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
2023(887)
2022(677)
2021(692)
2020(498)
2019(1118)
2018(1069)
2017(1953)
2016(1137)
2015(1271)
2014(1252)
2013(1209)
2012(1017)
2011(974)
2010(905)
2009(878)
2008(845)
2007(723)
2006(689)
2005(677)
作者
(2980)
(2572)
(2456)
(2407)
(1549)
(1189)
(1177)
(998)
(937)
(840)
(832)
(775)
(774)
(767)
(758)
(752)
(749)
(730)
(725)
(641)
(619)
(613)
(579)
(577)
(571)
(568)
(526)
(526)
(520)
(507)
学科
(2651)
(2499)
企业(2499)
(2476)
经济(2471)
管理(2281)
(1385)
(1323)
体制(1208)
(998)
方法(996)
理论(923)
(905)
教育(874)
(850)
数学(788)
数学方法(756)
教学(749)
中国(717)
业经(656)
(620)
财务(620)
财务管理(620)
企业财务(602)
公司(580)
(563)
贸易(562)
(557)
(549)
(514)
机构
大学(16210)
学院(15366)
研究(6068)
(4643)
经济(4521)
管理(4352)
理学(3705)
理学院(3650)
管理学(3570)
管理学院(3537)
科学(3485)
中国(3477)
(3336)
(3224)
(3192)
师范(3174)
研究所(2953)
师范大学(2619)
(2471)
中心(2337)
(2314)
教育(2300)
北京(2221)
(2181)
(2143)
业大(1964)
农业(1937)
财经(1806)
(1744)
(1713)
基金
项目(9524)
研究(7154)
科学(7031)
基金(6429)
(5645)
国家(5587)
社会(4448)
科学基金(4392)
社会科(4180)
社会科学(4180)
教育(3721)
(3493)
基金项目(3188)
(3095)
成果(2876)
编号(2815)
资助(2583)
自然(2532)
自然科(2484)
自然科学(2484)
自然科学基金(2443)
(2267)
课题(2171)
重点(2124)
教育部(1982)
(1918)
(1917)
(1908)
大学(1899)
项目编号(1890)
期刊
(6618)
经济(6618)
研究(4614)
教育(3759)
学报(3653)
中国(3270)
(2750)
大学(2656)
科学(2548)
学学(2411)
管理(2206)
农业(2016)
(1918)
现代(1642)
(1417)
世界(1414)
(1342)
(1176)
论坛(1176)
日本(1171)
日本经济(1171)
图书(1100)
社会(1058)
财经(1046)
科技(949)
社会科(917)
社会科学(917)
(898)
金融(898)
业大(886)
共检索到25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江辉  
日本无赖派文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日本文坛,是该时期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其颓废堕落式的叙事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无赖派文学的特征,其独具个性的叙事伦理彰显了无赖派文学的张力,其犀利且鲜明的批评话语则映衬出无赖派文学的思想和理念。而叙事艺术、叙事伦理与批评话语的相互渗透和映衬建构了日本无赖派文学的有机整体和内涵,对二战后日本文学的转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朝霞  
"京派"作家萧乾的小说采取了自传性的叙事策略、复调诗学的叙事视角、客观节制的叙事态度,追求诗化诗意的叙事风格,呈现出叙事的多元化与综合性,表明了"京派"本身发展的多样性,这种叙事使得他的小说在文化与审美取向上与"京派小说"大异其趣,却同"五四"以来的"人生派"小说更为接近,在"为人生的艺术"思潮中呈现出另一种面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佚名  
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领导者可以灵活运用以下颇具艺术性的批评方式:一是暗示式。如领导发现某位员工迟到了,就指着对方的手表问道:"帮我看一下现在几点了?"这就是典型的暗示式批评。二是模糊式。如在员工大会,领导者为了整顿劳动纪律,便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单位的纪律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同志表现较差,有的迟到早退,有的上班聊天……"这里就用了不少模糊语言。如"个别"、"有的",等等。这样既照顾了一些人的面子,又指出了问题所在。三是说服式。领导者在批评别人时,应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要考虑对方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晓梅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异的存在,他的代表作《桥》通过玄妙的构思、跳跃的语言、浓缩的意象,构成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合一的诗意画面,极具意境美。废名的《桥》颇具图像叙事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为时间的空间化、空间的时间化和语言的场景化。文章从图像叙事的角度出发,结合《桥》进行阐述,分析文本背后的图像叙事的表达形式,以窥探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炳范  
二战后 ,日本文坛出现一批对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批判反省的文学派别 ,但由于这种批判缺乏深刻性 ,反省缺少自责性 ,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理念基础的不坚实。“无赖派”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念基础上出现一个对未来表现出迷惘的派别。这一派别的作家是以自虐的态度来表现二战后日本战败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景象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政治、道德、伦理、思维意识等社会观念 ,也反映了日本战后文学战争认知理念的迷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虹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宋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诠释了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过程。“雅”指词、文、诗等上层文人文学,“俗”指戏曲、小说等流传于社会下层的文学作品。宋代文学作品的富集为我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帮助和借鉴,由此衍生的文学批评研究开辟了宋代文学研究新视角。宋代文学批评是研究宋代文学内涵的重要途径,以往研究中关于批评话语特色的研究较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潘淑闲主编的《宋代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研究》从象喻角度出发,对话语特色进行系统化审视,为宋代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蒋承勇  杨奇  
