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1)
2023(15491)
2022(13400)
2021(12925)
2020(10734)
2019(24790)
2018(24630)
2017(46406)
2016(25967)
2015(29204)
2014(29576)
2013(28290)
2012(25862)
2011(23180)
2010(22984)
2009(20390)
2008(19728)
2007(17097)
2006(14783)
2005(12847)
作者
(71318)
(59280)
(58955)
(56386)
(37866)
(28503)
(27201)
(23486)
(22708)
(20940)
(20349)
(19825)
(18728)
(18598)
(18564)
(18098)
(18053)
(17888)
(16962)
(16938)
(14740)
(14737)
(14183)
(13650)
(13204)
(13204)
(13079)
(13074)
(11889)
(11856)
学科
(96798)
经济(96697)
管理(68846)
(64082)
(53394)
企业(53394)
方法(46279)
数学(40359)
数学方法(39761)
中国(28578)
(24879)
(24762)
(23775)
教育(23405)
地方(21175)
业经(20594)
理论(19574)
(16720)
贸易(16715)
农业(16693)
(16186)
技术(15878)
(15555)
(15363)
财务(15290)
财务管理(15260)
(15111)
环境(14915)
企业财务(14491)
(13049)
机构
大学(358314)
学院(352733)
管理(137781)
(132346)
经济(129266)
理学(120401)
理学院(118982)
研究(117950)
管理学(116645)
管理学院(115982)
中国(81178)
(76493)
科学(74334)
(58698)
(58482)
(55676)
师范(55200)
研究所(54075)
(54012)
中心(53203)
业大(52300)
(51165)
北京(48460)
财经(48213)
师范大学(45147)
(44043)
(43274)
农业(42409)
教育(41762)
(41430)
基金
项目(247902)
科学(195967)
研究(185247)
基金(177267)
(154026)
国家(152658)
科学基金(131010)
社会(114133)
社会科(107883)
社会科学(107855)
(97986)
基金项目(94092)
教育(91277)
自然(85418)
(84000)
自然科(83416)
自然科学(83397)
自然科学基金(81831)
编号(77426)
资助(72712)
成果(63484)
重点(56482)
(55985)
课题(54971)
(53452)
(51629)
教育部(48343)
创新(47928)
项目编号(47662)
科研(47450)
期刊
(138373)
经济(138373)
研究(105446)
中国(68566)
教育(66115)
学报(55560)
科学(50123)
管理(48034)
(47269)
(43369)
大学(42784)
学学(38749)
技术(34622)
农业(33768)
(24300)
金融(24300)
业经(22626)
财经(22490)
经济研究(21279)
图书(20729)
(19175)
(17528)
问题(17411)
职业(16696)
科技(16332)
理论(15939)
(15893)
技术经济(15785)
(15372)
论坛(15372)
共检索到506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颖  
地域研究自20世纪60、70年代前后引入日本比较教育学界以来,经过发展,20世纪90年代成果不断涌现,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本文通过对多位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者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进而对日本地域研究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兵库教育大学教授中村哲(Nakamura Tetsu),多年来从事社会科教育研究,致力于"教育实践学"的构筑。近年来,作为日本"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同时也致力于推进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的研究。他期望借助"和文化教育"和"教育实践学",使日本教育真正承担起新的文化创造的使命。本文梳理了"教育实践学"的理念、结构、课题与方法,展望了"教育实践学"的愿景。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日本教育界构筑"教育实践学"的诉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浅沼茂(Asanuma shigeru)教授应邀于2007年5月底来上海参加由本所主办的"首届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带来了近年来由他主持的"旨在提高综合学习的课程质量的教师元认知研究"的成果。本访谈主要围绕其研究成果的一个论题——巴赫金语言哲学的意义——展开。理解巴赫金语言哲学及其对话论命题的精髓,是发展"临床教育学"研究所需要的。教育临床研究三基轴——"现场性"、"实践性"之轴;"病理性"、"问题性"之轴;"发现性"、"批判性"之轴——的分析,集中体现了"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及其特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包宝泉  
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包宝泉1980年7月,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第四次大会在日本首都东京附近的琦玉县国立妇女会馆内召开。这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自1970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亚洲地区召开的大会,这标志着亚洲地区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颖  
本文通过对日本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的时代变迁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尝试性地总结了日本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变化特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比较教育学课程设置有所助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角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松涛  
