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6)
- 2023(7756)
- 2022(6267)
- 2021(5645)
- 2020(4391)
- 2019(10209)
- 2018(10056)
- 2017(19071)
- 2016(10158)
- 2015(11516)
- 2014(11490)
- 2013(11482)
- 2012(10883)
- 2011(10071)
- 2010(10463)
- 2009(9338)
- 2008(9232)
- 2007(8327)
- 2006(7777)
- 2005(7291)
- 学科
- 济(47898)
- 经济(47858)
- 业(26863)
- 管理(24935)
- 企(18642)
- 企业(18642)
- 地方(17718)
- 中国(17272)
- 农(15983)
- 业经(13036)
- 方法(11829)
- 农业(11126)
- 发(10202)
- 地方经济(9998)
- 数学(9649)
- 数学方法(9545)
- 融(8936)
- 金融(8935)
- 银(8780)
- 银行(8766)
- 贸(8757)
- 贸易(8745)
- 行(8626)
- 学(8589)
- 易(8378)
- 制(8314)
- 技术(8150)
- 环境(7992)
- 发展(7620)
- 展(7597)
- 机构
- 学院(148345)
- 大学(144005)
- 济(61520)
- 经济(60116)
- 研究(57622)
- 管理(51929)
- 中国(43687)
- 理学(42804)
- 理学院(42250)
- 管理学(41579)
- 管理学院(41306)
- 科学(34489)
- 京(32508)
- 所(30260)
- 农(27941)
- 研究所(27172)
- 财(26883)
- 中心(25460)
- 江(24655)
- 范(22114)
- 师范(21878)
- 农业(21647)
- 业大(21393)
- 北京(21314)
- 院(20751)
- 州(20176)
- 财经(20152)
- 省(18618)
- 技术(18439)
- 经济学(18154)
- 基金
- 项目(91828)
- 科学(71164)
- 研究(70775)
- 基金(61950)
- 家(54321)
- 国家(53779)
- 科学基金(44784)
- 社会(43316)
- 社会科(41022)
- 社会科学(41013)
- 省(38546)
- 教育(32118)
- 基金项目(31902)
- 划(31846)
- 编号(29951)
- 发(27326)
- 自然(26688)
- 自然科(26034)
- 自然科学(26029)
- 自然科学基金(25529)
- 资助(25111)
- 成果(24610)
- 课题(22459)
- 发展(22138)
- 展(21756)
- 重点(21455)
- 创(19877)
- 部(19147)
- 创新(18578)
- 年(18299)
共检索到246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晨光 廉洁 李文娟 殷勇
日本式单元化生产是生产方式在日本的最新发展形态,是在电子等诸多行业被誉为"超越精益"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对日本式单元化生产做一简要介绍,一方面试图把它引入中国,为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和制造业的复兴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新型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以求引起中国研究者的关注,从而使更多的研究者加入这一生产方式的研究队伍。本文分六个部分,分别概述了日本式单元化生产的起源、产生背景、与传统的欧美式单元化生产的区别、本质特征、实施中的优劣势以及亟待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俞晓军
细胞式生产方式在日本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普及推广阶段"之后,现在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细胞生产方式与流水线生产方式比较具有种种优势,但这种优势不会在应用中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企业必须依据自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在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中使其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日本在推广细胞式生产方式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海飞 王海潮
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和分析工具。如果只着眼于技术角度,人类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主要经历了单件生产、福特制和后福特制三种形态,生产社会化特征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后福特制的柔性生产与持续创新能力,对缓解近半个世纪来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生产社会化 后福特制 供给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海飞 王海潮
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和分析工具。如果只着眼于技术角度,人类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主要经历了单件生产、福特制和后福特制三种形态,生产社会化特征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后福特制的柔性生产与持续创新能力,对缓解近半个世纪来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生产社会化 后福特制 供给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海飞 王海潮
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范畴和分析工具。如果只着眼于技术角度,人类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主要经历了单件生产、福特制和后福特制三种形态,生产社会化特征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后福特制的柔性生产与持续创新能力,对缓解近半个世纪来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生产社会化 后福特制 供给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震 杨秀斌 王建立 张坚志
通过对日本企业推进单元化生产方式的深入研究,结合工厂推进单元化生产实际,对单元化生产方式提出了9项量化评价指标,企业在推进单元化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这些指标,能够容易的对推进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和管理。
关键词:
单元化生产 精益生产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晓军
本文在概述了日本淘汰传送带式流水生产线 ,推广细胞生产方式 ,实施生产方式转型实态的基础之上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对传送带式流水生产线在日本被淘汰的机理和细胞生产方式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证。日本的经验表明 ,在社会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迈进的过渡时期 ,对企业来说冲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实现“观念的更新” ,有时候比大规模的投资 ,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装备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伟 郑斯文 杨子剑
日本的出口信用保险组织作为其独具特色的政策性金融(保险)体系的一部分,在扩大出口和促进日本公司海外活动及长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运用比较与历史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日本出口信用保险体制变迁的基础上,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日本出口和投资保险组织(NEXI)为例,重点探讨其机构定位宗旨和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及其效果。并结合我国实际,遵循政策性保险公司的性质与职能定位,对如何改革和完善中国信保的体制机制提出了基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武元 李广平
日本从2018年开始实施了新一轮国立大学合并,目前只有名古屋大学和岐阜大学率先完成了合并计划。名古屋大学和岐阜大学合并后,形成了新大学的运营模式。日本国立大学改革新动向对我国高校治理与建设的启示有: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着力培养跨学科人才、合理发挥差异化优势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屹
乡村生产方式变革加速了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将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联结在一起。农业供应链金融在乡村生产方式变革中应运而生,契合了供应链主体的金融需求。但当前农业供应链发展创新不足,模式相对单一,潜藏的风险较大,为此,应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加强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和供应中的应用,并积极为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农业 供应链金融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季红
本文分析模块化生产方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汽车产业模块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组装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将对汽车业的全球竞争格局和汽车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模块化 汽车业 全球生产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妍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以工位为作业组织单元,按照节拍化均衡生产的方式,以流水式作业组织生产。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南车)从策划、设计、准备、运行到评价和持续改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流程、方法和表单体系,在精益保障平台的建设、工作要点的把握、利用拉动效应拓展精益工具的应用等方面,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石伟平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的特征,探讨了各阶段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内容与特征,并呈现了生产方式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影响。手工业阶段生产方式的特征有:1.生产规模较小;2.围绕核心手工技术而存在;3.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生产逐渐分化,分工特征明显。因此,为了寻求有效的技术传承方式,实现技术的传递与扩散,学徒制成为此阶段最为普遍的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国臣 果永宽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产业要加强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提高创造型、应用型和基础型三种类型文化生产力水平,发挥好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张力大、面临突破性机遇两个优势,加强文化劳动资料和材料的生产,科学把握好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消费两个要素关系。
关键词:
文化生产力 文化产业 发展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