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1)
2023(9640)
2022(8631)
2021(8209)
2020(6857)
2019(15857)
2018(15870)
2017(30862)
2016(16737)
2015(18750)
2014(18651)
2013(18377)
2012(16777)
2011(14954)
2010(14763)
2009(13357)
2008(12742)
2007(10868)
2006(9366)
2005(8031)
作者
(47041)
(38893)
(38586)
(36917)
(24786)
(18616)
(17669)
(15427)
(14742)
(13766)
(13514)
(12863)
(12191)
(12120)
(11964)
(11717)
(11671)
(11611)
(10910)
(10895)
(9671)
(9388)
(9241)
(8773)
(8705)
(8647)
(8581)
(8563)
(7731)
(7622)
学科
(64574)
经济(64507)
管理(47570)
(43557)
(36699)
企业(36699)
方法(30882)
数学(26573)
数学方法(26270)
(16639)
中国(15831)
(14913)
(14846)
业经(14294)
地方(12989)
理论(11534)
(11304)
贸易(11300)
农业(11176)
(10968)
(10939)
环境(10340)
技术(10161)
(10128)
(9785)
教育(9758)
财务(9727)
财务管理(9710)
(9245)
企业财务(9199)
机构
大学(233010)
学院(230749)
管理(95167)
(87603)
经济(85591)
理学(83314)
理学院(82409)
管理学(81025)
管理学院(80615)
研究(75625)
中国(53814)
(49671)
科学(47896)
(38325)
(37390)
业大(34988)
研究所(34416)
(34364)
中心(33614)
(31604)
财经(31576)
北京(31470)
(31373)
师范(31354)
(28778)
(27892)
农业(26957)
(26162)
师范大学(25529)
经济学(24899)
基金
项目(164497)
科学(128724)
研究(121911)
基金(118367)
(102406)
国家(101536)
科学基金(87423)
社会(74647)
社会科(70561)
社会科学(70542)
(64161)
基金项目(64029)
自然(57691)
自然科(56307)
自然科学(56295)
教育(55709)
自然科学基金(55250)
(54044)
编号(50809)
资助(48454)
成果(40682)
重点(36185)
(35911)
(34565)
课题(34329)
(34052)
项目编号(31644)
创新(31612)
科研(31405)
大学(30916)
期刊
(94424)
经济(94424)
研究(67367)
中国(38428)
学报(35958)
管理(33670)
科学(33439)
(31249)
教育(27859)
大学(27066)
(26855)
学学(25271)
农业(22675)
技术(19535)
(16640)
金融(16640)
业经(15810)
经济研究(14835)
财经(14296)
图书(13922)
理论(12434)
(11964)
科技(11916)
问题(11904)
实践(11654)
(11654)
现代(11546)
(11161)
技术经济(10721)
情报(10565)
共检索到323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杰  魏倩  林广思  
景观的独立立法是一种国际趋势。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下,景观意识逐渐觉醒。在遗产保护和景观培育等实践中汇成了景观之法理,并在地方立法实践的积累下,促成了现行日本《景观法》的出台。在介绍日本《景观法》的概念、特征、基本构成基础上,讨论《景观法》对日本景观实践的影响,同时对我国日后的景观政策立法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认为,日本《景观法》的制定,为日本景观的保护和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持;景观利益不仅是一种社会利益,也是重要的法律上之法益;景观法益保护的法制化,促使了民众对景观建设和保护的自觉参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秦洪伟  
~~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婉求  
从浩浩之宏观的大千世界,到渺渺之微观的一草一木,大自然鬼斧神工,经过千万年风风雨雨的洗礼,把世界装扮成难以名状、美不胜收的旅游景观,这是一片神奇绝妙而又充满生机的领域。它广袤无垠,气象万千;它神秘幽邃,扑朔迷离;它生机盎然,温馨宜人。古往今来,多少旅游者投向它的怀抱,去探寻美的源泉、感悟美的魅力、接受美的洗礼、追求美的造型、倾听美的音韵、领略美的风采、创造美的境界。旅游景观以其精妙瑰丽的底蕴,绘制成一幅幅壮观的画卷,谱构成一部部辉煌的交响乐,激荡着无数探索者的心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Б.波雷諾夫  陈傳康  
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完善,人类社会愈接近共产主义,承受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机构也就更显得不适合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事实上,这里所指的新情况是指那引向根本改造自然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当然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要认识自然,便应该"不是把自然界看作什么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对象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做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惠锋  
