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1)
- 2023(9558)
- 2022(8234)
- 2021(8168)
- 2020(6766)
- 2019(15731)
- 2018(15846)
- 2017(32118)
- 2016(17554)
- 2015(19826)
- 2014(20016)
- 2013(19869)
- 2012(18413)
- 2011(16992)
- 2010(17836)
- 2009(16959)
- 2008(16525)
- 2007(15100)
- 2006(13879)
- 2005(12607)
- 学科
- 济(75150)
- 经济(75073)
- 业(54497)
- 农(47218)
- 管理(43621)
- 企(32356)
- 企业(32356)
- 农业(31159)
- 方法(30967)
- 数学(28334)
- 数学方法(27772)
- 中国(21776)
- 业经(19217)
- 制(17933)
- 财(16419)
- 贸(14911)
- 贸易(14900)
- 策(14880)
- 易(14603)
- 地方(14262)
- 银(14110)
- 银行(14090)
- 行(13603)
- 学(12117)
- 融(11891)
- 金融(11891)
- 发(11851)
- 体(11653)
- 及其(11364)
- 农业经济(10500)
- 机构
- 学院(255245)
- 大学(249678)
- 济(110325)
- 经济(107961)
- 管理(99975)
- 研究(86221)
- 理学(85330)
- 理学院(84448)
- 管理学(82925)
- 管理学院(82458)
- 中国(70346)
- 农(56075)
- 京(52751)
- 财(51481)
- 科学(49987)
- 所(43838)
- 农业(42577)
- 中心(40498)
- 业大(40169)
- 江(40001)
- 财经(39390)
- 研究所(39099)
- 经(35576)
- 北京(33749)
- 范(33649)
- 师范(33446)
- 经济学(31953)
- 州(31573)
- 院(30144)
- 经济管理(29301)
- 基金
- 项目(157638)
- 科学(124311)
- 研究(121016)
- 基金(112961)
- 家(96620)
- 国家(95730)
- 科学基金(81756)
- 社会(75779)
- 社会科(71525)
- 社会科学(71507)
- 省(62264)
- 基金项目(58696)
- 教育(55297)
- 编号(52473)
- 划(51562)
- 自然(50931)
- 自然科(49691)
- 自然科学(49682)
- 自然科学基金(48775)
- 资助(47675)
- 成果(43166)
- 部(36061)
- 课题(35634)
- 发(35355)
- 重点(34777)
- 创(32087)
- 农(31603)
- 性(30955)
- 教育部(30632)
- 人文(30287)
- 期刊
- 济(131991)
- 经济(131991)
- 研究(78695)
- 农(59315)
- 中国(53130)
- 农业(39914)
- 财(35645)
- 管理(34462)
- 科学(33991)
- 学报(33053)
- 融(32660)
- 金融(32660)
- 教育(28458)
- 业经(27199)
- 大学(26729)
- 学学(25193)
- 技术(23192)
- 业(19481)
- 经济研究(19039)
- 问题(18655)
- 财经(18518)
- 经(15793)
- 农村(15171)
- 村(15171)
- 农业经济(14681)
- 世界(14015)
- 统计(13759)
- 技术经济(13440)
- 贸(13350)
- 现代(12998)
共检索到398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世界农业经营规模:变迁、现实、政策与启示刘传江一、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变迁的历史考察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母亲产业,其经营规模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未来。原始社会的原始部落是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原始部落或原始人群为了保证本单位劳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云霞
日本发展农地规模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培植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化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措施;建立健全专门性中介服务机构。其农地规模化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应借鉴日本这一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国华 蔡昉
在农地经营规模不断集中成为不可逆转之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仍陷于"反向关系"还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争论已无太大意义,尊重农户自身意愿并借助市场力量实现农地经营规模的逐步集中,成为未来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基于此,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及2012年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从如何实现家庭劳动禀赋和土地禀赋的最大化利用这一家庭决策视角,定量回答了"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这一核心问题,进而给出了农户视角的"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此类图谱在以往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从未见到,对于中国未来的宏观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必良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 ,并以此作为分 析维度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揭示了农业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 有显著规模效率的产业 ,论证了农地家庭经营的规模有效性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刘轶
日本的农地规模化制度主要包括放松土地占有限制、解除农地租赁限制、允许公司法人进入农业、实行土地流转激励政策、培养安定高效的农业经营体等。这些制度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如户均土地面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增加、土地流转机制良好、规模化经营体增加等。但也有不达预期之处,如设定的农户经营土地规模没有达到、农户兼业化严重、农民老龄化突出等。鉴于此,我国应借鉴日本农地规模化经验,采取促进农地流转、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
关键词:
