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5)
2023(3567)
2022(3066)
2021(2815)
2020(2516)
2019(6025)
2018(5877)
2017(12177)
2016(6197)
2015(6629)
2014(6767)
2013(6828)
2012(6520)
2011(5827)
2010(6048)
2009(5601)
2008(5801)
2007(5298)
2006(4712)
2005(4358)
作者
(17506)
(14634)
(14616)
(14012)
(9356)
(7036)
(6937)
(5551)
(5348)
(5089)
(4889)
(4823)
(4781)
(4655)
(4584)
(4475)
(4447)
(4250)
(4128)
(4087)
(3698)
(3696)
(3500)
(3241)
(3219)
(3212)
(3205)
(2903)
(2849)
(2827)
学科
(31719)
经济(31710)
(17802)
(17388)
贸易(17379)
管理(17135)
(16878)
(15620)
企业(15620)
方法(15319)
数学(13231)
数学方法(13180)
(9714)
关系(7491)
(7352)
财务(7349)
财务管理(7341)
企业财务(7002)
中国(6953)
(6938)
(6593)
地方(6054)
出口(5886)
出口贸易(5886)
(5886)
(5803)
金融(5803)
(5756)
银行(5748)
(5477)
机构
大学(92975)
学院(91742)
(49438)
经济(48826)
研究(33972)
管理(33860)
理学(29050)
理学院(28778)
管理学(28455)
管理学院(28289)
中国(25837)
(21487)
(18909)
(17339)
财经(17259)
科学(16416)
经济学(16167)
(15699)
研究所(15382)
经济学院(14821)
(14212)
中心(13876)
(12941)
财经大学(12878)
(12807)
北京(12201)
(11496)
商学(11130)
商学院(11051)
业大(10474)
基金
项目(56133)
科学(44379)
基金(42458)
研究(41584)
(36307)
国家(36063)
科学基金(30790)
社会(27760)
社会科(26698)
社会科学(26690)
基金项目(22092)
(19936)
自然(19036)
教育(18855)
自然科(18630)
自然科学(18627)
资助(18432)
自然科学基金(18335)
(16819)
编号(15649)
(13962)
重点(12934)
成果(12706)
教育部(12389)
(12292)
国家社会(11944)
人文(11901)
中国(11764)
(11555)
大学(11158)
期刊
(52639)
经济(52639)
研究(30639)
(16603)
中国(14069)
(14028)
国际(13704)
管理(13579)
学报(11397)
(11176)
金融(11176)
科学(10573)
经济研究(10537)
(9579)
大学(9272)
学学(8917)
财经(8824)
问题(8649)
(7766)
世界(7706)
(7310)
贸易(7310)
业经(7299)
技术(6743)
农业(6609)
国际贸易(6259)
商业(5813)
现代(5177)
教育(5093)
技术经济(5083)
共检索到145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涛  王跃生  
一般认为日本对中国成本和出口导向的直接投资带来了中日之间的行业内贸易,即中国从日本进口零部件、加工后出口日本的垂直行业内贸易。本文通过机械行业投资与贸易的数据,讨论2000年以后日本对华投资的新趋势是否改变了中日间的行业内贸易结构与贸易模式。结果表明,既有研究认为的中日机械行业的垂直分工体系日渐淡化;对华投资热点的运输机械行业并没有形成典型的东亚式垂直分工体系;要素禀赋差异是中日机械行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会君  朱延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FDI)的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采用1989-2010年的数据,分析日本FDI和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FDI与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日本FDI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并没有改变中日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中国的实际贸易竞争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李梁  
在2001年,中日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电机和电器产品,即海关HS分类85章商品,这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日国际分工格局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产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测算了中国对日本HS85章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HS85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中日HS85章商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作者最后认为,只要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不变,中日产业内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燕   李彤彤  
从 2 0 0 1年开始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再度掀起新浪潮 ,对华投资企业的数量和投资金额急剧增加。这新一轮的日本对华投资热潮 ,在投资领域、投资动机、本地化程度以及竞争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  
美国对华贸易救济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对华反倾销救济数量开始回落;与此同时,对华反规避、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知识产权调查等模式逐渐兴盛,并对中国对美出口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这一现实,探讨新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智宇  易行健  唐建伟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城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结合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运用统计数据和历史资料,重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结构,以及对彼此贸易的贡献率,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向丽  
通过对日本对华制造业FDI与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对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结论。基于此,我国应加大力度吸引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以加快发展我国的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这无疑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也有利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坤  张文胜  
电气机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产业内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要部分,但是进出口贸易存在动态失衡现象,对双方贸易收支平衡产生不利影响。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指数进一步表明,中国只具有分工链的组装优势,而日本占据了上游研发、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导致中国在中日产业内分工和利益分配结构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必须着眼于"微笑曲线"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品牌和营销等上游环节,努力实现分工链条的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磊  张猛  
本文利用UN comtrade的最新贸易数据对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成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并且中国在中日产业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日本利用技术优势,通过跨国公司、反向进口以及日本对华出口构建了中日垂直型专业化分工模式,进而形成了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反向进口是指日本在华企业对日本的出口,是中国对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向进口商品的类别和结构可以直接反映出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情况,反向进口和中日产业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双  林汉川  黄满盈  
本文以2009年为例,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下国外对华启动贸易救济措施的新趋势,发现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急剧增加;通过分析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的特点,探讨了这些新趋势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指出了产生新趋势的原因,提出中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刘璐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结构、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使用SITC四位数项下的7类产品分类数据,基于一般加权模型、技术加权模型和范数模型,计算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四种类型的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指数,得出产业内贸易优化程度指数;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VEC模型,旨在检验相关因素对中国与日本之间产业内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聂平香  
一、日本对华投资特点日本一直是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是46022家,占比为6.23%,实际金额是798.95亿美元,占比为6.53%,位列第三。目前日本对华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域内自80年代中期以来到90年末之间的贸易资料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制约我国与东亚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攻研  刘洪钟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支撑东亚繁荣的增长模式和区域生产网络的缺陷暴露无疑。在后危机时代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贸易与分工结构调整已经悄然展开。本文首先考察了危机前后中日韩三国区域分工与贸易结构的最新变化趋势,其次研究了其对区域经济合作和东亚再平衡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这种变革对FTA建设带来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