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0)
2023(10955)
2022(9335)
2021(8331)
2020(7046)
2019(15691)
2018(15820)
2017(29569)
2016(16351)
2015(18586)
2014(19195)
2013(18470)
2012(17351)
2011(16059)
2010(16481)
2009(15632)
2008(15146)
2007(14208)
2006(12751)
2005(11905)
作者
(47752)
(39831)
(39795)
(38089)
(25341)
(18729)
(18218)
(15550)
(15026)
(14610)
(13762)
(13262)
(13247)
(12833)
(12685)
(12084)
(11797)
(11605)
(11552)
(11232)
(10406)
(9809)
(9751)
(9312)
(8923)
(8888)
(8817)
(8796)
(8076)
(7892)
学科
(81894)
经济(81782)
管理(54952)
(43176)
(37486)
企业(37486)
方法(25252)
(21714)
数学(21110)
数学方法(20933)
地方(20026)
中国(19759)
(18727)
业经(16968)
(16722)
(16443)
(14567)
地方经济(13277)
理论(12550)
(12385)
(12360)
银行(12359)
金融(12353)
(11847)
环境(11688)
(11530)
财务(11490)
财务管理(11448)
企业财务(10833)
农业(10711)
机构
学院(240947)
大学(240228)
(104790)
经济(102437)
管理(85953)
研究(84642)
理学(72075)
理学院(71245)
管理学(70068)
管理学院(69612)
中国(64802)
(53637)
(50547)
科学(47850)
(43212)
财经(40551)
(39535)
研究所(38110)
中心(37773)
(36404)
(35019)
经济学(33616)
北京(32173)
(31384)
师范(31056)
(30914)
业大(30561)
(30466)
经济学院(29737)
财经大学(29529)
基金
项目(146903)
科学(114951)
研究(112029)
基金(104729)
(89790)
国家(88993)
科学基金(75742)
社会(72039)
社会科(68088)
社会科学(68075)
(58065)
基金项目(54169)
教育(52235)
(47570)
编号(45766)
自然(45421)
自然科(44302)
自然科学(44290)
自然科学基金(43505)
资助(42926)
成果(39621)
课题(33700)
重点(33408)
(32872)
(32155)
(32149)
(30265)
国家社会(29764)
(29537)
教育部(28745)
期刊
(133463)
经济(133463)
研究(79985)
中国(55513)
(45050)
管理(36008)
学报(34603)
(33033)
科学(31652)
教育(30206)
大学(27069)
学学(25385)
(24266)
金融(24266)
技术(22588)
财经(21720)
经济研究(21685)
农业(21434)
业经(19251)
(18858)
问题(16316)
(12540)
技术经济(12428)
世界(12024)
现代(11524)
(11127)
论坛(11127)
国际(10959)
(10915)
商业(10911)
共检索到389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续建宜  
战后,日本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日本政府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作一粗浅的考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证。 一、国家行政机关的调控职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维明  
日本政府导向型的经济体制曾经创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亚洲奇迹,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日本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疲劳”正在显现,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复苏,这一现象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云荣  宋振全  
在我国,市场因素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补充"到"并行",从"基础作用"到"决定地位"的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暗含的是计划调节,而不是计划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应减少行政因素,破除壁垒,释放市场活力;借助大数据,提升企业和政府的计划能力;内修外制提升主体道德水平,为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提供双重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这既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也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所证实,更是后改革时代化解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后改革时代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体思路是健全和完善"政府—中介组织—企业"这样一个组织架构,其关键是依托中介组织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进而通过规范政府行为、发展中介组织和促进企业发展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一,政府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不违反价值规律,不违反供求规律,不违反竞争规律。第二,要改革审批制,减少审批事项,必要时改审批制为核准制或备案制。第三,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照《宪法》和《物权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使之同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汉超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格局。从现实效果上来看,当前我国政府与市场有朝着"强政府和强市场"发展的趋势。政府与市场的"双强"趋势继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能范围,并让其职能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云荣  宋振全  
在我国,市场因素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补充"到"并行",从"基础作用"到"决定地位"的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暗含的是计划调节,而不是计划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应减少行政因素,破除壁垒,释放市场活力;借助大数据,提升企业和政府的计划能力;内修外制提升主体道德水平,为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提供双重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生全  谢卫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中的关键问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具有怎样的职能,以及为实现这一职能而应该拥有的调控手段和调控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美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充分体现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有机结合的分权型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基本上由市场导向,政府主要在宏观上依靠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和手段进行必要的间接调控,并通过各种立法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笔者认为,在如何解决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有机结合这个重大问题上,美国的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转轨效率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基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20多年来的近10%的年均增长率,这在所有转轨国家中是罕见的,在当今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情况下更是一枝独秀。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可以称之为一个经济学之谜。概括起来讲,我对此的研究,是沿着三条线索展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国家界定政府职能的市场失灵法、政府失灵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和社会因素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考察了西方国家对政府一般经济职能和特殊经济职能的界定;这些考察对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道广  何淑媛  
我国改革之前的农业管理体制集中地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要求。它以排斥市场,否定商品,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本持征。而经过改革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体制,则不仅要承认商品,要全面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而且在资源配置上要以市场为基础。两种体制的重大差异客观上决定了政府管理农业再生产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曹勇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期。在这个时期,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系统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确切地说,中国现今的市场体制尚处于功能不完全状态,但正是在这种功能不充分的体制下,中国经济竟能保持十几年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键  
日本政府干预是日本经济得以高增长的重要保障。日本历届政府根据本国特殊国情、本民族特殊性等,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各类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对经济发展的趋向和产业结构,加以调控、引导。对日本政府干预机制的形成和内在机理做一深入细致的剖析,有助于对日本经济高增长的动力源泉做出深层次的解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茉莉  胡长青  
以渐进转换方式作为基本思路,逐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表明,至少在今后30年里,我国经济体制将处于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以分散决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将发生重大的转换或重构。与市场经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