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0)
2023(5692)
2022(4819)
2021(4330)
2020(3774)
2019(8716)
2018(8512)
2017(16280)
2016(8625)
2015(9429)
2014(9262)
2013(9090)
2012(8235)
2011(7565)
2010(7758)
2009(7513)
2008(7507)
2007(6808)
2006(6131)
2005(5872)
作者
(23657)
(20019)
(19732)
(18913)
(12730)
(9409)
(9020)
(7561)
(7491)
(7085)
(6866)
(6616)
(6588)
(6440)
(6343)
(6127)
(5935)
(5816)
(5691)
(5668)
(5155)
(4818)
(4805)
(4629)
(4467)
(4440)
(4402)
(4347)
(4008)
(3843)
学科
(32924)
经济(32853)
管理(30629)
(25572)
(22834)
企业(22834)
(12123)
(11878)
方法(11380)
数学(9410)
数学方法(9235)
中国(9122)
(8573)
业经(8143)
(7983)
体制(7332)
(7020)
财务(6993)
财务管理(6975)
企业财务(6641)
(6588)
银行(6579)
(6455)
(6348)
金融(6346)
(6293)
(5956)
贸易(5953)
(5820)
(5817)
机构
大学(123404)
学院(120298)
(51907)
经济(50857)
管理(45176)
研究(42886)
理学(38315)
理学院(37874)
管理学(37251)
管理学院(36990)
中国(32902)
(28222)
(26116)
科学(23139)
(21197)
财经(21147)
(19216)
(19111)
中心(18870)
研究所(18694)
(16929)
北京(16561)
经济学(16515)
(15930)
财经大学(15673)
业大(15274)
(15262)
师范(15120)
经济学院(14637)
(14560)
基金
项目(77540)
科学(61954)
研究(58352)
基金(57662)
(49742)
国家(49363)
科学基金(42607)
社会(38834)
社会科(36834)
社会科学(36828)
基金项目(29856)
(29168)
教育(27147)
自然(26188)
自然科(25588)
自然科学(25581)
自然科学基金(25128)
(24671)
资助(23071)
编号(22604)
(20955)
成果(19848)
(18051)
重点(17844)
国家社会(16566)
课题(16565)
(16292)
(16053)
教育部(15986)
(15588)
期刊
(61827)
经济(61827)
研究(40187)
中国(28741)
(23795)
管理(19668)
学报(17335)
科学(16583)
(16246)
教育(14514)
大学(14211)
学学(13117)
(13044)
金融(13044)
财经(11223)
农业(10374)
技术(10228)
经济研究(9737)
(9614)
业经(8767)
问题(7733)
(7113)
世界(6367)
现代(6306)
国际(6254)
会计(5922)
(5754)
(5636)
财会(5600)
理论(5430)
共检索到19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铁铮  
一、日本年金制度概述日本的年金即我们所说的养老保险,起源于明治时代为军人、官吏建立的抚恤金制度,后经几十年的实践、修改、充实,其体系已基本定型。现行的多层次年金保险,覆盖日本所有成年公民。日本现行的年金制度主要分三大类:1.公共年金即社会养老保险,包括三项?..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士征  
一、日本年金制度的变迁公的年金制度作为日本社会保险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环,始于战后所谓官吏的“恩给”,随后才发展成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年金。但真正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即“国民皆保险、皆年金”的始发期却是从1961年起。当时的年金制度主要分三类:(1)自营业者、农民和居民加入国民年金保险;(2)民间企业工资劳动者则加入厚生年金保险;(3)国家公务员(包括地方公务员和学校教职工)加入共济年金保险。在上述年金支付上,(1)为定额,(2)(3)除按等级定额外,尚有报酬比例加算部分。除上述三大类之外,还有船员年金保险、矿工年金保险等。由于各类年金保险支付方法各别,又多有重复,加之制度混杂的情况随着年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施锦芳  
日本在1961年实现了全体国民皆年金,1985年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政府开始对年金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本文分析了日本年金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影响其运行的因素,探讨了年金保险制度改革,最后通过以上研究为中国加快完善年金保险体系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岳卫  陈昊泽  
以“国民皆年金”为原则,日本国民年金制度的诞生,源于《日本宪法》形成基础性、全面性老后所得保障机制的要求。近年来日本国民年金制度以公平性为主线经历多次改革,扩展主体的全面性实现水平公平,改革年金的基础性推动分配正义,以财政的可持续性及配套改革作为国民年金水平公平、分配正义的支撑。数理上代际公平问题的背后,是日本国民年金制度的国民信赖性问题。因而,历次改革将该问题的解决,落脚在财政的可持续性上。基于日本经验,保障范围的全面性是实现公共养老金制度目标的基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项下更应关注水平公平、分配正义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关联性,延迟退休背景下公共养老金需要实现灵活性改革,基础养老金制度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在实现各自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协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朴京玉  