景观水资源与水域景观相关研究薛惠锋(西安《国土开发与整治》杂志社)水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非常活跃的构景要素之一,其形体、影象、音响、色泽、甘苦、冷热、姿态等均是形成江河、海洋、溪涧、急流、飞暴、山泉、湖塘、冰帘、岩溶等最吸引游客、最为生动的水域景观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小敏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聚落形态,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城市不是自然要素及自然力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人类对城市空间功能的需求,构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然而,城市空间又不可能脱离自然空间独立存在,因此提出了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与自然空间保持和谐的要求,这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景观设计学》(【英】Robert.Holden/Jamie.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陆元昌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间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信得  张云彬  
对中日温泉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并深入分析日本温泉度假区的特色景观元素,同时从文化塑造、人性化营造、地形设计、景观小品设计、水体设计、植物配植等方面分析日本温泉度假区的景观营造手法以及可供借鉴的景观营造经验。在与目前中国温泉度假村的景观营造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温泉度假村的景观营造手法和路径,为我国温泉度假区建设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小蓓  
公众参与被视为乡村景观保护的重要而有效的渠道之一。日本公众参与乡村景观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以日本白川乡合掌村和越后妻有为例,提出合掌村是以当地社区居民为主导力量的内生驱动型保护模式,而越后妻有则是以外界力量介入为诱因的外力拉动型乡村景观保护模式。提炼总结了两者在公众参与乡村景观保护方面的经验,提出其对中国乡村景观保护的启示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琼英  全华  
文章基于近年来水域景观危机频发的背景,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水域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历程,归纳出4条可供今后借鉴的经验,即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状态;完善体制,禁止污染;健全法规,严格执法;科学治水,重视专家作用。对比国际经验,笔者逐条分析我国相关政策,发现一些权力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就留下许多"活口"(或称漏洞),为公权的寻租预留了空间。主管部门排污收费,治污赚钱的双重利益,导致水域景观环境的双重灾难,黑臭的程度加速恶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正国  王仰麟  张小飞  吴健生  
景观生态系统由多个层次水平的等级体系所组成,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中,其结构与功能具有不同的相互依存关系,区划的概念有助于整合景观的等级性并厘清复杂性。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生态区划、生态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等相关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景观生态区划应依循的原则、内容及区划等级系统,指出景观生态区划不仅强调景观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还必须综合景观单元的过程关联和功能统一性。同时以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为核心制定了开展景观生态区划需遵循的等级性、多尺度性、发生一致性、格局与功能依存性、功能协调性以及界线完整性等原则。在其指导下,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区划过程中涉及的方法论构建、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景观生态区划体系构建等研究内容。最后,通过比较了景观生态区划与自然区划、生态区划以及经济区划之间的异同,提出了不同尺度下景观生态区划理论的应用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陈爱莲  陈利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俞孔坚  姜芊孜  王志芳  李明翰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陂塘等小型半自然、人工水体正在大量消失。在综述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阐述了陂塘的相关定义、陂塘景观特征及其测度,指出陂塘景观是人们在农耕过程、土地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的水土资源,应对外部水环境的变化所形成的"水适应性景观"。陂塘景观具有雨洪滞蓄、旱涝调节、水质净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下,陂塘景观应对的问题不同,景观特征有所差异,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从农业时代的水利乡土景观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破坏,再走向生态自觉下的多功能生态景观;变化趋势也说明了陂塘景观在上述多种生态功能方面的重要潜力。陂塘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应当建立在对陂塘景观的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最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冬环  姚成旺  
根据系统景观美学原理,采用B IB-LCJ法对国内外49个城市滨河区景观进行审美测量,求得公众等4个群体分别对每一景观的审美态度-Z值。通过特尔菲专家问卷调查,确定影响城市滨河区景观美学质量的要素及类目,应用数量化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4个群体的理想景观模型。提出景观单要素以水体、堤岸等对景观的美景度影响作用突出;在要素的组合作用上,有些要素呈负相关,如植被与水体,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提升景观的美景度。从而为景观规划在选择最佳类目、合理进行要素组合设计以优化景观结构、提升景观美学质量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