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7)
2023(3408)
2022(2552)
2021(2268)
2020(1888)
2019(4364)
2018(4330)
2017(7884)
2016(4716)
2015(5273)
2014(5300)
2013(4994)
2012(4474)
2011(4060)
2010(3916)
2009(3483)
2008(3368)
2007(3027)
2006(2639)
2005(2315)
作者
(13455)
(11228)
(11106)
(10701)
(6937)
(5598)
(5253)
(4606)
(4182)
(3941)
(3936)
(3858)
(3613)
(3563)
(3509)
(3465)
(3348)
(3339)
(3274)
(3128)
(2980)
(2843)
(2764)
(2621)
(2595)
(2515)
(2485)
(2477)
(2312)
(2311)
学科
(16010)
经济(16000)
管理(9798)
(8938)
(7827)
企业(7827)
方法(6745)
数学(6082)
数学方法(5932)
(4710)
业经(4237)
中国(3853)
地方(3776)
(3647)
(3379)
环境(3149)
(2914)
(2912)
税收(2726)
(2693)
(2520)
农业(2505)
产业(2501)
理论(2380)
(2338)
生态(2237)
资源(2236)
技术(2216)
(2130)
财务(2125)
机构
大学(61754)
学院(61250)
研究(24566)
管理(21322)
(20487)
经济(19879)
理学(18244)
理学院(17953)
管理学(17479)
管理学院(17366)
科学(17084)
中国(16619)
(13821)
(13069)
(12594)
师范(12511)
研究所(12266)
中心(10997)
(10909)
师范大学(10216)
(9676)
(9627)
业大(9618)
教育(9555)
(9080)
北京(8861)
农业(8555)
技术(7805)
研究院(7739)
(7521)
基金
项目(44522)
科学(35259)
研究(32576)
基金(30392)
(27276)
国家(27046)
科学基金(22448)
社会(18984)
(18571)
社会科(17978)
社会科学(17968)
(16630)
教育(16304)
基金项目(16096)
自然(14862)
自然科(14485)
自然科学(14481)
自然科学基金(14167)
编号(13334)
资助(12003)
重点(11208)
成果(11162)
课题(10740)
(10491)
(9841)
计划(8989)
(8911)
科研(8851)
创新(8395)
规划(8373)
期刊
(22413)
经济(22413)
研究(18290)
中国(13823)
教育(13732)
学报(10081)
科学(9934)
(8769)
大学(7190)
管理(6679)
学学(6610)
(6469)
农业(6332)
技术(5862)
资源(4859)
(4433)
(3510)
金融(3510)
统计(3495)
现代(3423)
(3400)
业经(3282)
职业(3267)
经济研究(3259)
科技(3253)
(3221)
决策(3099)
(2941)
论坛(2941)
技术经济(2922)
共检索到90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昱辉  
在错综复杂的教育与社会形势下,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教师评价的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活力。新教师评价以合目的性、公平公正性、客观性、透明性和满意性为基本原则,重视自主申报、目标管理、业绩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是对日本教师传统工作评定的重要转型。目标管理禁锢教育目标、评价主体专业能力不足、第三方评价机构缺位、绩效主义的功利化倾向则是这次日本教师评价转型的主要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璨婧  马吟秋  
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日本国立大学形成了自我评价与第三者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动态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设定、评价活动实施等方面有其鲜明特征。以此为借鉴,完善中国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应明确评价的价值导向,着力做好制度建设,优化评价结果的指导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红  申继亮  
研究发现 ,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背景特征有 :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职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班级学生人数、课程的负担和课程的深度 ,这六项特征能解释 2 5 .8%的学生评价结果的变异。可见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只能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参考 ,高校在利用学生评价结果进行教师的人事决策时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子元久  徐国兴  
本文结合历史发展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基于大规模调查,定量分析日本大学教师文化(信念和行为)的独特性以及21世纪的主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和德国同行,日本大学教师在信念和行为上存在明显的"重研轻教"倾向、特别是本科教学遭到忽视,该特征的形成与日本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独特性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种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日本政府、高校组织和大学教师个体也逐渐开始强调和重视本科教学。但从整体而言,大学教师信念与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固然重要,却还面临多层次的客观难题,绝非瞬时而轻易可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连海  
