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36)
2022(635)
2021(624)
2020(548)
2019(1307)
2018(1263)
2017(2344)
2016(1513)
2015(1555)
2014(1560)
2013(1729)
2012(1701)
2011(1579)
2010(1736)
2009(1559)
2008(1470)
2007(1265)
2006(1204)
2005(1156)
2004(1032)
作者
(6054)
(5235)
(5123)
(4828)
(3350)
(2610)
(2392)
(2090)
(2001)
(1866)
(1798)
(1716)
(1713)
(1694)
(1645)
(1631)
(1571)
(1528)
(1486)
(1447)
(1367)
(1291)
(1227)
(1215)
(1192)
(1180)
(1172)
(1146)
(1120)
(1090)
学科
(4545)
经济(4543)
(2262)
(2117)
(2028)
管理(2006)
土地(1770)
地方(1483)
农业(1435)
资源(1363)
方法(1295)
数学(1132)
数学方法(1110)
(1052)
(1013)
企业(1013)
经济学(973)
环境(963)
(913)
中国(851)
业经(836)
(754)
利用(745)
(714)
贸易(712)
(687)
(683)
开发(682)
地方经济(652)
城市(651)
机构
大学(22424)
学院(21857)
研究(12067)
(9896)
科学(9240)
农业(8308)
(8006)
中国(7458)
研究所(7439)
(6677)
经济(6470)
业大(6451)
(5770)
管理(5667)
(5407)
农业大学(5327)
科学院(5071)
理学(4711)
理学院(4601)
中心(4539)
(4478)
管理学(4451)
管理学院(4412)
(4137)
(3951)
资源(3771)
实验(3765)
实验室(3637)
北京(3635)
(3543)
基金
项目(15634)
科学(10830)
(10726)
国家(10658)
基金(10193)
研究(8820)
科学基金(7485)
(6743)
(5972)
自然(5929)
自然科(5775)
自然科学(5773)
自然科学基金(5631)
基金项目(5320)
科技(4703)
计划(4384)
社会(4237)
资助(4165)
(4138)
重点(4039)
社会科(3986)
社会科学(3983)
教育(3682)
(3662)
(3384)
编号(3303)
专项(3276)
(3166)
科研(3124)
(3034)
期刊
(9639)
(9242)
经济(9242)
学报(7918)
农业(6715)
中国(6424)
科学(6148)
研究(4746)
(4587)
大学(4425)
学学(4171)
资源(2846)
业大(2562)
农业大学(2148)
中国农业(2063)
教育(2052)
管理(1903)
现代(1879)
图书(1870)
自然(1686)
世界(1617)
(1585)
林业(1510)
书馆(1507)
图书馆(1507)
(1506)
西南(1457)
科技(1324)
(1311)
金融(1311)
共检索到37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大豆原产中国。历史上,大豆首先传向邻国朝鲜和日本,那里大豆也有约2000年的栽培史。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大豆品种类型。日本大豆品种十胜长叶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育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福建省用日本大豆品种白千成育成龙豆23。本文分别介绍日本大豆品种白千成和塞凯20(西海20)在四川省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情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正华  何丽玫  杨安贵  杜春光  
对68个大豆品种因子分析表明,11个农艺性状可分为受3个主因子控制的性状群。因子1为生育日数及荚数因子;因子2为生产力因子;因子3为株型结构因子。其中,主因子1作用最大,说明四川大豆育种应以选择生育期、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3个性状为主,选择粒重为辅。68个品种可归纳成3类;第Ⅰ类以育成品种为主,多为大粒型;第Ⅱ类为川东以外的地方品种,为多荚多粒型;第Ⅲ类为少荚小粒型。第Ⅰ、Ⅱ类品种均可作为优良亲本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潮洲  崔章林  盖钧镒  马育华  
夏播条件下,研究四川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主要农艺、品质性状在南京的遗传变异特点和性状相关.与长江中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群体比较,四川群体产量水平较低、籽粒小、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生育期短,植株矮小、抗倒伏.本群体生育期、单株荚数和百粒重遗传变异丰富,而产量、品质性状遗传变异较小.产量与生育期显著正相关,而与品质性状无关;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期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生育期显著负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19份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46.66±1.98%,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17.80±1.12%;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4.46±1.62%。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9);蛋白质含量与株高是极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日数和百粒重相关不显著。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株高和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29份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高(46.51±2.17%),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较低(17.10±1.41%);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高(63.61±2.17%)。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5);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淑筠  蒋梁材  
从七十年代以来,收集保存了四川油菜地方品种、育成种606份;引进国内外资源822份。对它们的经济性状、生育期、抗病性、品质、等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油菜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品质性状的数量遗传、特殊材料的遗传、生理特性,创造了新的资源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式昭  朱华忠  郑建敏  蒲宗君  伍玲  
