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4)
2023(4955)
2022(4226)
2021(3758)
2019(7191)
2018(7456)
2017(15351)
2016(7907)
2015(9251)
2014(9457)
2013(9812)
2012(9743)
2011(9367)
2010(9857)
2009(9673)
2008(9228)
2007(8542)
2006(8329)
2005(7744)
2004(6870)
作者
(24954)
(21015)
(20594)
(20036)
(13153)
(9667)
(9600)
(7994)
(7744)
(7385)
(7321)
(6824)
(6793)
(6571)
(6435)
(6381)
(6189)
(5962)
(5949)
(5724)
(5578)
(5095)
(5038)
(4867)
(4791)
(4699)
(4425)
(4355)
(4252)
(3947)
学科
(61482)
经济(61443)
管理(20717)
方法(18204)
(17143)
数学(16673)
数学方法(16628)
地方(15619)
中国(15343)
地方经济(12120)
(12019)
企业(12019)
(10453)
(10159)
(9410)
业经(9402)
(8669)
银行(8664)
(8535)
(8531)
贸易(8528)
(8448)
(8230)
金融(8229)
(8224)
(7456)
环境(7180)
经济学(6923)
农业(6650)
(6588)
机构
大学(136848)
学院(134859)
(72608)
经济(71344)
研究(51504)
管理(46811)
中国(40178)
理学(38838)
理学院(38366)
管理学(37991)
管理学院(37703)
(33396)
(28590)
(26576)
科学(26241)
财经(26127)
经济学(24733)
(23486)
研究所(23440)
经济学院(21983)
中心(21204)
(20218)
北京(19232)
财经大学(19159)
(17588)
(17402)
师范(17318)
(16474)
(15839)
科学院(15019)
基金
项目(72012)
科学(56052)
研究(55805)
基金(52097)
(43644)
国家(43300)
社会(38151)
社会科(36109)
社会科学(36098)
科学基金(35734)
基金项目(26581)
(26322)
教育(24601)
资助(22182)
编号(21976)
(21957)
成果(19404)
自然(19192)
自然科(18630)
自然科学(18623)
自然科学基金(18282)
(17573)
(17165)
重点(16048)
国家社会(15969)
课题(15844)
(15417)
经济(15282)
发展(15248)
教育部(15117)
期刊
(93251)
经济(93251)
研究(51281)
中国(23866)
(23482)
管理(19737)
(16913)
金融(16913)
经济研究(16500)
(15607)
学报(15388)
科学(15258)
财经(14518)
(12694)
问题(12670)
业经(12444)
大学(12226)
学学(11506)
技术(11266)
(10966)
农业(10465)
教育(10209)
国际(9771)
技术经济(8889)
世界(8290)
经济问题(7838)
统计(7826)
商业(7766)
现代(7517)
理论(7485)
共检索到22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绍文  
本文利用日伪档案资料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经济侵略活动做了具体的概括。文中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分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非法抢夺我东北四官银号;1932年—1936年,日帝建立为军事掠夺服务的货币金融体系;1937年—1941年,日帝实施第一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帝对我东北疯狂掠夺四个时段加以论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经济富源的罪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长芝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策划操纵下,成立了满洲国傀儡政府(以下简称“伪满政府”或“伪满”)。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它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大陆兵站基地,日本对东北经济实行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成日  
略论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经济开发”安成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所谓“经济开发,始于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结束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前后历时40载,留下了一大批殖民遗产。怎样认识这个殖民遗产?对此,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日本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燕  
日俄战后至“九·一八”事变前 ,日本对东北的交通运输业、工矿业、商贸业等各经济部门进行了全面的侵略。通过经济侵略 ,日本独占了东北的经济利益 ,攫取了巨额利润和大量物资。日本对东北的野心主要是经济利益。当这种经济利益受到威胁时 ,战争作为特殊形式的政治自然为实现经济利益服务。日本的经济侵略又为其武力占领东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日本的经济侵略下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实属必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铁  张文刚  刘传军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以日本战胜俄国而结束。从此,中国东北逐步落入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任其掠夺、蹂躏。为控制东北经济命脉,掠夺战略物资,日本军国主义在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发动了一场疯狂的经济金融战争。发动货币战争掠夺金融财富日俄战争时,日本为支付军费,在东北战领地发行1.5亿元军票强制流通,并野蛮规定,日本军票一元与晚清银元一元等值通用,以不兑换纸币换取实银,掠夺了东北民众巨额财富。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利用清理军票之机在东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杨戈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如家庭经济学、人力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他们给“经济学帝国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学是对包括诸如消费者选择、企业理论、(直接的)市场、宏观经济行为等古典问题范围的扩展。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和渗透,经济学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而且经济学领域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骏  
本文通过对几位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具有明显差异的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看法以及他们研究领域的简要评述,力图勾画出当代经济学不同的发展走向,并结合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某些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树  
"经济学帝国主义"作为经济学扩展自己研究领域这种现象的特定称谓,通过"侵入"其他社会科学的边界,在援助和丰富经济学自身的同时,也在援助和丰富邻近的社会科学。尽管"经济学帝国主义"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与不足,但总体上我们还是应当承认和肯定它具有其合理内核。我们不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那种真正的帝国主义行为,其带来的应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多赢局面,它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学为构建开放的社会科学所作的有益尝试;"经济学帝国主义"本质上是"科学帝国主义"的表现。本文就"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演进轨迹、重要表现进行了阐述、剖析和简要评析;并基于此,对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和建设作了相关的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延续到它爆发后的第十个年头。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工人的就业岗位、老年人的退休金一起遭受打击的,还有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而一度复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2003年,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增长理论的开创性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声称:宏观经济学已经解决了防止萧条这一核心问题。2004年,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宣布:经济进入了"大稳健"时期。2007年,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延续到它爆发后的第十个年头。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工人的就业岗位、老年人的退休金一起遭受打击的,还有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而一度复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2003年,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增长理论的开创性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声称:宏观经济学已经解决了防止萧条这一核心问题。2004年,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宣布:经济进入了"大稳健"时期。2007年,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晓光  
本文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以生产效率、经济效率为标准,对掠夺进行分析和评判。掠夺活动可分为纯粹财富转移型和生产资源转移型两大类。本文指出,财富转移型掠夺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带来掠夺成本和抵抗成本等社会损失,若这类掠夺蔓延开来,还会打击生产积极性,降低社会总产出。本文从资源配置方式的高度,分析生产资源转移型掠夺,发现其内在激励约束机制的缺陷,指出掠夺式的资源配置容易导致有害于社会生产的资源转移。本文比较了交易和掠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发现在激励约束机制、过滤机制、信息成本等方面,交易都优于掠夺,最后指出,掠夺与节约交易成本没有必然联系,节约交易成本不能当作为掠夺辩护的理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经济转轨中的政府可能成为掠夺之手。在我国由于长期存在的意识形态的惯性和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以及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掠夺行为。为此,如欲限制政府的掠夺行为,在长期必须以经济改革促宪政转轨,形成社会的“自生能力”;在短期必须改革税制,缩短行政代理链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纪平  
理论的真理特性与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共同决定了经济学的演化路径。经济活动的社会性要求经济学向古典传统回归,因此,将非市场社会因素引入经济理论框架可以获得更大的突破。以此为背景,追求事业成功的经济学家将理性选择框架推向非经济领域,形成经济学帝国主义。然而由于缺乏经济活动特有的货币计量标尺和市场竞争环境,试图改造其他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能完成经济学向古典回归的使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树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兴学科,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轮廓后,提出了法律经济学形成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