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4)
- 2023(4706)
- 2022(4089)
- 2021(3891)
- 2020(3429)
- 2019(8263)
- 2018(8281)
- 2017(15574)
- 2016(8484)
- 2015(9616)
- 2014(9420)
- 2013(9707)
- 2012(8934)
- 2011(7948)
- 2010(8475)
- 2009(8328)
- 2008(7366)
- 2007(6472)
- 2006(5817)
- 2005(5312)
- 学科
- 管理(32373)
- 济(29753)
- 经济(29722)
- 业(24210)
- 企(22135)
- 企业(22135)
- 方法(10957)
- 财(10476)
- 数学(8562)
- 数学方法(8408)
- 地方(8090)
- 农(7851)
- 务(7433)
- 财务(7399)
- 财务管理(7380)
- 中国(7037)
- 制(6955)
- 企业财务(6895)
- 业经(6776)
- 理论(6201)
- 划(5928)
- 学(5709)
- 策(5563)
- 银(5407)
- 银行(5405)
- 和(5334)
- 农业(5212)
- 融(5177)
- 金融(5175)
- 行(4993)
- 机构
- 大学(109374)
- 学院(107547)
- 管理(44057)
- 济(40472)
- 经济(39270)
- 研究(36624)
- 理学(35315)
- 理学院(34846)
- 管理学(34309)
- 管理学院(34039)
- 中国(31788)
- 京(25369)
- 财(21787)
- 科学(21434)
- 江(18563)
- 所(18189)
- 中心(17894)
- 北京(16226)
- 研究所(16070)
- 范(15446)
- 财经(15433)
- 师范(15339)
- 农(15229)
- 州(14966)
- 业大(14143)
- 经(13871)
- 院(13754)
- 省(12589)
- 师范大学(12403)
- 农业(11738)
- 基金
- 项目(66042)
- 科学(51040)
- 研究(50736)
- 基金(46318)
- 家(39431)
- 国家(39058)
- 科学基金(33653)
- 社会(30064)
- 社会科(28313)
- 社会科学(28301)
- 省(26022)
- 基金项目(24946)
- 教育(23310)
- 自然(22051)
- 划(21765)
- 编号(21583)
- 自然科(21480)
- 自然科学(21475)
- 自然科学基金(21048)
- 资助(18844)
- 成果(18112)
- 课题(15165)
- 重点(14521)
- 部(14260)
- 发(13978)
- 创(13213)
- 项目编号(12902)
- 大学(12818)
- 年(12644)
- 科研(12531)
共检索到186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晓亮
日本面对战后第一次国家危机,先是组建应急管理机构,以此为基础,从行政号召、政府指导和法律管制等层面制定了诸多措施,并很快形成了具有"防火墙"作用的应急管理体系。该体系为调整危机状态下的国家权力、公民权利以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能源经济关系,充分发挥行政、法律对社会无序状态、紧急状态的防范和矫正功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应急危机管理中,日本政府所发挥的6大能效,也为日本从无预防性的应急管理向未雨绸缪的预防管理转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心理储备、经验借鉴和制度遗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尹晓亮
能源危机对资源约束型国家而言是"国家危机"。文章指出,日本以两次石油危机为契机,从规避、分散、抵御、弱化、稀释和舒缓等不同政策取向角度进行了行政政策安排;从长期性、全民性、战略性和权威性的角度,进行了法律政策安排,行政政策安排和法律政策安排共同构成了日本能源危机管理的政策体系。该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日本巧妙地通过机制设计渐次形成了能源危机管理的社会共建模式。另外,该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日本将能源"危机"转向经济发展"契机"、"危机管理"转向"常态管理"的过程。
关键词:
能源 危机 政策 管理 日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晓亮 张杰军
基于科技创新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路径。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契机,日本在能源环保领域优先选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点技术项目,并对其制定"创新发展路线图",以期突破"能源环境双约束"的困局。日本的科技创新对其能源结构转型、能源利用率提升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业已产生传导效应。
关键词:
能源 科技创新 路线图 节能减排 日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向国成 曾祥炎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至今,经济危机理论林立,但并没有形成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都能进行合理解释的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文章主张"回到马克思",在其建立的"分工—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生产与消费失衡"的逻辑链条上,结合财产权、财政权、货币权的宏观影响,对各种经济危机给出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诠释。马克思认为,分工产生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使生产与消费在时间、空间、主体上的脱节与失衡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分析了对抗性的分配制度(财产权)如何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从而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文认为在分工高度发展,进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演化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的经济形态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历娟 洪伟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石油危机的困扰。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危机必定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石油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为切入点,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石油供求及波动趋势,对我国石油安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了一定威胁,但仍能维持;但如果进口保持现有趋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保障石油安全将面临巨大挑战。
