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1)
2023(7831)
2022(6396)
2021(5931)
2020(4991)
2019(11045)
2018(10456)
2017(20580)
2016(10666)
2015(11636)
2014(11016)
2013(10763)
2012(9907)
2011(8688)
2010(9186)
2009(9260)
2008(8476)
2007(8127)
2006(7207)
2005(6775)
作者
(28112)
(23210)
(22761)
(21868)
(14405)
(10849)
(10489)
(9031)
(8637)
(8403)
(8051)
(7839)
(7392)
(7275)
(7257)
(7198)
(6861)
(6812)
(6737)
(6177)
(5896)
(5805)
(5379)
(5292)
(5228)
(5214)
(5204)
(5136)
(4693)
(4615)
学科
(35545)
经济(35518)
管理(34792)
(33841)
银行(33694)
(32240)
(32119)
(30173)
金融(30173)
(28848)
企业(28848)
(19532)
中国(18657)
(15121)
方法(13914)
(12150)
制度(12147)
数学(12142)
业务(12077)
数学方法(12018)
技术(11962)
中国金融(11795)
银行制(10397)
业经(9844)
地方(9724)
技术管理(9297)
(8957)
财务(8940)
财务管理(8918)
(8692)
机构
大学(135689)
学院(135100)
(60788)
经济(59425)
管理(51750)
中国(51369)
研究(44909)
理学(42480)
理学院(42111)
管理学(41646)
管理学院(41369)
(34166)
(33223)
银行(31962)
(29853)
(27697)
财经(25671)
中心(25263)
(23729)
(23308)
金融(23284)
科学(22666)
(22266)
(21676)
(21620)
人民(20880)
经济学(20612)
财经大学(19395)
(19099)
研究所(19097)
基金
项目(83816)
科学(65931)
研究(64114)
基金(61119)
(52101)
国家(51655)
科学基金(44611)
社会(42484)
社会科(40643)
社会科学(40630)
(32822)
基金项目(31520)
教育(27893)
(26784)
自然(26114)
自然科(25559)
自然科学(25550)
自然科学基金(25108)
资助(24672)
编号(24568)
(21220)
成果(20672)
创新(20152)
重点(18874)
(18603)
(18586)
国家社会(18342)
(17774)
(17445)
课题(17356)
期刊
(66727)
经济(66727)
(50891)
金融(50891)
研究(49549)
中国(31569)
(28344)
管理(20791)
(20157)
学报(17365)
科学(16100)
大学(14044)
财经(13697)
学学(13373)
教育(11849)
(11550)
经济研究(10619)
技术(10609)
农业(10312)
理论(9086)
业经(8922)
实践(8285)
(8285)
国际(7969)
农村(7872)
(7872)
问题(7770)
中国金融(7502)
现代(7287)
(7064)
共检索到235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建邦  
众所周知,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产生于1985年至1990年日本经济产生泡沫以及90年代初期泡沫破裂的过程中。根据1998年3月份日本全国银行自报数字所作的估计,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总额高达90兆日元(约合8000亿美元)。庞大的不良债权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更生  周长勇  
国外银行化解巨额不良资产的措施借鉴张更生周长勇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经济由落后到发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特定的原因,都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形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由于金融风险与大量不良资产的化解涉及到政府、银行和居民等多个主体,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因而,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敏  
不良贷款是关系银行体系稳定性与否的关键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国外同业的压力 ,压缩不良贷款比例、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风险 ,我们必须得把问题认识得清楚一些 ,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兴国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监管的难点□郑兴国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贷款、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已占贷款总资产的相当比例。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已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监管不良贷款以促进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无疑是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一大课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娆  庞志  张曦如  
利用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干预、金融抑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政府直接干预会促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政府直接干预可以起到削弱金融抑制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负面影响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方面,政府要帮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服务意识,协调好直接经济干预和金融干预的平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志元  孙莹  
受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9个季度增加,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不良贷款的成因宏观方面看是"三期叠加"的结果,微观层面看是银行信贷管理失范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粉饰"资产质量的现象,由此导致新增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不良贷款历史存量转化而来。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存量贷款中的隐性不良贷款入手解决增量不良贷款。解决方法有两种,即,剥离存量隐性不良贷款与自我消化存量隐性不良贷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  
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应该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天新  
近年来,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高于规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又会增加财政风险,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发生严重金融风险,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大力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的多种方式,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志元  孙莹  
受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9个季度增加,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不良贷款的成因宏观方面看是"三期叠加"的结果,微观层面看是银行信贷管理失范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粉饰"资产质量的现象,由此导致新增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不良贷款历史存量转化而来。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存量贷款中的隐性不良贷款入手解决增量不良贷款。解决方法有两种,即,剥离存量隐性不良贷款与自我消化存量隐性不良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