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7)
2023(6459)
2022(5414)
2021(4757)
2020(3873)
2019(8813)
2018(8505)
2017(16890)
2016(8836)
2015(9795)
2014(10060)
2013(9883)
2012(9559)
2011(9026)
2010(9628)
2009(9007)
2008(8631)
2007(7985)
2006(7589)
2005(7066)
作者
(25854)
(21739)
(21682)
(20809)
(14199)
(10109)
(9910)
(8293)
(8250)
(7969)
(7601)
(7257)
(7071)
(6991)
(6948)
(6723)
(6538)
(6254)
(6220)
(5942)
(5714)
(5289)
(5235)
(5095)
(5059)
(5000)
(4631)
(4562)
(4413)
(4246)
学科
(60961)
经济(60927)
管理(26265)
(21896)
(17132)
企业(17132)
地方(17132)
方法(16114)
数学(14404)
数学方法(14236)
中国(12890)
地方经济(12399)
(11782)
业经(10641)
(9700)
(9531)
(9206)
(8577)
农业(7810)
(7691)
贸易(7685)
环境(7650)
及其(7479)
(7384)
(7346)
金融(7345)
经济学(7145)
(7057)
银行(7052)
(6889)
机构
学院(137478)
大学(135360)
(71927)
经济(70570)
研究(52181)
管理(50848)
理学(42447)
理学院(42008)
管理学(41473)
管理学院(41196)
中国(39798)
(32033)
(27530)
科学(27268)
(26077)
财经(24343)
经济学(23284)
研究所(23117)
中心(22730)
(22119)
(21936)
经济学院(20445)
(18449)
北京(17994)
(17753)
师范(17646)
(17638)
财经大学(17604)
(17093)
科学院(15278)
基金
项目(80129)
科学(63766)
研究(62247)
基金(58013)
(48788)
国家(48372)
科学基金(41659)
社会(41525)
社会科(39448)
社会科学(39440)
(30706)
基金项目(28941)
教育(27893)
(25184)
编号(24899)
资助(24811)
自然(24141)
自然科(23560)
自然科学(23555)
自然科学基金(23123)
成果(21275)
(19352)
课题(18225)
(18136)
重点(17993)
国家社会(17277)
发展(16674)
(16423)
(16106)
教育部(15987)
期刊
(92530)
经济(92530)
研究(49643)
中国(27256)
(23071)
管理(21878)
(16987)
(16866)
金融(16866)
经济研究(15941)
科学(15494)
学报(14248)
技术(13590)
财经(13018)
教育(12878)
业经(12667)
大学(11676)
农业(11424)
(11414)
问题(11231)
学学(11078)
(9430)
技术经济(8853)
世界(8822)
国际(8643)
统计(7871)
现代(7607)
经济问题(7275)
经济管理(7027)
(6951)
共检索到228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海河  
2016年8月2日,日本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总额达28.1万亿日元的新经济对策,其中投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10.7万亿日元,支援中小及微型企业资金10.9万亿日元,对幼师、老年护理等行业支援3.5万亿日元。单看表面数字确实很有魄力,但分析其具体内容却虚多实少。首先,新经济对策的内容形象大干货少。虽然经济对策的数额很大,但真正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仅有7.5万亿日元,此外加快基础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平  
1988年11月至1990年2月,岩波书店陆续出版了由梅树又次、新保博、速水融、西川俊作等撰著编辑的8卷本《日本经济史》,可以说这是日本数量经济史亦即新经济史学已经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8卷本虽冠以“日本经济史”的书名,但并不是一部日本经济通史,它考察的仅仅是日本近世以来迄止当代不到四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经济史学在日本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史、价格史和经济增长研究这三个领域可利用的数量数据相对丰富,部分经济史学家首先开始在这三个领域尝试“从数量上接近”经济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宝山  
本文从五个方面(5M)提出对新经济的新规律及企业制定相应对策的粗浅见解。 1.摩尔定律(More Law)——建立主动出击机制 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Gorden More)曾预言计算机芯片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半数下降,这就是有名的摩尔定律。30多年来,从286到奔腾,计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宝山  
中国企业要迎接新经济的挑战,必须提高“理论思考”的水平。文章把新经济的新规则归纳为五个:摩尔梅特定律卡夫法则、马太效应法则、边际标准法则、互动整合法则,并根据新规律提出了企业相应的改“制”与改“治”并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谢永清  
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给整个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税务部门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从知识型税务管理、数字化管理及人本管理等三个方面采取对策 ,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琦  林芳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地处东南沿海,是著名船政文化的发源地和我国近代海军的摇篮,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马尾已成为全国首个涵盖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高科技园区等多区叠加的重点开放区域,区内经济正借助"三个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娅玮  
以高新技术产品为核心的新经济正在影响着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与发展。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与一般货物贸易对象不同的特点,因此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对各国国际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各国贸易政策也影响着贸易条件。本文在分析论述了新经济对贸易的影响之外,还提出了我国应在新经济时期采取的贸易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群  王寒菊  
“新经济”一词,主要是依据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近十年的持续发展的新特点及态势而提出的。所谓“新经济”是指以信息革命和新一轮科技创新为生长点、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为背景、以全球化大市场的拓展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新经济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在新经济中,支持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不再是资本和劳动,而是知识和创新;新经济的效率作用取决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整个经济和社会范围的传播。新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技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子文  
近年来,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经济形态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稳定国民经济增长、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我国市场监管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新经济监管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监管体制与新经济特点相冲突、监管法规标准相对滞后、监管方式手段创新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推动我国新经济健康发展,应把握底线原则,主动适变求新,破除体制藩篱,着力营造适宜新经济创新发展的监管生态,构建多元监管治理体系,创新发展"大数据+监管"模式,加强新经济统计研究和监管人才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晶  于丹阳  
近年来,以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网络物流等形态为代表的新经济在交通运输行业蓬勃发展,成为交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劲动力,但与新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统计标准与统计方法存在缺失,行业监管落后于业态模式创新速度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文章基于拓宽交通运输行业新经济相关分类理论界定、完善统计监测方法和跟踪手段等视角,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与特征,提出了分类标准和统计测度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尹举  
新经济是近二三十年来 ,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创新思想与资本的高度结合 ,结合后的创新思想有资本化的趋势及资本有社会化的趋向 ,企业内的组织关系逐渐转化为经济关系并市场化 ,财富形态多元化并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培育新经济必须要有明确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有正确的科技产业政策和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一、在结构、组织、体制、 运行上具有特点的经济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五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先平  
本文论述了新经济的特点:知识是最基本的要素,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向,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新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异同;指出新经济没有改变经济规律;新经济的实质是收益递增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