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2)
2023(7657)
2022(6404)
2021(5776)
2020(4522)
2019(10290)
2018(10114)
2017(19096)
2016(10116)
2015(11423)
2014(11658)
2013(11468)
2012(11117)
2011(10240)
2010(10654)
2009(9597)
2008(9552)
2007(8961)
2006(8135)
2005(7710)
作者
(30001)
(25021)
(24967)
(23223)
(15971)
(11984)
(11362)
(9724)
(9425)
(9059)
(8572)
(8330)
(8116)
(8116)
(7839)
(7589)
(7515)
(7248)
(7200)
(6986)
(6488)
(6259)
(6074)
(5745)
(5737)
(5710)
(5659)
(5584)
(5107)
(5007)
学科
(50380)
经济(50342)
(30062)
管理(27141)
(23864)
企业(23864)
地方(18939)
中国(18686)
(15490)
业经(13851)
方法(11651)
农业(11071)
技术(10539)
地方经济(10502)
(10013)
(9522)
银行(9512)
(9484)
金融(9483)
(9377)
(9052)
(8970)
贸易(8957)
(8555)
(8474)
数学(8251)
数学方法(8127)
理论(7626)
(7557)
发展(7539)
机构
学院(148625)
大学(144611)
(61569)
经济(60073)
研究(57921)
管理(54081)
理学(44706)
理学院(44098)
管理学(43485)
中国(43375)
管理学院(43154)
科学(33591)
(32454)
(29752)
(26638)
研究所(26550)
中心(25187)
(24870)
(24592)
(23080)
师范(22898)
北京(21460)
(21018)
(20642)
财经(19974)
业大(18888)
农业(18530)
技术(18098)
师范大学(18067)
(18063)
基金
项目(89822)
研究(71423)
科学(70769)
基金(60915)
(51938)
国家(51361)
社会(44013)
科学基金(43351)
社会科(41702)
社会科学(41696)
(37667)
教育(31861)
基金项目(31448)
(30950)
编号(30577)
(26673)
成果(26090)
自然(25055)
自然科(24440)
自然科学(24434)
资助(24222)
自然科学基金(23981)
课题(22698)
发展(22050)
(21650)
重点(20479)
(19882)
(18857)
(18856)
创新(18395)
期刊
(83245)
经济(83245)
研究(49686)
中国(39729)
(25515)
教育(24354)
管理(24045)
科学(20032)
学报(18754)
(18569)
(17829)
金融(17829)
农业(17606)
业经(15838)
大学(14776)
技术(14430)
学学(13425)
经济研究(12040)
(10720)
论坛(10720)
问题(10427)
财经(9542)
(9487)
图书(9303)
科技(9296)
国际(8693)
(8633)
现代(8631)
世界(8594)
(8323)
共检索到25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建民  
作为制订国家政策的潜在意识与历史文化情结,战略文化是影响日本科技发展与中日科技合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日本战略文化中的等级观念与危机意识,对日本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离开对日本战略文化的分析,就无法准确把握中日科技合作的现状与未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本文系统阐述了面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同时,展望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前景,提出了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中欧科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强  周兰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根据国家总体外交的要求和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可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政治化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转型期功利主义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新时代创新驱动型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统观新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既艰难曲折又充满生机和活力,有着特定的发展战略取向:从单一的零散合作转变为多元的统筹集成,从强调“国际主义”转变为合作共享、互利共赢,从跟踪型合作转变为互补型合作再到牵头组织型合作,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可见,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必须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遵循平等互利、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多渠道、多形式,重视技贸结合,注重实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刚  邢继俊  
在借鉴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多边科技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中日韩三国的独特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提出了关于中日韩科技合作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未萍  秦宣仁  
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五年来,无论是在维护国际战略平衡与稳定方面,还是在推动两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保证各自安全方面,双方都成功地开展了合作与协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抗衡美国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为世界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作出了努力,充分显示了大国风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良  洪文志  
本文对西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西部资源开发及科技合作战略。关键词:经济发展;西部资源;开发合作本文对西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西部资源开发及科技合作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长燧  
当今世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第一,改革了管理体制。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外事工作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由中央归口部门集中管理。这些年来,根据开放、搞活政策的要求,对这种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实行了归口管理、分级审批制度。加强省、市一级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一级的审批权限和领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忠菲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角度,探索两岸发展科技合作的前景及其存在问题。论文提出,当前两岸共同面对的竞争环境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世界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和跨国公司作用增强。技术创新导致的效益增加成为突出的世界经济特征。两岸只有按照各自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发展战略,增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在那些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间增强合作———如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部门间进行科技合作,应该成为重点。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彭星国  罗健中  丘荣盛  刘文炎  王峰  曾祥效  许飞月  周虹  
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国际间的技术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加速了区域问的科技与经济的合作与交流。粤港澳(指广东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下同)有着地缘、人文的密切关系,是三地科技与经济合作的优势所在,随着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三地产业科技合作及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现有工业行业中重点企业的主要产业科技合作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解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现状,提出产业科技合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婧婧  钟书华  
省部科技合作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促进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省部科技合作主要采取了"多省多部"、"多省一部"和"一省多部"的3种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包括省部科教工程共建、省部科技会商和省部产学研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剑波  沈颖鸣  周正  白璐  钱晔  孙吉红  
为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中心"、提升"三大品牌"谋划云南省各项重点工作,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合作的新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推广运用的战略性转变。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详细收集、整理、分析昆明市辖区内国际合作基地在科学研究、对外合作、对外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解析国合基地开展活动的情况。最后,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增强昆明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实力,突破困境,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路蒙佳  
2021年,欧盟开始实施第九期框架计划,即“地平线欧洲”计划。本文介绍了“地平线欧洲”计划反映出的欧盟科技创新未来关键战略方向和对外科技合作原则,从高科技产品贸易、合作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合作等多个维度分析中国与欧盟的科技合作现状与重点合作领域,探讨欧盟科技创新战略变化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可能影响,并对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推进未来中欧科技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温军  张森  王思钦  
持续深耕国际科技合作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意。"十四五"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进入"瓶颈期"与"窗口期"并行的新局面。如何突破瓶颈、抓住机遇以提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与韧性,进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简要地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历程、经验教训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与技术—经济范式转变,据此提出了"思维意识转变—合作模式转变—重点任务转变—评价体系转变"四位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书臣  
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曾指出:日本经济强大的秘密在于技术。尽管有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等的冲击,但在经济稳定增长的背后,有活跃的技术开发。这种看法表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重视科技是有直接关系的。80年代中期以来,一次新的经济结构调整遍及日本列岛。这次重大调整,对日本的科技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对80年代初日本政府确立的“科技立国”战略目标的扩展和进一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