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7)
2023(9133)
2022(7629)
2021(7167)
2020(5656)
2019(13163)
2018(12796)
2017(24414)
2016(12916)
2015(14787)
2014(14663)
2013(14766)
2012(14359)
2011(13502)
2010(13457)
2009(12442)
2008(12461)
2007(11068)
2006(10218)
2005(9811)
作者
(37497)
(31022)
(30971)
(29476)
(20020)
(14781)
(14245)
(12086)
(12070)
(11055)
(10952)
(10433)
(10097)
(10056)
(9943)
(9586)
(9355)
(9047)
(8866)
(8496)
(8075)
(7565)
(7476)
(7154)
(7131)
(6999)
(6927)
(6846)
(6318)
(6166)
学科
(63633)
经济(63565)
管理(27904)
(27731)
中国(24294)
(21721)
银行(21576)
方法(20900)
(20397)
(19135)
企业(19135)
数学(18650)
数学方法(18540)
地方(18270)
(17812)
(16966)
(15770)
金融(15770)
(14177)
贸易(14159)
(13776)
业经(13429)
农业(11553)
(11538)
(11170)
制度(11165)
地方经济(10375)
业务(10358)
(10255)
环境(10099)
机构
大学(187701)
学院(185442)
(89692)
经济(88113)
研究(76972)
中国(66791)
管理(64984)
理学(53431)
理学院(52713)
管理学(52122)
管理学院(51747)
(42633)
科学(41900)
(40349)
(39429)
研究所(35517)
中心(34237)
财经(31138)
(30986)
经济学(29711)
北京(28609)
(28506)
(28369)
(27278)
(26675)
经济学院(26646)
师范(26463)
(25389)
银行(24327)
农业(24120)
基金
项目(113754)
科学(90265)
研究(86912)
基金(83312)
(72183)
国家(71594)
科学基金(60088)
社会(57689)
社会科(54858)
社会科学(54849)
基金项目(42295)
(41055)
教育(38883)
(35848)
资助(35043)
自然(34743)
自然科(33944)
自然科学(33937)
编号(33588)
自然科学基金(33348)
(31122)
成果(28846)
(26905)
重点(26203)
发展(26056)
(25631)
中国(25167)
国家社会(25128)
课题(24743)
(23425)
期刊
(106186)
经济(106186)
研究(69257)
中国(45546)
(36584)
金融(36584)
(30461)
(27824)
管理(26387)
科学(25710)
学报(24912)
教育(22482)
农业(19948)
大学(19475)
经济研究(18191)
学学(17964)
财经(16143)
业经(15791)
技术(14880)
(14029)
问题(14020)
国际(13876)
(13753)
世界(13700)
(11588)
(9843)
论坛(9843)
现代(9335)
技术经济(9095)
经济问题(8803)
共检索到31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功  吴振东  许可  林进龙  
时间银行理念雏形诞生于日本,在日本落地生根迄今已有40余年。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公益式养老模式,是日本老年人从被抚养者到抚养者转变的尝试。1973年至今,日本时间银行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人口老龄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环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VLN和NALC两大机构为例,具体分析了日本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和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相较时间交换上的等价性层面的利益计算,日本时间银行更重视人际接触和情感价值,服务时间交换的制度设计强调爱与信任关系的构建。我国应积极开发老年健康人力资本,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完善非营利性组织法律法规体系,引入"经济人"思维同时兜住"道德人"底线,立足我国国情积极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信坤  盛九元  
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截至2015年5月,祖国大陆已有5家民营银行获准成立。大陆发展民营银行从机制设置到经营监管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民营银行,20多年来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大陆应积极借鉴台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大陆民营银行蓬勃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万芊  
日本商业银行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竞争力发展变迁过程可以概括为"基础竞争力培养→强势体制竞争力/弱势现实竞争力→强势综合竞争力→强势现实竞争力/弱势潜在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缺失→竞争力重构与补充→新的挑战"。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发展环境、国家行业政策、同业竞争激励、业务多元化与创新、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国际化策略、并购与重组、战略竞争力等。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多策并举,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冠玮  
在长达近30年的低利率环境中,在利差持续收窄而存款成本因“负利率政策”而上涨的背景下,日本的城市银行、区域银行各自都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这些经营转型经验值得正面临净息差降低、资产收益率下行等问题的我国银行业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家松  张志红  
本文阐述了日本碳税开征的背景,分析了日本碳税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碳税实施过程中的教训、经验及成效,并对我国的碳税开征提出建议: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认可度;征收范围覆盖生产和消费环节;采用附加税方式征收;税率宜采用低起点、分阶段递增方式;构建减免税与配套制度;碳税收入专用于环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雅丽  
