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
- 2023(129)
- 2022(77)
- 2021(77)
- 2020(77)
- 2019(170)
- 2018(212)
- 2017(291)
- 2016(203)
- 2015(241)
- 2014(248)
- 2013(199)
- 2012(171)
- 2011(147)
- 2010(174)
- 2009(157)
- 2008(133)
- 2007(139)
- 2006(133)
- 2005(138)
- 学科
- 济(527)
- 经济(526)
- 教学(430)
- 制(385)
- 管理(361)
- 业(314)
- 企(313)
- 企业(313)
- 体(311)
- 理论(292)
- 学法(284)
- 教学法(284)
- 体制(278)
- 学理(240)
- 学理论(240)
- 农(209)
- 业经(204)
- 中国(196)
- 教育(190)
- 财(158)
- 银(157)
- 银行(157)
- 行(155)
- 结构(144)
- 税(137)
- 税收(137)
- 收(133)
- 融(127)
- 金融(127)
- 研究(126)
- 机构
- 学院(2432)
- 大学(2398)
- 研究(1023)
- 济(910)
- 经济(892)
- 中国(717)
- 管理(701)
- 京(587)
- 理学(572)
- 理学院(565)
- 管理学(560)
- 财(556)
- 管理学院(555)
- 所(533)
- 科学(494)
- 江(490)
- 研究所(465)
- 教育(462)
- 范(453)
- 师范(449)
- 院(398)
- 北京(395)
- 职业(391)
- 财经(383)
- 农(381)
- 师范大学(374)
- 中心(364)
- 技术(363)
- 经(342)
- 州(322)
共检索到4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殷立春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以来,日本经济研究也随之进入了深层探讨的时期。中外学者就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成因、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多方有益的探索,而随着近期日本经济形势的转变,一些新现象、新特征开始逐步显现。为此,我们组织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经营等角度出发,对当前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反思与展望,希望由此进一步促进并深化日本经济有关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长期萧条  产业革命  财政重建  金融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马理  
                                    
                                
                            
                            民间信用的社会变迁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 ,用一个含有自洽系统的层序系统模型来对其进行模拟 ,则在“合理”与“非法”的冲突中 ,民间信用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 ;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定性、模糊、口径不一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 ,可以推导出社会控制的若干原则。因此 ,针对中国实情与民间信用发展现状 ,应大力倡导其变革的渐进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程磊  
                                    
                                
                            
                            中国选择了渐进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改革道路,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理论上备受争议。通过理论模型,证明渐进式改革的经济效果总体上优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并且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只单方面地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的改革,效果都一样,都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效率最差的模式,进而说明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市场化改革,并使体制内外竞争程度相当,是最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斌  
                                    
                                
                            
                            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渐进式改革所采取的双轨并存的改革手段和体制外增量改革的改革战略,使得各类社会矛盾以及潜在的社会问题日益显性化,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构筑起一套清醒、有效、富有前瞻性的社会政策,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整合、避免社会失序。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双轨制  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正  
                                    
                                
                            
                            利益分配约束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社会稳定,避免社会震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必须施行渐进式改革;经济主体通过提高生产率获取自身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凭借竞争优势获取规则供给权;新规则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政府愿意接受生产率水平高的一方的规则作为社会新的体制,新的体制在社会确立了。由此分析渐进式体制改革原因、动力与新体制的确立,揭示"以竞争促改革"以及"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改革逻辑。
                            关键词:
                                
                                    
                                    
                                        利益分配  均衡价格  规则  体制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红  宁向东  
                                    
                                
                            
                            随着企业转型,企业的宏观权力关系从完全附属于政府主管部门、“五龙治水”、国资委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能、到海外投资者对国有股东形成制衡。在微观权力关系上,企业的经营者由政府官员性质、行政性“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到海外投资者选派的独立董事代表的进入,加强了对“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约束。总的来看,这种政府主导型的改革对企业转型和宏观权力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微观权力格局的转换仍然相当艰难。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转型  权力关系  渐进式变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寻求改革的新道路──论渐进式改革道路及其调整张宇一、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实质和特征从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目前有两种基本方式或道路,即激进式改革道路和渐进式改革道路。激进式改革道路又称“休克疗法”和“大爆炸”,它是80年代未发生巨变后俄罗斯和东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子坚  
                                    
                                
                            
                            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具体进程可以看出, 继续改革所面临的阻碍力量正能逐步加大, 某些阻碍因素已经对改革形成了实质性的影响。本文着重从物质利益关系调整的角度, 对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物质利益  分配格局调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改革方式究竟是渐进式好,还是“休克疗法”好?韩汉君先生撰文介绍了联合国贸发会议1993年年度报告的看法,并对两种思路的利弊得失作了深入的剖析,极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中国:渐进式改革能否持续下去张宇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这是与东欧和前苏联的激进式改革截然不同的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含义日益吸引着世界的关注,它的未来走向更是令人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进  刘加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宫载雷  
                                    
                                
                            
                            中国式金融渐进改革综论中国银行阜宁支行宫载雷一、实证:历程的渐进性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旧经济组织的改革,新经济组织的创造,对世界经济的开放及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换。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再造中,金融机制的再造是最为重要和紧迫的环节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家虎  崔文娟  
                                    
                                
                            
                            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逻辑决定了中国财政改革的渐进式逻辑 ,渐进式经济改革的若干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渐进式财政改革的一些主要特征 :其一 ,经济体制改革先行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导致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矛盾成为财政改革的最大阻力 ,从根本上决定了财政改革的渐进性和艰巨性 ;其二 ,经济改革尽量不触动既得利益以减少阻力 ,使得历次财政改革都要因为照顾既得利益而或多或少带有旧体制的痕迹 ;其三 ,渐进式的经济改革要对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的群体作出某种补偿 ,这要求财政承担起很大一部分改革成本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顺利推进 ;其四 ,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体制的真空状态 ,反映在财政领域就是我国存...
                            关键词:
                                
                                    
                                    
                                        渐进改革  渐进财政改革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对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经济学家一向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或方式。一种是“激进的”、“创世纪式的”、“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另一种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渐进的”和“进化式的”。曾几何时,后一种改革方式很少被推荐,而前一种主张十分流行,被认为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性和可行性。但理论家所提供的改革建议,迄今都是在经验的真空中产生的。无论是“创世纪式”的改革方式,还是“进化式”的改革方式,其各自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都还需要实践给予回答。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现在,回顾我国的改革道路,总结改革策略上的主要特征及其一般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进一步的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