日本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世界教师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封闭型与开放型培养体制并存;教师任用法制化与教师职后培养多元化并存;教师管理的严格性与高地位并存;个性培养与公共精神并存。通过对日本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标准指标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正是日本对教师职业性质的准确定位和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为日本教育跻身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凯捷  刘枫  
本文从作为日本经济异常突出的现象的产业经济出发,探讨一下日本经济中存在的产业问题,及其今后面临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对于与之同处于亚洲地区且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有着许多类似特点的亚洲国家包括我们中国经济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玉来  
近年来,日本制造业呈现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全球化经营"不断深化;三是企业转型加速,特别是"制造业服务化"新趋势日益明显。此外,日本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之痛,2017年一系列造假丑闻就是其重要体现。总之,日本制造业虽然遭受转型之痛但并未陷入竞争力大幅衰退的境地,部分企业的创新与转型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宁宁  
随着工业化的加深,中国农业面临一系列困境,农业转型迫在眉睫。日本虽然也面临人多地少的先天不足,但其农业发展却走出了独特的道路。本文对日本农业转型的原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农业转型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毛慧芳  付八军  
不同的大学教师具有不同的心智模式与职业性向,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动机,在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存在差异。对于大学教师个体来说,要有意识地选择差异性发展;对于高校组织来说,要积极探索差异性教师评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昱辉  
通过分析2005~2014年间日本五种权威教育期刊发现:专业发展成为新时期教师研究的核心主题,探究教师成长路径则是专业发展研究的首要目标。随着近年来学校教育问题增多,传统教师教育机构和模式陷入信任危机。以私立大学、教职大学院、教师塾、民间教育团体为代表的新势力登场,倒逼传统机构和模式调整重组,日本显现以高质量、多样化、重实践、自主型为特征的教师专业发展新动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静  生云龙  杨长青  徐绍莉  
教师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一直是高校师资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这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作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发展实践,通过系统的分析梳理,提出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深入研究制定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当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职业化的时候,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同时游离于行政与学术的二维场域。身处行政场域与学术场域的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在评价语境、评价主体、评价逻辑、评价制度、评价性质、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当前,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的学术场域特征日渐式微,行政场域特征强势主导。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应符合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的价值标准,即符合学术职业的根本特征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构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需要明晰学术职业的基本特性,强化学术场域的自主性;尊重知识生产的客观规律,弱化行政场域的控制性;突出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校教师聘用评价机制是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激发教师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的强有力保障。张凤贤在《黑龙江高等教育》2009年第10期将美国教师聘用评价机制概括为六个方面:(1)学校享有高度自主权,具有管理的自主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函颖  
非正式规则是组织决策中与正式规则同存的非文本"组织文化"。佐治亚大学教师晋升评价的非正式规则包括同事关系;行政管理者、学术权威等关键人物的倾向;晋升评价委员会、学术管理机构等校内组织间的博弈;政府、专业组织等校外机构的间接影响;种族、性别、美国南方文化等意识形态的潜在作用。这些非正式规则呈现出以下特征:边界模糊的开放系统;以个体与组织为核心要素,以情感与利益为驱动;非正式规则本身的可塑性与稳定性;非正式规则结构的层级性;非正式规则作用方式的弥散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怡  
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体制和绩效考评方式上缺少自身的特色,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可以探讨其绩效特征:在绩效行为上表现为不可视性、多样性及非结构性;在绩效结果上表现为具体性、专业性、团队性和长周期性的特征。以此为基础,确定绩效评价模式的4W要素,建立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特征的绩效评价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