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3)
- 2023(9686)
- 2022(8758)
- 2021(8336)
- 2020(7044)
- 2019(16610)
- 2018(16674)
- 2017(32404)
- 2016(17810)
- 2015(20050)
- 2014(20080)
- 2013(19965)
- 2012(18129)
- 2011(16287)
- 2010(15922)
- 2009(14441)
- 2008(13827)
- 2007(11855)
- 2006(10297)
- 2005(8737)
- 学科
- 济(68991)
- 经济(68917)
- 管理(50094)
- 业(47548)
- 企(40621)
- 企业(40621)
- 方法(35357)
- 数学(30645)
- 数学方法(30300)
- 农(16999)
- 中国(16556)
- 财(16520)
- 学(16503)
- 业经(15007)
- 地方(14116)
- 贸(12632)
- 贸易(12624)
- 易(12214)
- 理论(12116)
- 和(11766)
- 农业(11439)
- 环境(11065)
- 技术(10999)
- 制(10675)
- 务(10629)
- 财务(10570)
- 财务管理(10554)
- 企业财务(10024)
- 划(9852)
- 教育(9320)
- 机构
- 大学(251173)
- 学院(248314)
- 管理(101566)
- 济(93866)
- 经济(91776)
- 理学(89255)
- 理学院(88239)
- 管理学(86561)
- 管理学院(86130)
- 研究(82340)
- 中国(57967)
- 科学(54172)
- 京(53441)
- 所(41864)
- 农(41444)
- 财(40754)
- 业大(40267)
- 研究所(38765)
- 中心(36100)
- 江(34178)
- 财经(33727)
- 北京(33651)
- 范(32949)
- 农业(32766)
- 师范(32625)
- 经(30774)
- 院(30196)
- 州(28349)
- 经济学(27046)
- 师范大学(26548)
- 基金
- 项目(178497)
- 科学(138955)
- 基金(128735)
- 研究(128076)
- 家(112869)
- 国家(111953)
- 科学基金(95527)
- 社会(78389)
- 社会科(74178)
- 社会科学(74159)
- 省(70034)
- 基金项目(69617)
- 自然(64324)
- 自然科(62800)
- 自然科学(62787)
- 自然科学基金(61644)
- 划(59012)
- 教育(58452)
- 资助(53286)
- 编号(51895)
- 成果(41384)
- 重点(39609)
- 部(38818)
- 发(37233)
- 创(37071)
- 课题(35485)
- 科研(34579)
- 创新(34437)
- 大学(33007)
- 教育部(32924)
共检索到345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大勇 谭琪 夏仁学
用日本栗作接穗 ,以板栗为砧木 ,研究砧穗酚类物质含量差异与日本栗嫁接亲和力的关系。结果表明 ,日本栗嫁接在板栗中迟栗上亲和力低 ,与酚类物质含量无直接相关 ,而砧穗酚类物质含量差异与日本栗 /板栗嫁接亲和力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日本栗 板栗 酚类 嫁接亲和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选滔 阮逸 李永海 戴本营
春秋季节用4种嫁接方法进行板栗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贴枝接适期从9月中旬到10月下旬,长达40d以上。春季以挖骨皮接较好。这两种方法平均嫁接成活率均达90%以上。夏季采用截顶留叶切枝接,嫁接成活率均达90%以上。嫁接适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上旬。
关键词:
板粟 嫁接 嫁接苗 成活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采用胚根接,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然后植于保护圃地,成苗率达82.28%,当年平均苗高54.61cm,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关键词:
板栗 芽苗砧嫁接 育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丽华 李保国 齐国辉 郭素萍 赵志磊
In order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mail sterile Chestnut during male inflorescence abortion, the activities of SOD, POD, CAT and the content of MDA of male sterile variety of `Fulaiwuhua' and male fertile variety of `Dahongpao'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inflorescence were measure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徐娟 王贵禧 马惠铃
【目的】分析3个品种群的33个主栽品种板栗淀粉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粒粒径之间的关系,为评价板栗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板栗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利用S3500型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淀粉粒粒径分布;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板栗淀粉的RVA谱特征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的总体水平均较其它两个品种群板栗高,各品种群之间差异显著;北方品种群的回冷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最低。板栗淀粉的糊化特性具有较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品种...
关键词:
板栗 直链淀粉 糊化特性 粒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秦天天 郭素娟
以河北省迁西县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试验材料,芽苗和1 a苗为砧木,进行单砧和双砧嫁接试验,研究了不同砧木类型对嫁接成活的影响、菌根化处理对不同砧木类型嫁接苗新梢生长、生物量、SPAD值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 a幼砧嫁接成活率高达91.1%,愈合快,显著优于芽砧嫁接,但双芽砧显著优于单芽砧嫁接。(2)双芽砧嫁接苗新梢生长量与SPAD值最大,生物量亦与1 a砧嫁接苗相当。(3)菌根化处理后三种砧木类型嫁接苗的形态指标均有提高。(4)不同处理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以菌根化双芽砧嫁接苗(24.86μmol·m-2s-1)最大。(5)芽砧嫁接苗水分利用效率RWUE显著高于1 a砧嫁接苗,菌...
