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2)
2023(10819)
2022(9151)
2021(8175)
2020(6837)
2019(15460)
2018(15092)
2017(29561)
2016(15857)
2015(17717)
2014(17912)
2013(17477)
2012(16496)
2011(15246)
2010(15763)
2009(14969)
2008(14588)
2007(13372)
2006(12327)
2005(11445)
作者
(45892)
(38496)
(38372)
(36647)
(24677)
(18119)
(17450)
(14634)
(14518)
(13874)
(13372)
(12688)
(12681)
(12290)
(12206)
(11844)
(11509)
(11160)
(11094)
(10982)
(9962)
(9355)
(9258)
(8809)
(8720)
(8670)
(8418)
(8394)
(7714)
(7591)
学科
(84810)
经济(84721)
管理(52197)
(45238)
(37221)
企业(37221)
方法(27401)
数学(24230)
数学方法(23990)
地方(19945)
(19864)
中国(19408)
(19342)
(18556)
业经(17132)
(14166)
地方经济(13318)
(13207)
环境(12578)
(12503)
银行(12482)
农业(12473)
(12436)
(12293)
贸易(12286)
(12217)
金融(12215)
(12037)
(11890)
(10860)
机构
学院(237633)
大学(236958)
(113588)
经济(111392)
管理(89794)
研究(84827)
理学(76167)
理学院(75367)
管理学(74374)
管理学院(73898)
中国(64658)
(54331)
(48366)
科学(45841)
(42171)
财经(41482)
(37924)
中心(37656)
研究所(37449)
(37438)
经济学(36253)
(35246)
经济学院(32158)
北京(30597)
业大(30391)
财经大学(30347)
(29993)
(29685)
师范(29457)
(28637)
基金
项目(147594)
科学(117983)
研究(111861)
基金(108521)
(92547)
国家(91755)
科学基金(79398)
社会(74860)
社会科(71140)
社会科学(71123)
(56957)
基金项目(56065)
教育(51169)
自然(47835)
(47154)
自然科(46700)
自然科学(46688)
自然科学基金(45901)
资助(44597)
编号(44326)
成果(37715)
(34029)
重点(33271)
(33142)
(33027)
课题(31711)
国家社会(31430)
(30542)
教育部(29952)
人文(29241)
期刊
(138591)
经济(138591)
研究(79991)
中国(49449)
(42173)
管理(36299)
(33086)
学报(30376)
科学(30125)
(26802)
金融(26802)
大学(24559)
教育(23535)
学学(23271)
经济研究(22791)
财经(22093)
农业(21839)
技术(20885)
业经(19821)
(19160)
问题(17330)
(14111)
技术经济(13335)
世界(12758)
国际(12565)
现代(11865)
统计(11502)
经济问题(11023)
经济管理(10689)
理论(10680)
共检索到378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学礼   高婷婷  
依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视角,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经济安全保障政策的任务和限度。从任务方面看,在国际经济基础变革背景下,日本强化经济安保政策既有防止“断链”“断产”“断供”的风险规避动因,也有谋求新兴产业国际分工体系制高点的经济竞争动因。但是风险规避的过度安全化和经济竞争的高度政治化造成日益凸显的“泛安全化”趋势。从限度方面看,日本强化经济安保政策效果受现有经济基础制约,包括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与经济安保政策相匹配,企业间竞争会降低经济安保政策对新兴产业的牵引效果,政企利益分歧会降低日本企业对经济安保政策的配合度和执行力,国际产业竞争将削弱日本构建新兴产业及关键技术联盟的政策效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潘万历  
近年来,日本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进入了战略性推进的新时期。日本对非基建投资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高度聚集性,投资重心逐步由社会基础设施向经济基础设施转变,主要集中在运输储存和能源等领域。日本开拓非洲基础设施市场,既有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经济动因,也有借此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非洲外交、扩大国际影响力等战略意图。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日本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塑造了“高质量基础设施”这一价值主张。日本对非基建投资在机制建设、品牌形象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资金不足、外部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志  
本轮经济调整历时长幅度深,经济下行的压力大,凸显"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需要分清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阶段性及结构性因素,辨明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及中长期趋势,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以反周期扩张性政策应对国内外经济紧缩,以市场化改革破除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失衡,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发展阶段因素制约,促进我国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增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种立  
1991年11月5日,素有“保守本流”之称的宫泽喜一出任首相掌舵“日本丸”。近年来,日本政府一直积极努力欲跻身于“政治大国”的行列,宫泽首相在其施政演说中也强调今后要发挥日本在政治方面的作用,这些无疑是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争夺世界霸权的重点将转向经济技术方面。可以说,今后将由经济、技术因素主宰国际舞台,赢得力量优势的标志不再是争夺领土和导弹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的地位和份量。因此,日本经济实力将对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产生直接影响。下面拟就日本的经济发展及其制约因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当前的日本经济形势日本是当今世界的超级经济大国,人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中景  池元吉  
在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负增长后 ,1 999年度日本经济可能实现正增长 ,但要想真正步入复苏和增长的轨道 ,还面临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日本现在正面临继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之后的第三次制度创新的形势 ,由于动力不足 ,阻力过大 ,2 1世纪将是日本国际经济地位日益下降的世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阎小培  
文章在发达国家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换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产业结构处于急剧变化中的广州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就广州加快发展知识经济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促进广州经济迈上新台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郭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制约性因素往往可以归因于政策环境。因此,政策环境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然而,改革政策环境不存在一步到位的方案,必须深入政策环境内部分析,充分考虑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与人民群众的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谢志刚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主流趋势。商品与服务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振坤  
知识经济是我国面临的跨世纪选择和挑战 ,是融入全球经济主流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借鉴美国知识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我国知识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并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制度几个层面入手提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琪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阐述了西部县域经济的现状 ,指出导致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县域市场化程度低、县域创新能力弱等 ,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广斯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分别从思想观念制约,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四个方面分析其制约因素。然后从改变思想观念,倡导科学发展观;协调投资、分配和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小平,黄淑梅  
日本经济90 年代以来的长期萧条,从总体上讲是由于战后以来的经济体制过度疲劳所致。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现存制约因素,这种“体制疲劳”的具体表现,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独特的银行信用制度、“优秀”的官僚队伍等因素的存在。面向21 世纪,日本只有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放宽限制,改建“小政府”、弱化政府的经济职能才能使经济获得新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宗志  
Based on IS-LM mode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of current microeconomic policies in China.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efficiency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lso analyed.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  夏显力  廖允成  
本文在对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域环境条件的差异,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就陕西而言,城乡居民贷款余额、城镇化率、农业总产值是影响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业机械化程度、本地电话用户、农村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4个因素,对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域上呈现明显差异;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对陕西村域经济发展影响最不显著。从农村金融制度、县域城镇化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村基本建设投资,提出了促进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