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2)
- 2023(10095)
- 2022(8154)
- 2021(7712)
- 2020(6464)
- 2019(14973)
- 2018(14994)
- 2017(28587)
- 2016(15454)
- 2015(17992)
- 2014(17911)
- 2013(17356)
- 2012(15501)
- 2011(14279)
- 2010(14244)
- 2009(13241)
- 2008(12951)
- 2007(11408)
- 2006(10194)
- 2005(9608)
- 学科
- 济(69652)
- 经济(69581)
- 管理(38357)
- 业(36948)
- 方法(31630)
- 企(28718)
- 企业(28718)
- 数学(28677)
- 数学方法(28137)
- 中国(22490)
- 农(18406)
- 业经(14487)
- 贸(14477)
- 贸易(14466)
- 易(14164)
- 学(13944)
- 财(12718)
- 制(12210)
- 农业(11900)
- 地方(10574)
- 理论(10472)
- 银(10419)
- 银行(10390)
- 融(10195)
- 金融(10194)
- 行(10043)
- 发(10025)
- 体(9132)
- 策(8974)
- 环境(8892)
- 机构
- 大学(225219)
- 学院(221539)
- 济(97829)
- 经济(96146)
- 研究(85182)
- 管理(80188)
- 理学(68804)
- 理学院(68021)
- 管理学(66472)
- 管理学院(66109)
- 中国(64712)
- 科学(51234)
- 京(49824)
- 所(44108)
- 财(41340)
- 研究所(40414)
- 农(39427)
- 中心(36434)
- 财经(33107)
- 业大(32785)
- 北京(32307)
- 经济学(31756)
- 江(31747)
- 农业(31280)
- 院(30789)
- 经(30505)
- 范(29161)
- 师范(28792)
- 经济学院(28458)
- 科学院(25705)
- 基金
- 项目(148020)
- 科学(116574)
- 基金(109328)
- 研究(104816)
- 家(97922)
- 国家(97255)
- 科学基金(81694)
- 社会(67751)
- 社会科(64331)
- 社会科学(64313)
- 基金项目(55570)
- 省(54559)
- 自然(52970)
- 自然科(51860)
- 自然科学(51844)
- 自然科学基金(50937)
- 教育(49008)
- 划(47939)
- 资助(46989)
- 编号(40110)
- 重点(34485)
- 部(33824)
- 成果(33079)
- 发(32371)
- 创(30241)
- 国家社会(29438)
- 课题(29328)
- 中国(29035)
- 教育部(28775)
- 创新(28562)
共检索到339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华嵩
本文以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演化为背景,考察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儒家动力说”,以分析东亚工业化模式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启示:(一)高投资—高出口—高储蓄良性循环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二)利用国际分工体系的产业升级政策;(三)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政府主导性经济;(四)注重“内化”的技术引进政策;(五)高水平的国民教育体制和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 地域特色 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元加
本文认为,“东亚模式”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在东亚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东亚模式”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把双刃剑,优点、长处与弱点、短处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越来越不能适应新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变革的潮流,是“东亚模式”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龙
东亚特殊的人地结构、后发地位与赶超战略使东亚模式地区农业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内在冲突,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大局。但该地区根据时势变迁灵活地调整了农业发展政策,有效化解了农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顺利实现了经济赶超目标。中国大陆与东亚模式地区农情相似,应认真借鉴他们的农业现代化经验,与时俱进地调整僵化的粮食安全观,改革保守的农地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并创新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当前的老人农业危机,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为经济赶超战略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静
一、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开放型的赶超模式东亚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概念,包括整个东亚地区①经济。当今世人热切关注的东亚经济所指地区则主要指以下10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东盟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振坤
论文依据辩证唯物史观,分析了“东亚模式”出现的历史背景,全面论述了模式的实质,评价了这个模式的功过,并着重探讨了由权威主义向现代民主过渡的条件与历史必然。
关键词:
模式 范式 权威主义 现代民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
近年来,伴随着东亚经济的起飞和迅速发展,分析东亚经济崛起的原因,研究“东亚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热点。但目前人们对“东亚模式”的认识分歧颇大。归纳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论点: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东亚发展模式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申健
鉴于东亚在战后几十年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世界银行于1993年10月发表了一篇题为《东亚奇迹》的长篇调查报告,首次提出了“东亚模式”的概念。 对于“东亚模式”,中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彼特·伯格为代表的“文化学派”的学者认为,东亚独特的儒家文化促进了东亚的快速发展;以安妮·克鲁格为首的新古典经济主义学者却认为,东亚的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制度促成了东亚的快速发展,国家只制定有利于自由市场的经济政策,基本上不起作用;而以罗伯特·韦德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的学者认为,东亚正是由于独特的国家制度和企业制度的结合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温彬
本文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概括了“东亚模式”的特点,即集权统治与自由化相结合;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灵活的经济政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体系。本文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那些正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非“西化”的现代化模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钱金保
文章尝试从国家能力视角分析东亚开放模式何以成功,以及中国开放的独特之处。基本史实梳理显示,东亚开放模式的本质特征是渐进开放和有序开放;在此基础上尝试解释东亚模式何以成功,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对外开放,渐进、有序是其固有特征,即使成功发挥"后发优势"压缩追赶进程也需要遵循一定规律,能否发现并遵循规律则反映了国家能力差异。中国在借鉴东亚渐进、有序成功开放经验的同时,亦从"双转型"后发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两个方面拓展了后发开放理论:一是按照"试验—推广"路径扩大开放是大国的可行选择;二是对于双转型经济体需要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最后探讨国家能力在中国开放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动态演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