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4)
2023(3121)
2022(2759)
2021(2817)
2020(2258)
2019(5439)
2018(5552)
2017(9635)
2016(5400)
2015(6121)
2014(6183)
2013(5359)
2012(4865)
2011(4431)
2010(4932)
2009(4241)
2008(4285)
2007(3676)
2006(3527)
2005(3294)
作者
(13611)
(11427)
(11176)
(10934)
(7381)
(5561)
(5361)
(4308)
(4194)
(4073)
(3934)
(3908)
(3804)
(3801)
(3650)
(3458)
(3357)
(3341)
(3283)
(3202)
(3024)
(2870)
(2766)
(2683)
(2643)
(2632)
(2550)
(2502)
(2323)
(2272)
学科
(14272)
经济(14235)
(9939)
管理(9623)
教学(8909)
(8655)
企业(8655)
(7305)
中国(5881)
(5799)
学法(5520)
教学法(5520)
理论(5310)
(5111)
体制(4905)
教育(4841)
(4748)
(4324)
金融(4324)
(4162)
银行(4157)
(4040)
业经(3815)
学理(3702)
学理论(3702)
(3487)
税收(3376)
(3347)
方法(3255)
(3017)
机构
大学(67862)
学院(66917)
研究(27636)
(25722)
经济(25117)
管理(20152)
中国(19721)
理学(16425)
理学院(16150)
管理学(15704)
管理学院(15542)
科学(15306)
(15207)
(14624)
(14383)
研究所(12828)
(12663)
师范(12529)
中心(11743)
(11542)
教育(10922)
北京(10407)
(10346)
财经(10293)
师范大学(10192)
(9729)
(9436)
技术(9033)
(8629)
职业(8083)
基金
项目(39078)
研究(33000)
科学(29388)
基金(25364)
(22904)
国家(22151)
社会(18391)
教育(17871)
科学基金(17556)
社会科(17194)
社会科学(17185)
(15601)
编号(14212)
成果(13521)
(13217)
基金项目(12710)
课题(11606)
资助(10251)
(10000)
自然(9949)
自然科(9656)
自然科学(9651)
自然科学基金(9487)
(9400)
重点(9379)
(9152)
大学(8804)
(8272)
项目编号(8266)
规划(8215)
期刊
(34833)
经济(34833)
研究(27217)
教育(22915)
中国(22336)
(11880)
(10022)
管理(10001)
学报(9598)
科学(8503)
大学(7983)
(7786)
金融(7786)
技术(7708)
学学(6758)
农业(6610)
职业(6234)
财经(5572)
经济研究(5112)
(4944)
世界(4841)
(4534)
论坛(4534)
业经(4357)
(4217)
问题(4048)
技术教育(4044)
职业技术(4044)
职业技术教育(4044)
国际(4037)
共检索到121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映溪  
研究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理科教育所走过的路程,特别是探讨日本战后理科教育改革和教学法的演变,对我国理科教育改革或许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这就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红  石伟平  
战后西方国家再就业培训政策经历了就业培训时期、创业培训时期和多元培训时期三个阶段的演变,各国基本上建立和完善了再就业培训体系。当前,西方国家主要从增加经费投入、加强生涯指导、建立和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改进失业保险制度等方面入手,强化了再就业培训在应对失业问题中的作用。借鉴其经验,我国应当首先从建立灵活、弹性的培训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内容两方面来完善再就业培训实施模式;同时加强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尊重对象的个体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以改进我国的再就业培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启光  
学校发展环境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导致学校不得不经常采取快速的变革。家庭日益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学校发展必须了解家庭,走入家庭,建立与家庭的伙伴关系以推动学校发展。不同国家或地区学校与家庭关系在历史发展、理论依据与政策实践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发展的差异。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变革,受到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等的影响,相关社会领域的学术理论研究也驱动了家庭与学校关系的调整变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启光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制度变革与学生学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针。由于城乡社会背景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使家庭在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上呈现明显差异。让那些处境不利家庭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中,保障弱势群体家庭的教育权益,最大程度地促进子女教育机会、过程与结果的平等。将家庭教育公平问题纳入中国教育公平政策视阈,使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国辉  
日本企业内教育始于战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日本企业内教育也不断发展完善起来。尤其战后以来,日本企业内教育进一步得到发展,逐步体系化、制度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成为促进战后日本经济腾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秋  李桦  姚顺波  
以福建省沙县、顺昌县为例,采用林权改革后的2007~2009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lamquist和Tobit两阶段分析法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测算了南方集体林区家庭林地经营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林权改革后家庭经营的林地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而非简单正向或负向关系;林业投资、农户兼业程度、户主年龄对生产效率影响显著,其余变量不显著;家庭林地经营规模偏小,流动性不足;林地经营效率分化明显等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绘  
家庭学校教育正在日益成为美国教育财政领域中十分激进的改革运动。本文从家庭特征、家庭偏好、家庭居住环境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决策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家庭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成本和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以及为什么难以对家庭学校教育进行问责的原因。本文介绍了评价和测量家庭学校教育效果的一些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从最终效果来看家庭学校教育和公立学校的学生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最后指出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代英姿  
人力资本分析方法的出现是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新进展之一。这一分析方法不仅直接催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崭新的经济学分支,而且还带来了其他许多传统理论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其中,以人力资本分析方法为基础的新家庭经济学的问世便是明显的一例。本文拟对这种新家庭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启示与借鉴意义做一概要的分析与评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王洪席  
崭新的设计理念、高效的运行机制、开放的学习路径以及世界一流高校的助推,使慕课得以迅速扩张。慕课驱动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了大学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自主反思能力,拓展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元化路径。当前,慕课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的社会经验积累难以形成,高端的技术要求使教师能力难以胜任,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博士陈玟晔在其学位论文中,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勾勒出了战后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轨迹,分析了台湾技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成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战后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按照时间维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战后台湾技职教育萌芽时期(1945-1960)。1945年战争结束后,百废待兴,为复苏经济,技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运祥  
世界贸易组织(WTO)已于1995年1月1日成立。这既是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该协定经过47年运作后的一次重大飞跃。它不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RD)一道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发挥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拟通过对战后自GATT到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演变和发展的回顾,对WTO这一机制在维护世界经贸秩序,化解国际贸易纠纷的现实作用加以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钱晓菲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构空间的尝试,开放式学校是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一时的建筑设计,一度被视为教育变革的催化剂。重新考察开放式学校的兴衰历程,聚焦空间实践,研究发现,开放式学校宽松的空间结构在破除物理障碍的同时,塑造出普遍喧嚣的新声景,提升教学能见度,给教师带来诸多新挑战。由于缺乏前期培训、系统评估与后续支持,未能适应新空间的多数教师为应对声音和视觉干扰,纷纷选择重塑物理与规则屏障,最终导致开放式学校名存实亡。学校空间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过程,单方面地革新学校建筑设计,最终只能实现某种形式化的学校空间革新,且隐含着僵化学校时间、限制教学体验的风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光彩   张汉芳  
儒家思想是通过朝鲜而传入日本的。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儒家思想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二五八年。当时百济的学者王仁,受日本学者阿直岐的邀请,带着《伦语》10卷,《千字文》1卷来到日本。之后,公元六世纪时,百济王派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带《诗》、《书》、《礼》、《春秋》等儒学经典到日本。此后,儒家思想的陆续传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日本是一个儒教徒的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