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7)
2023(2052)
2022(1680)
2021(1473)
2020(1227)
2019(2842)
2018(2633)
2017(4941)
2016(2706)
2015(2887)
2014(2777)
2013(2783)
2012(2641)
2011(2297)
2010(2294)
2009(2085)
2008(1961)
2007(1823)
2006(1638)
2005(1562)
作者
(7516)
(6383)
(6341)
(6037)
(4004)
(3084)
(2912)
(2553)
(2291)
(2202)
(2199)
(2072)
(2069)
(2037)
(2031)
(1995)
(1955)
(1791)
(1770)
(1748)
(1575)
(1555)
(1554)
(1470)
(1419)
(1323)
(1318)
(1293)
(1273)
(1265)
学科
(10556)
经济(10546)
(10250)
(9477)
贸易(9476)
(9418)
出口(7635)
出口贸易(7635)
(7635)
管理(6338)
(6053)
方法(5042)
(4682)
企业(4682)
数学(4660)
数学方法(4630)
(4201)
中国(3019)
(2842)
财政(2804)
(2645)
(2089)
业经(2067)
支出(1951)
技术(1837)
进出(1783)
进出口(1783)
进出口贸易(1783)
概况(1782)
农业(1741)
机构
大学(38170)
学院(36043)
(18757)
经济(18515)
研究(14491)
管理(13080)
理学(11065)
理学院(10954)
中国(10871)
管理学(10835)
管理学院(10767)
(8707)
(8422)
科学(7809)
(7491)
经济学(6942)
财经(6863)
研究所(6732)
经济学院(6446)
(6419)
中心(6129)
(5974)
(5898)
(5727)
业大(5603)
北京(5393)
财经大学(5195)
研究院(4869)
(4693)
(4676)
基金
项目(25102)
科学(19971)
基金(19462)
研究(18040)
(17695)
国家(17580)
科学基金(14547)
社会(12438)
社会科(11924)
社会科学(11923)
基金项目(9817)
自然(9003)
自然科(8817)
自然科学(8816)
自然科学基金(8684)
(8549)
资助(8118)
教育(7817)
(7407)
(6004)
编号(5996)
国家社会(5902)
重点(5705)
(5397)
教育部(5285)
中国(5275)
(5101)
科研(5067)
(4936)
大学(4933)
期刊
(19259)
经济(19259)
研究(12142)
中国(7568)
(6449)
学报(6193)
科学(5613)
(5575)
大学(5195)
管理(4977)
学学(4835)
(4828)
国际(4806)
(3619)
金融(3619)
财经(3443)
世界(3420)
经济研究(3399)
农业(3306)
教育(3130)
林业(3088)
问题(3065)
(3014)
(2770)
贸易(2770)
(2497)
现代(2380)
业经(2364)
国际贸易(2362)
技术(2307)
共检索到61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宣晓影  
<正>众所周知,日本是全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超低利率最长的国家。2023年4月,日本推出超级量宽政策10年之际,经济学家植田和男接替黑田东彦出任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总裁,引发了市场对日本将大幅改变货币政策基调的猜想。虽然在“鹰”“鸽”权衡下当选的植田和男自上任以来秉持着谨慎中立的态度,多次重申仍将坚持货币宽松的立场不变,但他也明确承认了长期极端政策的弊端,并开始着手进行调整。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温德·克里纳穆尔蒂  安妮特·维辛-乔根森  许平祥  
大规模资产购买(LSAPs,也常被称为量化宽松或"量化宽松政策")是一个货币政策工具,最先由日本银行于2001年启用,金融危机以来该政策被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所广泛运用。中央银行和投资者对于LSAPs的运作机制比对中央银行的传统目标工具——隔夜同业拆借利率的了解要少得多。在过去的几年中,鉴于中央银行对LSAPs的广泛使用,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实证和理论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正位  
2013年以来,对美国量化宽松(QE)退出的揣测不断,直接冲击了部分新兴经济体。2013年12月28日,美国QE退出正式拉开帷幕。事实上,这种由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简称"中心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发的危机,在历史上已多次上演。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天生缺陷更加明显,特别是中心国家权责不对称,只顾收取"铸币税"的好处,却不愿承担国际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庆伟  卜凡玫  岳绍冬  李燕超  
美联储退出QE,将改变过去几年宽松的国际环境。借助美国经济转型和国际环境改善的契机,我国应牢牢把握改革与转型的机会,加大改革与结构调整力度,适时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保持货币投放渠道通畅,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加强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沟通和政策协调,积极应对QE退出带来的冲击,实现经济成功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市场关于美联储小额度退出量化的预期落空。2013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维持现行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暂时不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规模。美国经济出现复苏,欧洲经济见底回升,说到底是美欧超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大肆投放美元助推的,美国的消费、各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实质性提高,美国是在用酿造金融危机的手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慧  丁建臣  李岩  
本文从金融与实体两个层面梳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中止的实际影响效应,简要阐述政策退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及对策,对美国可能实施的退出策略作出预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婧  康立  
2014年1月美国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QE)的退出,未来QE如何退出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发展,也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冲击。结合历史经验、机构预测及相关测算,分析通货膨胀和就业这两个关键指标的未来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宽松的退出时间及具体步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吉列尔莫·奥尔蒂斯  彭春辉  
持续多年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使全球经济充斥着流动性,推动了金融市场繁荣,但也令新兴市场面临政策退出后资本流动逆转的风险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了新兴市场的资产市场繁荣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向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在开展财政整顿的同时,实施了接近于零的利率政策。发达经济体还推出了大量非常规政策工具,导致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成祥  卜振兴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明显。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也重创了美国经济,为了有效应对危机,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到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第一、二轮宽松政策已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退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大大降低了国内失业率,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美国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改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文章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之杰  
2016年12月15日,美联储决定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尽管市场以"靴子终于落地了"的反应表明对这次加息早有预期,但美联储今后的政策动向还是引发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深入分析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进程,对于我们研判形势,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过程和特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成夫  
全球经济危机袭来,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各大央行纷纷采取了购买长期国债的非常规手段,即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乃迫不得已而为之,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和构成潜在风险,做好量化宽松的退出准备,对于政策生效和控制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量化宽松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退出策略的重要性,并对美联储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进行了分析,表明其需要进一步完善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之杰  
2016年12月15日,美联储决定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尽管市场以"靴子终于落地了"的反应表明对这次加息早有预期,但美联储今后的政策动向还是引发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深入分析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进程,对于我们研判形势,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过程和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谭小芬  熊爱宗  陈思翀  
经过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危机前的9000亿美元迅速膨胀到3.6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预期逐渐升温。量宽退出的时点主要取决于就业市场状况,预计美联储从2013年第4季度开始放缓资产购买,2014年中结束量化宽松,2014年下半年以后的4-5年间逐渐出售长期债券资产,2015年第4季度前后开始启动加息进程。退出的工具包括动用各种数量工具吸收超额准备金、直接出售债券资产和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一旦美国启动量化宽松的退出操作,将会出现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美元升值、短期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中国需要对此做出前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歆  张洁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元的贬值,更是直接影响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我国又将面临新一轮挑战。笔者通过对量化宽松政策及我国外汇储备情况的了解,详细地分析该政策的退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具体影响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化解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探寻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