关键词:
石油危机 石油安全 能源安全 波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凡
石油危机的打击,不仅迫使日本在政治上改变了对中东的政策,而且也迫使其在经济上转变国内主要产业结构。日本放弃了自50年代中期以来实施的以重、化学工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采取以技术尖端行业为核心,以低能耗、高效益,发挥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带动整个经济持续发展的路线。
关键词:
石油危机 原材料型产业 装配加工型产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Gideon Rachman 李志远
多么令人震惊啊!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布伦丹·纳尔逊说了几句大实话,让人们倒吸了几口凉气。他上周说,中东是"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重要供应区",因此,人们"应当认真思考从伊拉克草率撤军的后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锐
国内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正在不断加剧。2011年4月以来,中国多地电力供应出现异常紧张的局面,浙江、江西、湖南、重庆、陕西等多省市接连发生百万千瓦用电缺口,一些省份不得不拉闸限电,在能源消费淡季提前出现的供应紧张局面似乎预示着2011年夏季可能面临全面电荒。与此同时,2011年一季度国内成品油消费两位数增长,但相应的炼油能力不能完全匹配消费的快速增加,原油价格在出现"批零倒挂"的情况下,"油荒"开始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婷
从2003年春天就开始的电力危机,在盛夏季节达到一个短暂的高峰之后,这个阴影至今仍然挥之不去,范围涉及全国近2/3的省份,并且愈演愈烈。一些大中城市为了缓解这种局面,被迫采取拉闸限电、高峰期提高电价等办法限制用电。因而有人戏称,中国电力市场又退回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到2020年,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伟
本文从目前的油价上涨现象谈起,分析了前两次石油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其推动力,阐释了引发油价上涨的原因,并由此说明目前不会爆发新的石油危机。但面对日益明显的能源危机,石油消费国仍应提高警惕,认真对待。
关键词:
石油危机 石油价格 可能性分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乐
石油危机后日本GNP翻两番的主客观原因王乐战后日本实现了长达18年之久的高速经济增长,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其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从!955年的8.4万亿日元猛增到1973年的112.52万亿日元,平均5年左右就翻一番,实际GNP年平均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冬明
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后,美国能源管理体制隐藏的问题随着石油危机暴露出来,为此美国推进市场化导向的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能源部、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并不断完善能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美国能源管理体制的成功改革给中国的启示有:能源管理体制要与市场化需求相符合,宏观管理、市场监管和资源管理部门分立,循渐进路径、重点突破、逐步深化。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能源管理体制 改革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冬明
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后,美国能源管理体制隐藏的问题随着石油危机暴露出来,为此美国推进市场化导向的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能源部、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并不断完善能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美国能源管理体制的成功改革给中国的启示有:能源管理体制要与市场化需求相符合,宏观管理、市场监管和资源管理部门分立,循渐进路径、重点突破、逐步深化。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能源管理体制 改革 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寒寅
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血液,石油显然是一种战略商品,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而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石油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化牵动着经济领域的每一个方面,事实上,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尤其是持续上涨一直被视为能够显著影响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负面因素。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其内部的石油供需矛盾尤显突出,既有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框架已无法应对持续高油价的现实,因此,对于亚洲能源需求大国而言,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参与博弈来代替完全的市场定价接受者地位至关重要。
关键词:
亚洲石油秩序 石油危机 亚洲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