日本的农民年金制度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立起来的。从农民年金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既保障了老龄农民和离农农户的生活,又实现了农地保有的合理化。尤其是,农民年金基金(组织)通过经营权转让年金、离农给付金、农地的收购与转让以及购买农地资金的贷放等事业的有效运作,有效地促进了农地合理流转,保证了农业经营者年轻化和经营规模扩大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刘飞  
企业制度与企业年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企业年金的目标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以薪酬管理为基础。影响企业年金的深层次原因是企业的产权制度和企业文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乐川  
"国民年金"作为日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年来逐渐表现出制度的代际不公与应参保者的年金不信等问题,整个国民年金体系的安全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本国民年金陷入困境,与日本经济社会环境变迁、政府决策改革的失误以及劳动者对养老保障制度需求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主导的统包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不能完全应对新时期的养老需求和风险,针对个体需求与弹性化的制度设计才是未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勇  潘新华  黄显林  
2015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职业年金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构建年金制度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建立符合人民银行发展目标、适应央行履职特点且可持续发展的央行年金制度势在必行。国内外金融机构年金制度特点国外央行年金制度的主要特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万水  
土地抛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社会各阶层重视。如果我国能借鉴日本的农民年金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权基金制度,则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权基金的来源有政府补助、农村集体拨款、土地承包权收益等方面,基金主要用于对暂时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支付土地承包权转让金、对永久放弃土地的农村老人支付老龄年金等。这种基金组织是一种非政府机构,由农民负责监督其全部运作过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鹏  
本文用历史分析法梳理了日本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研究了推动日本企业年金制度演变的动因,发现日本企业年金制度起源于一次性退职金制度。后来的适格退职年金和厚生年金基金虽对日本现代企业年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因二者存在制度缺陷,进入21世纪之后,它们逐渐被新制度取代。制度的更替降低了企业年金的吸引力,而慷慨的公共年金和一次性退职金又挤压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导致近年来日本拥有企业年金的企业占比和参保人数均有所下降。同时,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因未获得足够的税优支持而发展受阻。有鉴于此,本文认为中国应平衡公共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发展,抓住降低公共养老金缴费率的契机,配合其他优惠措施,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有效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鹏  
本文用历史分析法梳理了日本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研究了推动日本企业年金制度演变的动因,发现日本企业年金制度起源于一次性退职金制度。后来的适格退职年金和厚生年金基金虽对日本现代企业年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因二者存在制度缺陷,进入21世纪之后,它们逐渐被新制度取代。制度的更替降低了企业年金的吸引力,而慷慨的公共年金和一次性退职金又挤压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导致近年来日本拥有企业年金的企业占比和参保人数均有所下降。同时,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因未获得足够的税优支持而发展受阻。有鉴于此,本文认为中国应平衡公共养老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邢赛鹏  陈琴弦  
本文立足于职业年金建立的理论依据,分析职业年金工资替代率的影响参数,设计出民办高校职业年金制度方案,并对促进民办高校职业年金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