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5)
- 2023(8422)
- 2022(7070)
- 2021(7066)
- 2020(5575)
- 2019(13091)
- 2018(12996)
- 2017(22770)
- 2016(14056)
- 2015(16035)
- 2014(16626)
- 2013(14914)
- 2012(13788)
- 2011(12417)
- 2010(13244)
- 2009(11369)
- 2008(11149)
- 2007(10111)
- 2006(9018)
- 2005(8282)
- 学科
- 济(40749)
- 经济(40714)
- 管理(33334)
- 业(27755)
- 企(22811)
- 企业(22811)
- 教育(21426)
- 方法(19992)
- 数学(18153)
- 中国(17701)
- 数学方法(17564)
- 理论(14296)
- 教学(13027)
- 农(12030)
- 财(10708)
- 学(10256)
- 策(9452)
- 技术(8420)
- 业经(7929)
- 地方(7636)
- 学法(7600)
- 教学法(7600)
- 制(7580)
- 农业(7556)
- 贸(7308)
- 贸易(7301)
- 易(7137)
- 发(6906)
- 银(6585)
- 银行(6578)
- 机构
- 学院(179988)
- 大学(176250)
- 研究(62401)
- 济(60085)
- 管理(59976)
- 经济(58182)
- 理学(50778)
- 理学院(50128)
- 管理学(48506)
- 管理学院(48142)
- 中国(41571)
- 京(39483)
- 科学(36542)
- 教育(34653)
- 范(33906)
- 师范(33635)
- 所(31083)
- 江(30652)
- 技术(30599)
- 财(29864)
- 职业(28970)
- 中心(28114)
- 研究所(27975)
- 师范大学(26905)
- 北京(26239)
- 州(24567)
- 农(24473)
- 业大(23119)
- 院(22991)
- 财经(22349)
- 基金
- 项目(111405)
- 研究(92217)
- 科学(87902)
- 基金(72996)
- 家(61768)
- 国家(61052)
- 教育(54406)
- 科学基金(51949)
- 社会(50913)
- 社会科(47915)
- 社会科学(47907)
- 省(47828)
- 编号(42705)
- 划(41464)
- 成果(37711)
- 基金项目(35904)
- 课题(34862)
- 自然(32397)
- 资助(32283)
- 自然科(31680)
- 自然科学(31673)
- 自然科学基金(31041)
- 年(30036)
- 重点(27001)
- 部(25818)
- 规划(25291)
- 项目编号(25037)
- 发(24828)
- 性(23878)
- 创(23147)
- 期刊
- 济(68338)
- 经济(68338)
- 教育(65132)
- 研究(62050)
- 中国(49100)
- 技术(27347)
- 管理(24254)
- 财(22258)
- 学报(22238)
- 农(21906)
- 职业(21244)
- 科学(20211)
- 大学(18791)
- 学学(15690)
- 农业(15640)
- 融(15635)
- 金融(15635)
- 技术教育(14018)
- 职业技术(14018)
- 职业技术教育(14018)
- 坛(12238)
- 论坛(12238)
- 经济研究(10292)
- 财经(10264)
- 业经(10254)
- 统计(10036)
- 图书(9864)
- 策(9234)
- 经(8849)
- 发(8803)
共检索到287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学梅 李作章
为打通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满足产业发展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日本通过改革学位授予和招生政策,调整学科设置等措施,支持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间的顺畅衔接。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和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然要求,需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和课程统整等方面进行努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作章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国家正从制度层面主导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的衔接,共同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学界的已有研究,在衔接路径上,建议完善转学制度,加快学分互换进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的嫁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倩 崔俊媛 刘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因为生源质量整体不如本科院校,获得的社会关注度不高,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多处于下风;本科类院校由于社会实践教育和技能培训不够,学生大多理论较强而操作能力不足。鉴于这种情况,文章通过对现代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现状的分析,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建设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教学模式,在价值论、职业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实现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专业师资的衔接。
关键词:
高职 应用型本科 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颜汐
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必然性,然后揭示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设立协调机构,实现完美衔接;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 衔接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政策诉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武霞
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有机衔接,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职业带理论、终身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教育生态位理论及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分别从社会人才结构、人的就业升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等不同角度,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支持。借鉴上述理论及相关观点,高职专科院校要立足高技能人才培养、守住专科职业教育阵地,应用型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重点办好本科职业教育,共同为产业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相互衔接融通的教育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晓容 何静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教育实践主题。哲学的价值论、职业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三个学段的衔接提供了理论支持。各地高职院校在衔接的实践操作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中高本一体化框架下的错位衔接,二是基于资源共享型的逆向性衔接。这是基于理论设想和现实基础的需求和选择,也是为将来实现中高本全方位有机衔接的前期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檀祝平
在分析专科"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和本科"功能材料"专业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存在问题的有效路径,办学定位的趋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有效的运行措施是实现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课程一体化体系构建和实践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蕴启
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有效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中高职教育衔接6个方面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文华
现代职教体系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议题。但是,实践界在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路径、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而实践中的困惑,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做出一定的探索和突破。因而,首先对现代职教体系进行了解读:现代职教体系蕴含技术教育,而且应不仅局限于专科层次。鉴于技术本科教育所具有的内涵、特征,技术本科教育可以作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范例、突破口,从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技术本科 现代职教体系 技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行
通过阐述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和延伸,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及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鲁武霞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2期中撰文,探讨了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共同特点,阐述了我国高技能人才接受终身教育的理性诉求,分析了高职教育制约高技能人才终身教育进程的因素,并从理念、制度、改革三个层面提出推进高技能人才终身教育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常州大学鲁武霞撰写的《职业教育的阶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从国际发展策略、多学科理论、经济和产业发展及地区实践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我国建立本科职业院校的可行路径,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定位及其衔接策略,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分类管理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武霞 李晓明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共性与关联,包括类型定位的同质性、层次定位的承接性、规格定位的实用性、培养模式的二元性、服务定位的区域性等内在特征,以及两者在区域教育系统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共生协调关系。当前,我国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纵向上实现办学(学历)层次的衔接,在横向上实现培养目标规格的类型贯通,以形成相对完整的高职教育类型(5B),并与理论型(5A)高等教育并存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高职专科 应用型本科 教育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