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6)
2023(3678)
2022(3141)
2021(3030)
2020(2574)
2019(5889)
2018(5864)
2017(11119)
2016(5834)
2015(6364)
2014(6162)
2013(6000)
2012(5461)
2011(4851)
2010(4773)
2009(4379)
2008(4355)
2007(4116)
2006(3527)
2005(3100)
作者
(15307)
(12822)
(12797)
(12117)
(8002)
(6004)
(5968)
(4985)
(4702)
(4430)
(4278)
(4274)
(4022)
(3992)
(3937)
(3916)
(3842)
(3786)
(3697)
(3616)
(3198)
(3177)
(2965)
(2936)
(2893)
(2838)
(2815)
(2796)
(2524)
(2512)
学科
(20418)
经济(20397)
管理(16024)
(14703)
(11959)
企业(11959)
方法(8388)
数学(6888)
数学方法(6782)
中国(5989)
(5555)
(5501)
(5209)
贸易(5207)
(5116)
业经(5094)
理论(4287)
(4181)
(4149)
(3836)
金融(3834)
农业(3833)
(3753)
银行(3750)
(3585)
技术(3556)
(3548)
地方(3379)
(3155)
财务(3140)
机构
大学(77698)
学院(76461)
(31205)
经济(30535)
管理(29537)
研究(26904)
理学(25139)
理学院(24827)
管理学(24411)
管理学院(24234)
中国(19872)
(16374)
科学(15297)
(15083)
(13023)
中心(12474)
研究所(11796)
财经(11611)
(11532)
(11313)
师范(11236)
(10596)
北京(10368)
(10019)
(9958)
经济学(9624)
业大(9575)
(9305)
师范大学(9061)
技术(8784)
基金
项目(51939)
科学(41533)
研究(39968)
基金(37731)
(32769)
国家(32515)
科学基金(28228)
社会(25573)
社会科(24319)
社会科学(24312)
(19771)
基金项目(19545)
教育(19026)
自然(17331)
自然科(16974)
自然科学(16972)
(16860)
自然科学基金(16686)
编号(16632)
资助(14803)
成果(14193)
(11790)
重点(11758)
课题(11235)
(11165)
国家社会(10945)
(10915)
项目编号(10883)
教育部(10459)
创新(10385)
期刊
(34278)
经济(34278)
研究(22317)
中国(17492)
教育(12243)
(12124)
管理(11241)
学报(10932)
科学(9597)
(9165)
大学(8543)
学学(7697)
技术(6989)
(6942)
金融(6942)
图书(6589)
农业(6316)
经济研究(5607)
财经(5377)
业经(5243)
国际(4780)
(4685)
(4613)
情报(4520)
书馆(4508)
图书馆(4508)
(4442)
论坛(4442)
世界(4346)
现代(4164)
共检索到120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厚双  刘震  孙丽  
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1)网络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通过运用演绎推理、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对其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历史和国家战略等角度对日本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的历程、特点和动因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可以发现,以亚洲为中心,特别是以东亚为重心,实施“一洋战略”到“两洋战略”是其空间发展特点;由小型双边FTA向双边和多边巨型FTA转变是其规模特点;先易后难,以EPA为主采取多种FTA形式,提高FTA网络质量和日趋高标准化是其目标特点。而保障国内经济稳定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其初衷;进一步拓展“传统收益”,更要获取更多更大的“非传统收益”是其目标重心;聚焦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主导权的争夺是其最高目标。日本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丽  陈士胜  关英辉  
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既是中国对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外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提高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虽然中国在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进程中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FTA覆盖面、谈判进展、内容和谈判标准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局限于以获取“传统收益”为主,对“非传统收益”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收益”的获取严重不足,尚未成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的轮轴国。因此,在战略定位上要把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作为中国快速融入全球FTA网络发展大势,打破美欧日对中国“合围”,主动参与和主导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打造以中国为主的价值链体系,有效地对冲保护主义的冲击并维护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安全的战略抉择。在路径创新上,中国应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勾画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的路线图,构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价值链体系,同时推进“双自联动”,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为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FTA网络提供制度支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晓磊   杨继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然而中国目前与欧美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均难以直接建立FTA合作关系。文章基于这一现实困境提出了一种“间接策略”,即中国可以通过与尽可能多的第三方国家建立高标准FTA网络的方式,借用第三方国家的出口贸易渠道增加中国增加值的间接出口。通过构建一个间接、三边、增加值贸易引力模型,文章剖析了中国构建高标准FTA网络以促进间接增加值出口增长的理论机制,并基于1999~2018年间中国与63个贸易伙伴之间的间接增加值贸易数据证实了这种机制的存在。文章的研究结果为新时期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FTA网络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大伟  
一、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现状及问题(一)整体成效明显,但过度集中于亚太地区的中小型经济体21世纪以来,我国FTA进展明显,到2014年年底已经和巴基斯坦、东盟、瑞士等20个经济体签署了12个FTA,中韩、中澳FTA有望在2015年年内签署,中澳、中国—海合会等5个FTA也正在积极谈判之中。仅以签署的FTA数量看,我国所签署的FTA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望向2035年,我国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向低碳模式转型、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演进、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转向四大趋势性变化。同时,我国市场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资本市场不匹配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困难重重,数据确权、交易、保护制度亟须健全等。建议建设支持中长期科技创新的资本和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服务低碳经济、交易活跃的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健全市场制度;建设服务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监管;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转型与"三新"经济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市场开放。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智雄  
扫描2007年度国外图书馆学研究进展,针对图书馆学理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与知识组织、用户研究、图书馆伦理与法律、图书馆管理思想与模式、开放获取、数字图书馆技术等8个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有世  李金海  马云蕾  李烁朋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邬向阳  
以新终端、新标准、新模式助推我国跨境支付网络建设,为全球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改革贡献中国智慧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作用日益凸显。2021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以下简称“CIPS”)共处理支付业务79.6万亿元,日交易笔数及金额在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仍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见图1、表1)。根据一般数学模型预测,CIPS未来成长性将持续向好。
关键词: 市场主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良  
高标准作为终极挑战目标没有错,但要有若干个"低标准"做铺垫。否则,不但高标准实现不了,就连持续改善的精益文化也会遭到破坏。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实际上是快速达成理想目标的想法。不但达到的目标要高,而且要一步达到目标,中间没有更多的阶梯和过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