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0)
2023(14439)
2022(12396)
2021(11334)
2020(9492)
2019(21649)
2018(21314)
2017(40661)
2016(22079)
2015(24781)
2014(24764)
2013(24557)
2012(23490)
2011(21483)
2010(22056)
2009(20481)
2008(20456)
2007(18953)
2006(16909)
2005(15369)
作者
(65138)
(54659)
(54521)
(51757)
(35077)
(26130)
(24842)
(21184)
(20552)
(19807)
(18630)
(18263)
(17645)
(17506)
(17081)
(17016)
(16519)
(16213)
(15867)
(15806)
(13790)
(13693)
(13323)
(12531)
(12488)
(12433)
(12197)
(12094)
(11152)
(10998)
学科
(96157)
经济(96075)
(67740)
管理(66511)
(54238)
企业(54238)
方法(36769)
数学(31653)
数学方法(31290)
中国(29583)
(29240)
地方(25470)
技术(23686)
(22708)
业经(22418)
农业(19707)
(18798)
贸易(18782)
(18664)
(18457)
(18175)
(17325)
银行(17285)
(16695)
(16626)
金融(16624)
(15092)
技术管理(14657)
理论(14636)
环境(14450)
机构
学院(321065)
大学(317921)
(136310)
经济(133326)
管理(122440)
研究(114820)
理学(103483)
理学院(102303)
管理学(100676)
管理学院(100031)
中国(87736)
科学(68798)
(68414)
(62620)
(59358)
(55740)
研究所(53328)
中心(52687)
(52348)
财经(47928)
业大(46139)
北京(43970)
(43697)
农业(43466)
师范(43286)
(43269)
(41618)
(41123)
经济学(40900)
经济学院(36710)
基金
项目(203627)
科学(160281)
研究(152764)
基金(144049)
(124800)
国家(123665)
科学基金(105550)
社会(95877)
社会科(90920)
社会科学(90897)
(82751)
基金项目(75644)
教育(70568)
(68809)
自然(66228)
自然科(64707)
自然科学(64689)
自然科学基金(63532)
编号(62935)
资助(58769)
成果(52042)
(49391)
(47061)
重点(46193)
课题(45249)
(44807)
创新(43228)
发展(40043)
(39378)
国家社会(38691)
期刊
(160351)
经济(160351)
研究(100025)
中国(72778)
(52290)
管理(48064)
(47864)
学报(46257)
科学(44736)
教育(41756)
农业(35597)
(35307)
金融(35307)
大学(35022)
学学(32604)
技术(31981)
业经(27382)
经济研究(25397)
财经(23473)
问题(20499)
(20305)
(19961)
技术经济(18660)
科技(17244)
(17166)
(16040)
论坛(16040)
图书(15908)
商业(15553)
现代(15357)
共检索到507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智瑞芝  袁瑞娟  肖秀丽  
技术创新实力是一国竞争力高低的核心体现。日本在追赶欧美的过程中,依靠"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然而,日本却在完成追赶后陷入了"追赶锁定效应"中。日本政府为走出经济低迷,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其技术创新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特征。本文总结了日本技术创新战略的演变,对近年来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日本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活跃;基础研究偏薄弱;传统制造业中运输机械器具行业"一枝独秀";高技术领域倾向于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等行业;产学合作中国立大学和大企业发挥主导作用;风险资本发展落后,创新环境有待改善。本文亦从法律、科技、开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磊  蒋菲  
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对技术创新与物流业水平的综合值进行测算,通过构建一般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驱动物流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09-2020年我国技术创新与物流业高质量水平整体上都在不断提升,两者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静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物流业发展;动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对物流业的积极作用表现出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并存,同时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长期积极作用相对更大。另外,经济水平、人口规模也是驱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而财政支出对物流业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晔枫  郭霞  
伴随对技术创新的深入研究,许多与之直接相关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比如,技术创新与"总经济价值"的关系问题;"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冲突问题;技术进步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和性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才能有助于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佳  孙济庆  
专利制度的发展使其作用不仅涉及法律、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而且可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提出一种专利分析方法——延伸分析法及其模型,围绕核心专利进行分类延伸分析,并结合引文分析方法,描述了技术的现状与可拓展的技术方向,并以纳米压印技术为例介绍了应用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各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一一对应。(3)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且影响效果显著,即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各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一一对应。(3)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且影响效果显著,即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明  
如果说,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消耗的扩大外延再生产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上来,是战略选择的重大进步的话,那么,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则更应该由强调增加科技投入的外延发展转向提高技术应用的效率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这就是推行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根本目的。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它是一种使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加速技术应用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与效益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的一体两面,手段是市场调节与政策控制的有机结合,途径是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都沁军  
分析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着重探讨了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及其运用条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张敏新  
文章分析了林业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的背景、面临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了林业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机制;提出了林业产业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框架模型。针对典型的制浆造纸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措施及成本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构建了林业产业相关气候环境政策的历史演进图。林业产业的低碳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据一定的社会技术模型,融合企业创新过程、商业战略、社会接受度等问题,探索出一条技术可行、成本最低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荻  王天骄  
对银行与金融市场谁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通过实证及中、日、韩三国实例,用发展变化的视角,给出与学界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银行和金融市场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的不同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银行对中国经济及技术创新的影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打造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中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金融发展,确立科学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爱东  王娟  
基于动能转换视角,探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两大主导动能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运用CHD模型分析我国两大主导动能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利用GRA得到影响现阶段主导动能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初期,两大主导动能的耦合协调度受二者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但在中后期,受二者耦合度的影响较大此外,两大主导动能之间传递信息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现阶段主导动能的关键因素有专利申请授权数、R&D人员投入占比、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和改进后的泰尔系数。最后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伍琴  朱顺林  
不同区域金融体系资本供给、风险管理和回报激励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也不相同。本文测定了我国23个省市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Malmquist生产率,发现23个省市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的平均水平是逐渐提高的,且各省市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Malmquist生产率的差异性也通过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得到了验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在内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层面来看,研发机构R&D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研发机构R&D支出经费的提升、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扩大均显著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发展。分区域来看,扩大对研发机构R&D从业人数的培养有利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却与中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呈负相关变动;增加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的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影响效应为正,但均未通过一定显著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婉娟  
建设高效畅通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文以我国26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技术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技术创新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都呈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城市技术创新将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