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2)
- 2023(17026)
- 2022(14485)
- 2021(13436)
- 2020(11295)
- 2019(26053)
- 2018(25995)
- 2017(50240)
- 2016(27334)
- 2015(31104)
- 2014(31557)
- 2013(30883)
- 2012(28198)
- 2011(25747)
- 2010(26160)
- 2009(24409)
- 2008(23680)
- 2007(21353)
- 2006(18934)
- 2005(17154)
- 学科
- 济(124981)
- 经济(124832)
- 管理(82842)
- 业(73880)
- 企(63023)
- 企业(63023)
- 方法(51851)
- 数学(45200)
- 数学方法(44480)
- 中国(29738)
- 财(28736)
- 农(28172)
- 学(26218)
- 业经(25860)
- 地方(25699)
- 制(24924)
- 理论(20328)
- 融(18637)
- 金融(18629)
- 银(18618)
- 银行(18572)
- 贸(18437)
- 贸易(18422)
- 体(18284)
- 农业(18118)
- 和(17943)
- 易(17785)
- 行(17762)
- 务(17667)
- 财务(17575)
- 机构
- 大学(399627)
- 学院(397172)
- 济(164347)
- 经济(160760)
- 管理(154854)
- 研究(135331)
- 理学(133049)
- 理学院(131576)
- 管理学(129089)
- 管理学院(128362)
- 中国(102198)
- 京(85450)
- 科学(81151)
- 财(77332)
- 所(68310)
- 研究所(61647)
- 财经(61011)
- 农(60818)
- 中心(60514)
- 江(59239)
- 业大(56710)
- 经(55191)
- 北京(54422)
- 范(51375)
- 师范(50873)
- 经济学(50214)
- 院(48869)
- 州(47447)
- 农业(47420)
- 财经大学(45211)
- 基金
- 项目(262577)
- 科学(206263)
- 研究(192741)
- 基金(190097)
- 家(164895)
- 国家(163577)
- 科学基金(140631)
- 社会(121407)
- 社会科(115080)
- 社会科学(115047)
- 省(102260)
- 基金项目(99493)
- 自然(90967)
- 教育(89418)
- 自然科(88842)
- 自然科学(88823)
- 自然科学基金(87202)
- 划(85735)
- 资助(79956)
- 编号(78444)
- 成果(64755)
- 重点(58610)
- 部(58057)
- 发(55300)
- 课题(54992)
- 创(54008)
- 创新(50455)
- 教育部(50189)
- 科研(49605)
- 国家社会(49597)
- 期刊
- 济(189244)
- 经济(189244)
- 研究(122076)
- 中国(79298)
- 学报(60995)
- 管理(60458)
- 财(59804)
- 科学(56229)
- 农(55437)
- 大学(46837)
- 教育(45306)
- 学学(44139)
- 农业(37745)
- 融(37308)
- 金融(37308)
- 技术(36518)
- 财经(31060)
- 经济研究(30576)
- 业经(28632)
- 经(26604)
- 问题(23514)
- 技术经济(20415)
- 理论(19566)
- 统计(19466)
- 业(19285)
- 图书(18808)
- 现代(18236)
- 科技(17903)
- 版(17700)
- 策(17498)
共检索到600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日本在战后建立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充分体现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协调与统一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政府主导突出地表现为: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对经济活动,特别是对企业决策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诱导;依靠财政、金融政策以及政策性金融等调控手段,对整个经济进行宏观间接调控。这种政府主导并不是为了排挤或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企业的活力,而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这种比较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经济体制模式,对于我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宁向东
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发挥得极为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干预的内容以及作用的方式相当独特。日本政府协助和激励企业运作,而不是替代本应由企业完成的职能。人们不能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概念来理解日本政府的经济计划。日本的经济计划没有任何强制性。在日本,现实的经济活动完全是由企业这个最灵活、最讲效率的微观主体控制的,而不是由政府计划操纵的。从计划的内容和方式看,日本政府制订的经济计划,是为了社会经济各界明确政府意向、预测经济前景、争取社会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美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充分体现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有机结合的分权型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基本上由市场导向,政府主要在宏观上依靠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和手段进行必要的间接调控,并通过各种立法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笔者认为,在如何解决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有机结合这个重大问题上,美国的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牛文娟
本文在对会计模式界定的基础上,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国家会计模式进行分类比较,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可以从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为我国会计模式改革提供启示和经验;在理论层面选取会计目标、会计立法、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作为比较对象;在实务层面选取财务报告和重要会计事项作为比较对象。同时还指出了我国会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市场经体制 会计模式 经济基础环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高教改革如何与经济改革想相协调,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协调模式的剖析和对我国实际的分析,探讨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应采取什么样的协调模式,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会元
在改革新时期,中国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讨和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1992年后,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这是一条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模式发展之路。本文还就1992~2001年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试做估价。
关键词:
中国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 市场化程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学力
如何把经济增长与收入的公平分配结合起来,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成长阶段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发展经济学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寻求适合我国的最优的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捷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把日本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归结为生产要素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长期化结合。这一特征的经济原理在于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调整替代市场调整以减少要素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追求因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所产生的准租金。日本型体制是由一组具有较强互补性的制度安排所构成,但这套体制在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中正失去效率,需要进行一场大变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志立 赵文海 李杰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余昺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忠厚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实际投入连年有所增长,卫生部门的业务收入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医疗成本和人员开支增幅较大,医疗卫生劳务价格体系尚未理顺,加之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的束缚,使得县域卫生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如何顺应市场经济,摆脱县域卫生发展的困境?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县域卫生工作的领导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郭永清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模式的特征、作用和内容,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时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计划经济下企业审计模式虽然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其目标、内容、方法等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建立新的企业审计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柯荣
前段时间,×报头版一则新闻报道标题赫然醒目:某地区“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抽调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县市领导”。在新闻宣传上说,这是我们的一种习惯性的模式了。社会生活中,某一项“中心指标”的突破,可以是斗争的结果,可以是思想教育的结果,也可以是抓计划生育的结果;或者是某一项“中心任务”提出后,各种社会现象肯定都会围绕这项中心任务自动应运而生,即如以上标题所谓从企业抽人,在70年代以前可以说是强化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80年代初(即如南宁市、柳州市)可以说是为加强改革开放的需要,这回自然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