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3)
- 2023(9117)
- 2022(7761)
- 2021(7326)
- 2020(6282)
- 2019(14922)
- 2018(14451)
- 2017(27523)
- 2016(14840)
- 2015(17347)
- 2014(17351)
- 2013(17609)
- 2012(16762)
- 2011(15348)
- 2010(15261)
- 2009(14305)
- 2008(14351)
- 2007(12941)
- 2006(11091)
- 2005(10212)
- 学科
- 济(69992)
- 经济(69936)
- 业(41504)
- 管理(41097)
- 方法(34178)
- 企(32014)
- 企业(32014)
- 数学(31056)
- 数学方法(30865)
- 中国(20765)
- 贸(19152)
- 贸易(19147)
- 易(18808)
- 农(18500)
- 财(16846)
- 技术(14484)
- 学(13234)
- 出(13173)
- 业经(12317)
- 农业(12212)
- 制(12084)
- 地方(10909)
- 银(10399)
- 银行(10372)
- 融(10032)
- 金融(10030)
- 行(9997)
- 环境(9811)
- 和(9710)
- 口(9238)
- 机构
- 大学(229572)
- 学院(225037)
- 济(105960)
- 经济(104181)
- 管理(84701)
- 研究(83801)
- 理学(72690)
- 理学院(71867)
- 管理学(70885)
- 管理学院(70443)
- 中国(63706)
- 京(49330)
- 科学(48772)
- 财(45048)
- 所(43299)
- 研究所(39500)
- 农(39127)
- 中心(37431)
- 财经(36395)
- 经济学(34965)
- 经(33346)
- 业大(32723)
- 江(32391)
- 经济学院(31846)
- 北京(31845)
- 农业(31126)
- 院(29455)
- 范(28718)
- 师范(28454)
- 财经大学(27078)
- 基金
- 项目(147212)
- 科学(115755)
- 基金(108955)
- 研究(107224)
- 家(95668)
- 国家(94983)
- 科学基金(79784)
- 社会(70065)
- 社会科(66651)
- 社会科学(66631)
- 基金项目(56728)
- 省(54073)
- 自然(49636)
- 教育(48859)
- 自然科(48524)
- 自然科学(48508)
- 自然科学基金(47689)
- 划(46822)
- 资助(45571)
- 编号(41419)
- 部(35055)
- 成果(33899)
- 重点(33660)
- 发(32290)
- 创(30797)
- 国家社会(30543)
- 教育部(29980)
- 中国(29755)
- 创新(29091)
- 课题(28747)
- 期刊
- 济(111184)
- 经济(111184)
- 研究(68744)
- 中国(43741)
- 学报(35667)
- 农(35029)
- 财(34478)
- 科学(33365)
- 管理(29349)
- 大学(26697)
- 学学(24984)
- 农业(24228)
- 技术(21018)
- 教育(20951)
- 融(19627)
- 金融(19627)
- 经济研究(19332)
- 财经(18659)
- 贸(16747)
- 经(16154)
- 问题(15533)
- 业经(15206)
- 业(14672)
- 国际(14584)
- 世界(13959)
- 技术经济(13819)
- 统计(11486)
- 科技(10540)
- 理论(10365)
- 版(10342)
共检索到338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凌云 蒲勇健
本文采用GTAP模型实证分析中国通过从日本进口获得技术溢出的机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GTAP模型 技术溢出 中性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凌云 杨秀苔 冉茂盛
论文运用GTA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间投入的物化技术溢出与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该理论假设的框架下进行实证模拟。模拟结果首先验证了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产生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产生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假设;其次,模拟结果表明北美第二、三产业的技术进步对中国所有产业的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第二产业的作用强于第三产业的作用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柏福 刘舜佳
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方向与其物化型资本品输出方向相反,需就OFDI对东道国及母国溢出的技术类型进行区分。本文依据技术分类理论指出OFDI逆向溢出非物化型技术,并基于非物化型技术空间扩散属性,将Pottelsberghe and Lichtenberg(2001)的OFDI逆向技术外溢效应检验模型空间扩容,以中国30省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OFDI两阶段逆向技术外溢:进口贸易和FDI首阶段的局域技术外溢效应强于OFDI首阶段的局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OFDI在中国内陆区域间产生的二阶段广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强于进口贸易和FDI的二阶段广域非物化型技术外溢效应,结论在置换6种不同空间权重后具有稳健性。基于研究结论,我们建议"走出去"优先"引进来",并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本积累三方面完善非物化型技术空间溢出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非物化型技术 空间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蔡茂森 顾丽琼
在各国快速发展软件产业的进程中,既有美国这种以强大的软件研发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产品的发达国家,也有印度这种以软件服务、软件出口为主,通过低成本、高质量成为世界软件加工基地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高度重视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如何增强软件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小花 徐英杰 聂名华
