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6)
- 2023(5693)
- 2022(4811)
- 2021(4473)
- 2020(3632)
- 2019(8230)
- 2018(7935)
- 2017(15932)
- 2016(8760)
- 2015(9577)
- 2014(9493)
- 2013(9389)
- 2012(8907)
- 2011(8087)
- 2010(8363)
- 2009(7644)
- 2008(7504)
- 2007(7027)
- 2006(6304)
- 2005(5626)
- 学科
- 济(37561)
- 经济(37529)
- 业(26482)
- 管理(25883)
- 企(21168)
- 企业(21168)
- 方法(12604)
- 农(12432)
- 数学(10933)
- 数学方法(10787)
- 业经(10066)
- 财(10006)
- 中国(9991)
- 地方(9844)
- 产业(9348)
- 策(8308)
- 农业(8006)
- 制(7864)
- 贸(7402)
- 贸易(7399)
- 易(7207)
- 技术(6887)
- 银(6018)
- 银行(6008)
- 及其(5966)
- 行(5817)
- 政策(5692)
- 融(5654)
- 金融(5654)
- 务(5648)
- 机构
- 学院(122520)
- 大学(119093)
- 济(57342)
- 经济(56212)
- 管理(48644)
- 研究(43815)
- 理学(41132)
- 理学院(40766)
- 管理学(40312)
- 管理学院(40070)
- 中国(33083)
- 财(27120)
- 京(24493)
- 科学(23171)
- 所(21644)
- 财经(20441)
- 中心(19931)
- 江(19826)
- 研究所(19231)
- 经(18536)
- 农(18534)
- 经济学(17414)
- 院(15980)
- 北京(15700)
- 经济学院(15692)
- 范(15389)
- 州(15328)
- 业大(15324)
- 师范(15297)
- 财经大学(14988)
- 基金
- 项目(77616)
- 科学(62089)
- 研究(61249)
- 基金(55603)
- 家(47179)
- 国家(46775)
- 科学基金(40382)
- 社会(39530)
- 社会科(37722)
- 社会科学(37717)
- 省(30784)
- 基金项目(28470)
- 教育(27125)
- 划(25471)
- 编号(24862)
- 自然(24002)
- 自然科(23393)
- 自然科学(23383)
- 资助(23185)
- 自然科学基金(22994)
- 成果(20688)
- 发(19153)
- 课题(17978)
- 部(17808)
- 重点(17547)
- 创(16694)
- 发展(16275)
- 国家社会(16148)
- 性(16021)
- 展(16008)
共检索到193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吉江
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是日本在战后经济赶超过程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两方面对日本实施产业政策的实践进行了粗线条地分析概括:即日本是怎样扶持成长产业和调整衰退产业的。产业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外部保护、资金援助、税收优惠、市场扶持等等。产业调整政策主要包括:对衰退产业实行行政干预,减少其生产规模;主动转移衰退产业的劳动力;向衰退产业的地域诱导植入新产业,等等。文章的后半部分则对我国实施产业政策中所存在的体制基础不健全、产业政策不配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明贵
产业政策是促进战后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重要手段。总体而言,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是重视产业结构政策,着力实现结构合理化;强调产业政策的适应性,经常调整政策方向;将政策的制定、组织、实施结合起来,重视政策的动态管理;强调政策的市场导向,将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等。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特点 成功经验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钟锦文 钟昕
日本是世界上开展垃圾分类最早、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其垃圾处理政策经历了"末端处理→源头分类→回收利用→循环资源"的渐进式演进脉络,反映了日本对"垃圾"的认识由"废物"向"资源"的转变过程。影响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的政策因素主要有分类数量、分类成本、回收频度和收费价格等;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特征和家庭特征等。日本垃圾处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其经验主要有: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严格执法;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实行有偿回收;遵循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发挥社会合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温建中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使我国在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方面都面临严峻考验。日本解决能源环保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方面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气体排放,并不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完善法律约束体系,不断提升全民节能环保软实力。我们在深入学习日本能源环保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日本在东亚的能源环境合作。
关键词:
能源供给 能源消耗结构 环境立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文臣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2000年前要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今后几年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4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是属于经济中期增长的艰难时期,其显著特点是产业结构的加速变动。在这个发展阶段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凤君 赵大晖 郭锐 何发
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大多数地方政府和企业过分强调自身利益,不能认真执行产业政策,导致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际分工弱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理论界和管理者们已开始探索提高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途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和技术手段支持,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问题的定性描述上。拟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的过程控制思想,从评估机理构建方面,探索改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政策评估 评估方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建成 韩雍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实现特定产业发展目标的一种工具,其实施效果密切依赖于产业特征及具体的制度环境。文章以中国式分权制度为背景,研究了经济分权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经济上的相对分权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具有负面的影响,但政治上的相对集权弱化了经济分权的负面效应。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取决于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政治上)集权与(经济上)分权的协调和平衡。运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政府补贴对企业TFP的促进作用会下降11.1%-31.2%,税收减免对企业TFP的促进作用将下降8.7%-29.3%。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内容由"偏增长"向"重升级"的转变能够降低财政分权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负面影响,会使得财政分权程度对政府补贴实施效果的负面影响降低2.4%,对税收减免实施效果的负面作用下降7.7%。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产业政策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少洪 全毅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其实施的成效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本文旨在分析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一般条件,以及我国的产业政策实践经验,为我国入世后调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有效实施 市场失效 政府失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海水
二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曾被广泛运用,并被认为对日本经济的赶超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开放程度的上升,日本产业政策应用的范围体现出 不断收缩的特征。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要素禀赋 经济干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宋磊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质疑日本产业政策的研究开始增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日本产业政策的体系以及产业政策研究的格局有关。在日本的产业政策中,除了受到重视的结构政策外,企业合理化政策也占有重要地位;在产业政策研究中,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经济学研究之外,潜在地存在着管理学的研究传统。但是,企业合理化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管理学研究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现有的研究难以回应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否失败的问题,只有在管理学的视角之下,将企业合理化政策作为分析的重点之一,这一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希宋 夏志勇 赵寰
本文首先具体介绍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支柱产业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模糊合成运算 ,将复杂的多层次评价问题转化为定量评价 ,从而能够更直观、更合理地反映经济效益状况 ,为支柱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与指导。
关键词:
支柱产业 产业政策 效果 评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旭峰
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需萎缩和内需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长期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日韩两国产业政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产业政策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昌南
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绩效不高的原因可以从产业政策实施路径进行考察。从产业政策的制定上讲,政府未必有愿望和有能力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从产业政策的执行上考察,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产业政策的执行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出发,在执行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反应,削弱产业政策的效果;从产业政策的评估来考察,缺乏健全的评估体系,评估的结论也未必合理,对今后产业政策的制定也失去了可靠的合理的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雄胜
企业内部评价是现代企业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企业效率,改善经营业绩,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在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评价制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是,历史地看,我国企业内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