本文指出目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其现实感性形态上说,还是从其实质规定性上看,都明显地存在着歧义性和含糊性。为此,比较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形成关于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概念和共识。作者认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界定为“比较性教育”,即指多态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教育。把“比较性教育”作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比较教育学学科独立化的需要,也是在本体论层次辩证把握教育形态类型差异性和共同性的需要,更是现代人承认和尊重教育多样性观念的实质内容和具体表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李锦春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学学科构建的基础,论述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中的争论与困境,提出研究生教育学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吸收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经验。研究生教育学在将来的发展中应强化服务职能,增强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服务能力;深化理论体系建设,通过积极借鉴和引进其他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完成从经典学科思维向现代学科思维的转变。研究生教育研究者应该开放性地借鉴和吸收其他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积极融入鲜活的院校研究生教育实践,促进研究生教育研究院校特色的形成;广泛涉猎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夯实从事研究所应具备的宽广知识基础,努力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学术水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遵民  
日前,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邀请,日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樱美林大学研究生院马越徹教授来校访问。借此机会,笔者对马越徹先生作了访谈,内容主要涉及近年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尤其是就2004年4月1日开始实行的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以下即是这次访谈的详细内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一桥大学中田康彦(Nakata Yasuhiko)教授从事"教师教育评价"多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教师教育制度的重建,各国的"教师评价"体现了哪些特征——这是他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日本教师教育学会编的《教师的生存状态》(2002年)搜集了他的探讨日本教师评价的问题的研究论文,本文就是围绕这篇论文展开的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项贤明  
在迪尔凯姆等探索社会研究科学化的过程中,"比较"是作为社会科学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而被提出的。朱利安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设想,是与当时社会研究探寻科学化的大背景相一致的。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实际是作为一个翻译介绍的"工种"被重建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卷入全球化进程,比较教育研究如今已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教育科学其它学科的需要。在国际上,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探索早在20世纪中叶即已开始。比较教育研究要成功应对时代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就必须回归科学的"比较"并逐步实现自身的科学化,进而建立其学科同一性,即从"比较教育"走向"比较教育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从2001年度开始,日本学校教育界吹起了一股"和文化教育"(Wa Culture Education)之风。本文就是笔者围绕"和文化教育"的话题约请日本兵库教育大学中村哲(Nakamura Tetsu)教授(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作答的访谈录。他强调,日本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形成儿童的扎实学力,而且要形成生机勃勃的"人类的生存力"。因此,日本的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和文化"(日本文化),使之像中草药那样润物细无声,在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春风化雨的作用。中村哲教授专攻社会科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和文化教育,著有《让‘和文化之风’吹遍学校》、《和文化——感悟日本传统的 QA 事典》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承绪  
在日本,比较教育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只是比较新近的现象。但是在比较教育出现以前,却早已有了长期的跨文化接触和交流的历史。早在607年,日本宫廷圣德(Shotokw)亲王派遣一个外交和学术使团到中国,回国后模仿中国,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国民教育制度。这种文化和教育借鉴的使团直到九世纪中叶绵延不断。日本佛教空海(Kukai)和尚曾随使团访华,回国后撰写报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得军  
佐藤学是世界知名课程论专家,被誉为"行动研究者"。通过对佐藤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杜威和维果茨基等人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新教育运动"、日本传统教育思想、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并直接参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对佐藤学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共同体理论并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而是学校改革哲学,学校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大学教授不要轻易下校进行指导,需怀揣着向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教育实践者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和实践者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素萍  史媛媛  
本文以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2002~2011年10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大会报告以及课题研究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的主题、方法、地域三个维度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描绘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图景。在研究主题上,日本比较教育研究主要着眼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财政和管理、教育公平、言语教育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文献法虽然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但同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研究地域上,单一国家研究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对亚洲国家的教育尤其关注;此外,大规模的跨国比较研究也非常引人注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