在亨利·詹姆斯看来,维多利亚时期的许多小说都缺少艺术性,所以他主张小说必须要“艺术化”。他渴望像提香之于绘画那样,也将小说“戏剧化”“经济化”,乃至变为“比自然更逼真的艺术”。当然,不论詹姆斯的艺术观是多么的纯粹,他仍旧坚守小说对于社会生活、“道德智慧”的干预事业,因而他极其抵触唯美主义者或形式主义者的过激论说。“叙事幽默”作为协调内容与形式、道德与艺术的主要写作方法,被詹姆斯广泛地运用到小说批评和创作实践中。然则,这里的“幽默”不再是常识意义下的“非叙事性”修辞手法,而是着眼于小说谋篇布局、优化叙事机制、行求宏大结构和“幽默性逆转”的“二级叙事意向”。他的目的是要通过“叙事”与“幽默”的复合达成实在的通约性,以求得共谋“意识中心”的爆炸性效应,并且凭借“幽默式同情”,介入到小说的“图式化观相层”,来确保“施为性”的行之有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长健  
作为国内抽水蓄能最大的专业化公司,自成立以来,新源公司快速发展,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蓄能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门户网站新闻为主体的新源新闻事业同步发展,新闻受众涵盖了7000余新源系统员工以及国网系统员工与社会公众。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在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展示广大员工奋发有为精神风貌、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发挥出较好作用,向社会公众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岱  叶健  
文学传记是指以文学家为传主的传记类型,它既要真实叙述传主的一生,更离不开对其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在传主的作品及其心灵世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作为著名传记作家的莫洛亚,在其文学传记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批评倾向:他认为一个作家不仅是普通的生活者,还是伟大的创作者,所以在为作家作传时不能忽视这种双重身份。此外,作家的生活经历不能完全代表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但可以从作家的作品中观察其生活。一直以来,对莫洛亚传记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叙事的真实性和文学性,而忽略了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入地来看,莫洛亚传记作品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育荣   沈昭林  
道南学派是程朱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朱熹编纂《二程外书》率先使用“吾道南矣”对杨时进行刻画,在程朱理学权威确立后,形成杨时传罗从彦,再传李侗,终传朱熹的典范叙事。道南话语最初作为朱熹对学术师承的追溯,是其建构出的道统之传;程朱后学秉持朱子学立场,以认可道南学派对道统的传承为前提,将学术师承转化为道统谱系,赋予其卫道护统意义。伴随士人民间化的扩展与儒学道统之争的激化,道南学派也被学者缔造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从承洛启闽的学术桥梁演变为闽学开山。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秀芬  
麦卡锡在他的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路》里采用了创伤叙事艺术。大量的闪回、梦境与延宕手法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逻辑叙事时间,使小说呈现出碎片化叙事的特点。这些创伤叙事技巧同时也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晓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运用比喻手法进行理论阐说和作品分析,创造了文辞与思理并赡的比喻式批评话语。他以自然、人体、事理等为喻,使原本抽象的文学理论通过具体的意象得以阐明;语言表达尚引经稽古,奇崛秀拔而又不失自然切至;行文结构主要有总分、分总、并列和对比四种形式,以增强批评话语的表现力。《文心雕龙》的比喻式批评话语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多样化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彦  王枬  
教育叙事的兴起使叙事从文学世界走向了教育视野,教育叙事就是通过对人身上这种"能感觉到的东西"的深描、挖掘,通过对人内心深处的体验的描述,让这种"能感觉到的东西"自己站出来说话,即"让事实本身来说话"。本文即从谁在叙事、如何叙事、所叙何事三个难度对教育叙事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瑛  
与西方的以时间为中心不同,中国叙事传统呈现出鲜明的空间逻辑特性。独特的画图和读图的视觉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传统叙事文本呈现方式和批评方式的空间逻辑特点;中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叙事特性的空间发现以及对中国古代空间诗学的建构,已经昭示出空间之于中国叙事学的建构性力量;空间叙事诗学的确立,为中国叙事学的空间逻辑提供了佐证和理论支持。这些事实显示一种与西方叙事学以时间为逻辑基点迥然不同的中国叙事学的构型:从承认时间逻辑存在的前提下,空间叙事,可能是建构中国叙事学的一个重要逻辑基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佳慧  
当前世界进入信息传播多元、话语重构的"后全球化时代",图书馆角色的重新定位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叙事研究是图书馆行业发展新的生长点,研究前景广阔。文章基于叙事转向理论,从图书馆叙事与企业叙事的同等逻辑,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文献,分析得出图书馆叙事研究的三个维度,探讨图书馆叙事与图书馆角色、图书馆营销的关系,阐明图书馆叙事的核心内涵与外延发展,提出图书馆叙事对图书馆角色的新要求为“叙事素养与能力培育者、专业叙事资源建设者、叙事主题索引创建者、叙事营销服务创新者”,并通过梳理叙事模型SB7框架的核心问题,初步建构图书馆叙事思维地图,指出图书馆叙事营销需立足于吸引“用户注意”,以用户为叙事主角,创新思维并调整策略: 从宣传思维走向故事思维;消除叙事空隙,提升从业者忠诚度;实施战略性营销,提升图书馆的软实力;将营销对象从推广信息转向吸引“用户注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