日本 农地流转 规模化 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毅 王文涛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产品必须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出口。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农产品出口的大国,借签美国的政策对扩大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海波 吕开宇 栾敬东
土地流转是农户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而现有土地流转支持政策能否基于农户的资源禀赋和经营行为来推进其有序流转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利用黑龙江、河南、四川、浙江4省1 040户粮食种植户2011-201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农户土地禀赋、支持政策对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5年间有40.48%农户是持续扩大经营规模;(2)土地禀赋并不直接影响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但会影响农户经营规模扩大的速度,且与农户经营规模扩大速度呈稳健的正U型关系;(3)支持政策对农户经营规模扩大的影响为负,但其并不影响农户经营规模扩大速度;支持政策与土地禀赋的交互项表明,在有支持政策的条件下,土地禀赋将会阻碍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为此,未来要加快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信息管理系统,调整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方式,增强中小规模农户持续经营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陈旻君
制约美国博士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教育经费、重大政治事件、科技革命、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结构及人口数量等。我国博士教育规模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目前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应该零增长或低增长"的观点是片面的。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应该继续扩大,而不是停滞,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博士教育 规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献 崔凯
通过概括分析日韩国家农地经营规模的现状和特点,认为日韩两国的农地规模均以小规模的适度规模经营为主;通过总结日本、韩国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成功经验,发现日韩两国在推进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在于法律法规制定、政策支持、产业组织扶持以及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等。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做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晓莎
美国自建国以来,农地生产规模经历了扩张、限制及再扩张的过程,除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了农产品市场供求矛盾的凸显而使得农地规模受到限制以外,美国农地生产规模都是在持续的扩大。本文将美国政府对农地市场的影响分为3个不同阶段,即自由放任市场经济阶段、政府强化干预阶段和再次重视市场自由化阶段。研究发现:美国农地规模的演变历史是一部美国政府不断渗透、干预农业的历史,政府在农地规模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地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了美国自建国以来至今,政府在农地规模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来思考中国农地规模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
关键词:
美国 农地规模 政府干预 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包振山 朱永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发挥流通业在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中的作用,日本政府制定了灵活的流通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包括保护和恢复中小零售业、推进流通业的现代化、系统化、信息化以及促进流通业与地域再生的强化。在各阶段流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流通业逐渐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使日本流通业具有典型的零细性和规模性的双重特征,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同时,日本各地商店街因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制约而处于半衰退状态。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应完善流通产业组织政策,推动流通业创新发展,培育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优化流通业发展环境;规范流通企业竞争环境与企业行为,以市场机制化解政府过多的管控,完善公平竞争政策,促进中小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强化流通业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形成以流通产业带动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优化整合,带动消费需求升级换代;加大流通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注重人才培养,使人才成为产业的推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万龙
农地经营规模是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一个持续讨论的话题,也是中国目前极具现实政策含义的话题。本文对农地经营规模变化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从城镇化发展水平制约下,农业劳动力可能的转移规模这一现实约束的新视角,对我国未来农地经营规模的现实选择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业在总体上都无法实现户均百亩或千亩以上的大规模经营,户均几十亩耕地将是中国未来农地经营规模的常态。为此,应削减对过大规模经营者的扶持力度;同时,必须下大力气完善对兼业农户的支持服务政策,以稳定农户农业收入。
关键词:
农地 经营规模 现实选择 国际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