关键词:
板栗 嫁接苗 砧木 菌根化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栗属大约有8~9种,包括中国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美洲栗、美洲榛果栗、欧洲栗等,其中中国板栗、锥栗、茅栗为中国原生种。目前世界栽培食用栗主要以中国板栗、日本栗、欧洲栗为主,锥栗在我国也有少量栽培。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以河北迁西和湖北罗田栽培的板栗最为知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在新 潘娟 江道菊
比较研究不同成熟期的6个板栗品种(系)种子发育期淀粉、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Vc等主要营养物质和IAA,ZT,GA3,ABA,Eth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板栗种子发育过程中,6个品种(系)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具有相似趋势,即淀粉、总糖均在种子成熟前20~30天开始大量积累,淀粉、总糖、蛋白质、Vc含量呈现早熟品种(系)>中熟品种(系)>晚熟品系的现象。IAA,ZT,GA3含量的减少和ABA,Eth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板栗种子中淀粉、总糖、蛋白质、Vc的积累,其中内源IAA,ABA的含量对各营养物质的积累影响极显著(以IAA的作用更大);种子发育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导致板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翔 夏仁学 章文才 徐永荣 王鹏程 杨晓萍
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板栗果实生长与子房主要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正常栗总苞和坚果直径增长呈“双S”曲线 ,空苞栗总苞直径在花后 6 5d(7月下旬 )以前与正常栗没有明显差异 ,从花后 6 5d起一直比正常栗低 ;空苞栗坚果直径在花后 2 5d(6月中旬 )即开始比正常栗低 ,花后 45d(7月上旬 )后其增长停滞。空苞栗子房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在花后 45d(7月上旬 )后开始下降或继续处于下降状态 ,而此时正常栗子房中主要营养物质呈上升趋势或稳定在高水平上 ,反映了幼胚发育期 (7月上旬至 8月上旬 )空苞栗子房营养供应严重不足 ,且空苞栗幼胚发育期子房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
关键词:
板栗 子房 营养物质 果实生长 空苞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维华 童品璋 王正淼 李金昌 杨共鸣
连续3a对不同成熟度采收下来的板栗的产量、品质、贮藏等性状的测试和不同采收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①采收时间以50%的总苞开裂较适宜。②采收方法宜用拾打兼用的采收方法,即前期捡拾掉到地上的栗子,等总苞开裂达50%时一次性全部轻轻挑拨下来。
关键词:
采种 采收 成熟度 板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玉珠 王林伟 王淑媛 赵沛忠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发病率高达95%,感病指数达82 5。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栗实减产,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castaneae。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份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次,防治效果可达92 4%。表3参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隆升 彭映赫 王湘南 彭邵锋 许彦明 马力 陈永忠
以4个不同品种为砧木的油茶嫁接苗为试材,对不同砧木油茶嫁接苗的嫁接亲和性的10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嫁接亲和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亲和性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成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100%;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4个不同砧木品种嫁接亲和力由强到弱排序为:赤霞>秋霞>朝霞>晚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雅静 石辉 刘雄飞 昝利 王玉涛 王会霞 王彦辉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响应,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物。针对西安不同大气环境条件,研究了常见绿化植物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叶内总酚含量与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的总酚含量变化为10.82-45.36 mg/g,小叶女贞为24.14-95.89 mg/g,物种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不同大气环境的采样点之间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大叶女贞中总酚含量与SO2浓度之间达到5%的负相关,其余污染因子与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均不显著。植物暴露于自然复合污染的环境条件下,总酚含量的升高是对复合污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均 吴姬 赵小蓉 李贵桐 孙明德 曹庆昌 林启美
京东板栗是品质比较优良的栗种,也是北京地区重要的干果,目前对其矿质元素营养特性了解得很少。本研究通过定期采取营养枝和结果枝叶片样品,分析其N、P、K、Ca、Mg、B、Zn、Fe、Mn、Cu含量,旨在研究京东板栗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为板栗营养调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枝与结果枝叶片的P、K、Cu、Mg含量差异很小,且几乎不随植株生长发育而变化;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随叶片部位和植株生长发育时期而异,一般都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Zn、Mn含量几乎直线增加。营养枝叶片的N、Zn、Fe的含量,在生殖生长时期高于结果枝,而B的含量则相反;营养枝叶片含C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采琴 赖雅平 朱冬雪 刘鹏 曾庆祝
【目的】研究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淀粉代谢及蔗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板栗石灰化发生与上述指标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板栗石灰化发生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鲜板栗为试材,进行常温贮藏,相对湿度60%—70%。贮藏一定时间后,将板栗石灰化程度分成5个等级0、30%、60%、90%、100%,测定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水分含量、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板栗石灰化程度的加深,板栗的水分含量和淀粉逐渐减少,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46和r=-0.950;而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随着板栗石灰化程度的加深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蔗糖含量则逐渐增加。【结论】板栗石...
关键词:
板栗 石灰化 淀粉代谢 蔗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