大力发展固定收益业务是当前我国证券业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高盛、摩根士丹利为案例,分析美国投资银行在广义固定收益业务(即FICC业务)发展不同阶段所采取的经营策略和组织架构保障措施:在初期阶段,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实现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在发展阶段,通过引入量化交易和大规模做市,实现收入快速增长;在扩张阶段,通过高杠杆获得超高收益;在调整阶段,重新审视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保证业务持续发展;在各个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组织架构,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美国投资银行拓展FICC业务的做法对我国证券行业的启示是:可从整合非股权业务入手,适度运用财务杠杆,构建"大部制"组织架构,将固定收益业务打造成为其他业务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静  杨美金  
开放民营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进金融包容性增长。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从金融自由化之后的银行过度到激烈竞争之下的兼并收购,从生存岌岌可危到蜕变之后成为重要金融机构,其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防范关联授信风险、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我国在民营银行发展中,应设计特别监管、多级持牌制度;设置企业与银行间风险隔离,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尽快建立银行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泓  林宇  
2013年7月,金融"国十条"出台,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民营银行发展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但美国类似的机构——社区银行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为中国民营银行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成  裴平  
银行保险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寿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欧洲是公认的银行保险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但由于法律监管环境、银保合作模式、银保产品设计及营销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相对于德国和英国,银行保险的作用和地位更为显著。这些因素的分析对中国银行保险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针对中国银保市场上产品种类单一、手续费恶性竞争、营销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建议应从放宽法律环境、尝试股权合作模式、打造合理的薪酬制度、促进产品的转型和创新、建立合理的营销体系等方面加以改革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闻岳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互相融合,产生了银行保险这种新型的金融服务形式,其狭义的或最简单的形式是指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实现保险分销,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广义上则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洪波  汤莹玮  虞红丹  
国际协力银行是主要服务于日本企业"走出去"活动的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2011年5月实施的《株式会社国际协力银行法》规定,国际协力银行将于2012年4月脱离日本政策金融公库成为独立行政法人。国际协力银行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于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解植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曾经竞争力较强的商业银行也跌出了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银行榜单,这与之前日本经济和银行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调整步伐加快,增速放缓,银行业增长也相应减速,不良资产出现上升趋势,人民币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单边升值后出现双边波动。种种迹象使人产生疑问:中国银行业是否会重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正元  
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朱正元文章认为,美国投资银行作为美国金融体系中从事与证券有关的各种业务,提供较广泛的金融服务,并不断进行金融市场开发和创新的金融机构,其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膨胀、调整以及重新扩展阶段。给我们提供了如下借鉴及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彦力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教师专业化以“取之甚多、予之甚微”的日本古代文明中教师职业的产生为端始,经历了教师专业的确立、发展再到教师专业体系的逐步完善,整体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特点,总结其中的得失利弊,为我国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宁  
日本在教育发展中一直秉承实用主义原则,重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本职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产业导向期、内容与层次扩充期以及信息化发展影响时期。纵观日本职业教育百年发展历程,学校职业教育内部体系层次分明,衔接畅通;私立职业学校办学体制灵活,成效显著;企业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制已然建立。这些都为我国提供了良好借鉴。我国应该完善学校职业教育的层次体系,强化衔接机制建设;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构建并完善企业教育制度,以弥补学校职业教育制度的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