文章运用2003—2015年数据,采用修正的国际技术溢出模型,构造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进口贸易路径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FDI和OFDI路径并未显著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人力资本、研发强度、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跨越各影响因素的门槛值之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阳艳艳 喻美辞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有关的行业分析尚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变迁,运用DEC模型计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平均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TEC指数)和技术进步(TC指数),并与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外国研发溢出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逆向技术溢出与行业平均的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呈中等关联度,其中,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的关联度较强,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差别较大。技术含量不高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具有较高关联度;技术含量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则不具较高的关联度。因...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行业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洪钟 齐震
全球生产链背景下的中国进口和外资表现出两个典型化特征:一是全部进口中中间产品占比非常高;二是在华外资企业对进口依赖程度高并且具有很强的外向型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进口和外资这两大渠道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果。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中间产品进口对内资企业没有产生理想的技术溢出,且拉大了外资、内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外资企业对进口依赖度越小,其技术溢出效果越好,且进口依赖度和外资数量的技术溢出效果存在正的交互作用;外资企业出口导向特征越明显,技术溢出效果越差。
关键词:
技术溢出 中间品进口 外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灿 晏玉龙
本文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几年FDI数据研究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FDI对我国服务业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溢出效果较明显,但FDI对技术进步没有直接促进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我国服务业技术溢出的渠道和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FDI 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忠平 弓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在研究FDI对东道国外溢效应时,偏重于进行外溢效应的具体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试图解释大量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并为东道国更好地发挥FDI外溢作用提供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对FDI的技术溢出进行了描述,然后就FDI外溢效应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对东道国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FDI 溢出效应 水平溢出 垂直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中元 赵国庆
文章通过从55篇研究文献中提取关于中国FDI水平溢出效应的相关信息,应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中国FDI水平溢出效应的实证结论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和所受影响的程度。文章Meta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文献中指标的构建会影响文献研究中FDI水平溢出效应的结论;研究FDI溢出效应时不区分水平溢出效应与垂直溢出效应会增加得到负向FDI水平溢出效应的偏误;采用的样本数据特征也影响FDI水平溢出效应的结论;模型设定中遗漏变量问题会引发FDI水平溢出效应的估计偏误,而且偏误的方向是不可预测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国内外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且技术差距与逆向溢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比线性关系模型拟合得更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庆潇 杨晨 李鹏
本文基于2002—2011年高技术产业的地区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展开经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多样化溢出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而专业化溢出的作用并不明显。从不同地区的角度来看,实证结果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知识多样化溢出能够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中部地区的知识专业化溢出却阻碍了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西部地区知识专业化溢出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si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并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考察了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因素。碳排放绩效测算表明,行业整体的碳排放绩效在研究期内增加了7.8%,主要是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效率则起抑制作用。收敛性检验表明,各行业碳排放绩效绝对收敛,即行业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影响因素分析表明,FDI可以通过水平技术溢出、前向和后向的垂直技术溢出对行业碳排放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