利用近年来育成的10份优良四川小麦品种,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并推导出一系列灌浆参数,通过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对品种籽粒灌浆参数的差异性和品种表现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对四川小麦品种,在相对理想的栽培环境条件下,籽粒平均灌浆速率R,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R1、R2、R3是影响小麦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R和R1的作用最大。在10份材料中,3个大粒型品种(川麦43、川麦42和川麦60)为本试验灌浆特性优良型品种,其特点是灌浆速度R快,最大灌浆速率Rmax大,且灌浆速率在灌浆中后期也处于高水平状态。因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秋英  大崎·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贵华  盖钧镒  马育华  
在南京夏播条件下,研究华南四省区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选择潜力和性状相关、华南群体具有植株高、粒小、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低、产量低等特点。百粒重、产量遗传变异丰富,选择潜力大;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小,选择潜力有限。全生育期是遗传变异中的最主要成分性状,且以全生育期进行的动态聚类分析分成的三类,有按春、夏、秋(冬)品种自然分类的趋势.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与油分含量无显著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无显著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钢  谢江  林丽萍  王毅  谢开云  
介绍了四川甘薯生产、加工与利用的概况,回顾了近十年四川省农科院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四川合作开展甘薯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的主要工作进展,重点介绍了四川甘薯全营养粉、淀粉、粉条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情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玉川  陈明昌  程滨  李丽君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磷素营养对山西省审定的10个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生长和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和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株高、主根长、根体积、叶面积和植株干物质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间植株的磷吸收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在低磷条件下其差异不显著。晋豆11号、晋豆4号和晋豆23号在低磷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表明它们适合于低磷土壤种植;晋豆10号和晋豆11号在高磷条件下磷的利用率较高,说明它们适合于磷有效含量高的土壤种植。合理利用大豆品种资源,有利于发挥品种利用磷素的潜力,提高磷的利用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爱琴  杜维俊  赵晋忠  李贵全  丁起盛  
对20个不同大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脂肪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种子贮存蛋白中的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分别进行了提取和电泳分析,从中筛选出7个高蛋白品种,4个高脂肪品种,6个高大豆异黄酮品种,2个高蛋白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蛋白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三高品种。通过电泳分析得到4个优质蛋白品种,两个豆腐专用品种。将蛋白质、脂肪、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与电泳方法结合,可以成为筛选优质蛋白质兼用性品种的快速简便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家秀  张帆  李晓  李云鹤  刘述英  王心溶  
通过7年室内外结合监测测定,明确了四川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新发现了对凡6、绵阳11及其大多数衍生品种(系)表现强致病性的条中30、条中31号生理小种;测定出绵阳系列品种、川麦系、川育系、川幅系、川农系、绵农系及其他小麦系列品种对省内条锈病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鉴定出一批抗条中30、条中31号新小种的小麦新品种。提出在全省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加强对新小种变异动态的监测,抓好抗源多样化的研究和应用粉锈宁等药剂处理种子控制病害流行等防治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式昭  朱华忠  郑建敏  蒲宗君  伍玲  
利用自2000年以来育成的10份优良四川小麦品种,在理想栽培条件下对其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及花后籽粒产量和茎草干重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在460.11~555.88 kg/667m2。②从产量构成因素来讲,有效穗数范围为24.82~32.40万穗/667m2,穗粒数范围为28.1~40.6粒/穗,千粒重范围为42.7~54.4g,穗数是影响产量的首要因素。③生物产量范围为1081.56~1325.65 kg/667m2,收获指数范围为0.36~0.48,通过收获指数的改良能明显提高产量潜力。④优良四川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好,灌浆快增期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霄凤  张重梅  张梅  刘龙生  姬红丽  康晓慧  彭云良  
为了解四川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为抗性品种合理布局和病害防控提供依据,2009年对187份四川水稻主栽生产品种于拔节期接种了四川纹枯病菌菌株PJ-10,其中12.30%的品种的平均病害级别在5.1~6.0,72.7%的品种平均病害级别为6.1~7.0,14.43%的品种的病害平均级别在7.1~8.0,未有品种病害平均级别8.0。该批品种2010年拔节期接种强致病力菌株C30后,95.72%品种的病害级别仍在5.1~8.0,但8个品种平均病害级别介于3.1~4.0。187个水稻品种在室内苗期接种致病力不同的纹枯病菌株C30、GD118、E67、YN7和YN3后,分别有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