其近5年来的小麦和马铃薯生产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并测算了以马铃薯替代小麦之后的用水量变化。结果表明:保持当前降雨水平和麦薯总用地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这些耕地全部种植马铃薯的总需水量为6.83亿吨,比当前麦薯同种的总需水量减少了94.63%;而全部种植小麦的总需水量达136.13亿吨,比当前麦薯同种的总需水量增加了6.96%。换句话说,以马铃薯替代小麦生产之后,总需水量可减少95%。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子先 龚雄军
受内需和能源资源进口旺盛拉动,近期我国进口强劲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连续几个月大幅下降。2010年,我国进出口增速可能呈"前高后低"走势,3月份出现72.4亿美元逆差,全年贸易顺逆差可能交替变动。当前逆差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战略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1]而政策则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2]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面对东北亚地区不断变化的新的地区安全环境,对于一个没有执政经验的新政党来说,其采取的各项政策在战略层面上只能是原自民党政府的继承和延续,不会因新政党上台执政而发生战略性"急变"。2011年以后,东北亚地区形势因朝鲜半岛局势、中日关系摩擦加深以及日俄在解决领土问题上的新纠纷等等,而增加了不确定性,使民主党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政策面临着新难题和新挑战,也逼迫其在安全政策上作出新调整。但这些调整仅仅是根据新形势变化作出的政策对应,多属于"策略"层面。野田首相其人、性格及处事方式的圆滑,为日本走出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局"多少会增加一些新变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尹利民 黄成华
以村委会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虽然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民主程序和规则,但仍然无法很好解决民众参与积极性问题。渡头村出现的"招投标"的治理方式,以个体平等的参与公共事务,并对公共事务施加影响为主要内容,在解决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回答了基层民主在乡村"何以可能"的难题,同时也为乡村民主化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招投标 基层民主 可能性 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路
近年来,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全球图情领域广泛关注。从KACRL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2016版》关注的9大趋势、《国际图联趋势报告一2016新进展报告》分析的5大趋势、《ACRL高等教育环境扫描报告:2017版》提出的15个问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关注的6大重要技术,再到ALA在2017年夏季会议提出的7种新技术、冬季会议提出的10种新技术,各类国际性图情报告或会议从不同视角对图书馆技术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舒汉锋
2000年上半年,台湾地区出现首次"政党轮替",给台海和平以及两岸经贸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变数。本文认为,祖国大陆和两岸同胞推动经贸合作的主流民意,与台湾当局限制两岸关系发展的图谋之间在多个层面上的博弈,以及台湾当局出于无法回避的经济考量而呈现出某些举措的两面性,才形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现有格局,使得祖国大陆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因此,台湾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经济合作,方有可能融入东亚区域合作并求得自身定位。两岸经贸关系长期保持互动和实现双赢是完全有可能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贤金 濮励杰 周峰 葛向东 张晓玲 彭补拙 李宪文
在分析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产生背景及区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效果评价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根据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认为2005年这一地区是有可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政策目标的。但是,2010年该地区耕地拥有量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相差9.12%,因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难度较大。同时,研究区域所属的11个城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具体有4种类型:一是可以实现平衡的,为江苏省泰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二是较难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和浙江省嘉兴市;三是难以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京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伟
本文从目前的油价上涨现象谈起,分析了前两次石油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其推动力,阐释了引发油价上涨的原因,并由此说明目前不会爆发新的石油危机。但面对日益明显的能源危机,石油消费国仍应提高警惕,认真对待。
关键词:
石油危机 石油价格 可能性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现象是土地在农地和城市用地两种用途之间竞争配置的结果。从某种角度看,农地资源向城市用地流转的实质,就是如何分配与使用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但为数有限的农地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程度各不相同的无限的用地需要。为此,文中采用经济学家通常提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和城市用地使用者四个主要的参与主体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中各自承担的作用,分析了农地城市流转合理配置的社会理性。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可能性边界 配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秉强
首先分析了服务贸易的现状,随后采取多种方法考察了其国际竞争力及出口相似性,以期探析"10+3"服务贸易竞争与合作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采取不同指标测度服务贸易竞争力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东盟与中、日、韩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而各类服务内部贸易比重较高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但出口相似性较高致使竞争明显,由此"10+3"之间的服务贸易是合作与竞争并存。
关键词:
“10+3”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作凤
将组织的知识共享实践理解为员工之间在提供和保留知识的选择中相互博弈最终达到均衡的过程。首先分析知识共享的博弈特征,然后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对知识共享的可能性进行阐述,并得出组织的知识共享行为是可能发生并有效维持下去的结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孝松
特朗普在2018年1月于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考虑重新加入TPP,这将对亚太贸易自由化进程和我国的经贸利益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结合TPP和CPTPP的发展历程,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对美国重返TPP的动机和可能性进行分析。通过对TPP的历史、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亚太FTA基本情况的分析,结合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国际和国内博弈,笔者认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动机比较强烈,重返TPP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为振兴本国经济奉行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延续了之前的"重返亚太"战略持续对中国施压,而重新加入TPP则是"重返亚太"的关键举措。站在中国的角度,需要对美国重返TPP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在维护自身的发展和稳定、深化改革的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