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7)
- 2023(10866)
- 2022(8852)
- 2021(8045)
- 2020(6632)
- 2019(14751)
- 2018(14196)
- 2017(26339)
- 2016(14006)
- 2015(15558)
- 2014(15138)
- 2013(15292)
- 2012(14362)
- 2011(13376)
- 2010(13043)
- 2009(12232)
- 2008(11723)
- 2007(10149)
- 2006(9232)
- 2005(8461)
- 学科
- 济(82499)
- 经济(82433)
- 管理(38839)
- 业(33622)
- 方法(29612)
- 数学(27028)
- 数学方法(26910)
- 企(24977)
- 企业(24977)
- 中国(20928)
- 地方(17389)
- 农(16674)
- 学(15846)
- 贸(15753)
- 贸易(15745)
- 易(15366)
- 环境(14233)
- 财(14150)
- 业经(14099)
- 地方经济(12576)
- 制(11777)
- 农业(11417)
- 融(10753)
- 金融(10753)
- 银(10468)
- 银行(10435)
- 行(10104)
- 发(9756)
- 体(9454)
- 关系(9436)
- 机构
- 大学(216833)
- 学院(212695)
- 济(108109)
- 经济(106613)
- 研究(84837)
- 管理(77425)
- 理学(67127)
- 理学院(66333)
- 管理学(65452)
- 管理学院(65074)
- 中国(63854)
- 科学(49488)
- 京(45380)
- 财(43833)
- 所(43636)
- 农(40304)
- 研究所(40087)
- 经济学(36250)
- 中心(36090)
- 财经(35925)
- 经(33081)
- 经济学院(32600)
- 业大(32530)
- 农业(31987)
- 院(29923)
- 江(29330)
- 北京(28981)
- 科学院(27047)
- 财经大学(26917)
- 范(25535)
- 基金
- 项目(143957)
- 科学(113954)
- 基金(109711)
- 家(98919)
- 研究(98504)
- 国家(98205)
- 科学基金(82335)
- 社会(69211)
- 社会科(65914)
- 社会科学(65898)
- 基金项目(57397)
- 自然(52423)
- 省(51715)
- 自然科(51218)
- 自然科学(51198)
- 自然科学基金(50356)
- 划(45329)
- 资助(44430)
- 教育(42866)
- 编号(33992)
- 部(33373)
- 重点(33231)
- 发(32587)
- 国家社会(31252)
- 创(29690)
- 中国(29374)
- 教育部(28415)
- 创新(28125)
- 科研(28006)
- 人文(26870)
共检索到322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志远 任文菡 马骋 高翔 刘西汉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存储了超过12年的核污染水向太平洋进行排放,预计排海时间长达30年之久,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各有不同,国际社会也有强烈的抗议之声;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内其对海洋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须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评估。有鉴于此,本刊策划了一组笔谈,从核污染水排放对海洋生态及海洋经济长期影响的角度进行讨论,并尝试提出应对之策,期望引起学界同仁的注意。
关键词:
日本 核污染水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课题组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经济计量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根据1990-2004年的年度数据,构建了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预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磊 刘明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海洋经济预测是海洋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对适于进行海洋经济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趋势外推法、成长曲线法、组合预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对组合预测结果的最有效性给出可靠的数学证明,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淑娟 罗少玉 肖健华
发展绿色海洋经济对中国意义重大。中国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提高,以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前提。本文通过界定“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构建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和DEA方法,测量中国海洋经济绿色效率,采用经济增长传统研究框架,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运用2003~2012年间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除河北省外,中国东部沿海各地区及整体的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不明确;河北省的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的比重对其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投入与该省海洋经济绿色效率负相关;该省海洋产业人力资本投入与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正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卢雪凤 孙才志 韩增林 董晓菲
利用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对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引入经济重心定量描述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数由1996年的0.487下降到2013年的0.384,海洋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2)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1996—2013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海洋产业主要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海洋产业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昕 彭勇 丁黎黎
在采用投影寻踪法构造"海洋资源环境损耗指数"基础上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算中国沿海11省市2003—2013年期间的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在分析其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借助空间面板模型着重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识别其空间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相对稳定,以中值区居多"的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MorAn’S I具有"先负后正、波动上升"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受空间地理距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海洋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和海洋专业技术水平对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陆域工业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卢雪凤 孙才志 韩增林 董晓菲
利用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对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引入经济重心定量描述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数由1996年的0.487下降到2013年的0.384,海洋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2)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1996—2013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海洋产业主要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海洋产业结构、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海洋经济就业潜力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海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负向影响。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增强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和海洋经济就业潜力、提高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将是推动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向平衡方向演化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王焱熙
基于海洋经济弹性内涵,从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再组织能力、更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物元评估模型测度中国沿海11省区海洋经济弹性,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国海洋经济弹性时空演化规律,引入广义矩阵估计方法(GMM)分析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的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328上升到2015年的0.354。其中抵御能力维度、更新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态势,恢复能力维度总体上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再组织能力维度无显著变化。②2006—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弹性两极分化程度较高,2010—2015年,两极分化程度减弱,区域间差异减小,海洋经济弹性总体水平显著上升。③海洋经济弹性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中值区、较高值区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无显著变化。④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和区位优势对海洋经济弹性的提升起正向作用,其中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3个影响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黎黎 朱琳 何广顺
本文利用熵值法构建了"资源与环境损耗指数",测算了资源环境双重因素下中国及沿海11地区的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Tobit模型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对资源依赖和环境污染的程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海洋产业结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对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工业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长征 刘毅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 ,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 ,有利的地理位置 ,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 ,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但同时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
关键词:
海洋 资源 经济 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曙光 姜旭朝
随着我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海洋经济研究也刚好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基于对"中国海洋经济研究30年学术研讨会"研究论文和交流成果的分析.尝试对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演变、研究方法论建设,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进行初步总结。并对海洋产业经济、海洋区域经济等分支学科的发展进行专题评述.尝试提出全球海洋问题日益严重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理论、方法和实践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海洋经济研究 回顾与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何亚宁 柯丽娜
海洋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基于2006—2017年沿海11省(市、自治区)数据,采用集对分析、核密度估计模型、标准差椭圆以及GMM模型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时间上,2006—2017年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发展水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呈东北—西南格局,且重心一直位于长三角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质量地区差异显著,整体呈北部、东部、南部三级格局分布。(2)分维度来看,时间上,样本期间内各个维度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提升,均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空间上,五个维度均呈向好发展趋势,各维度高、中、低水平的省(市、自治区)各不相同,差异显著。(3)影响因素上,海洋区位优势、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水平、陆域经济水平对高质量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海洋资源利用度、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海洋经济圈中作用效果不同。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发展质量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