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0)
2023(4053)
2022(3566)
2021(3437)
2020(2731)
2019(6280)
2018(6073)
2017(12120)
2016(6861)
2015(7348)
2014(7461)
2013(7156)
2012(6779)
2011(6254)
2010(6572)
2009(6155)
2008(6042)
2007(5590)
2006(5071)
2005(4666)
作者
(18794)
(15571)
(15369)
(14899)
(10127)
(7356)
(7223)
(6133)
(5789)
(5771)
(5304)
(5047)
(4992)
(4944)
(4916)
(4805)
(4726)
(4685)
(4446)
(4442)
(3933)
(3931)
(3769)
(3649)
(3535)
(3511)
(3479)
(3414)
(3157)
(3125)
学科
(21509)
经济(21475)
管理(18390)
(17537)
(13466)
企业(13466)
(9002)
(7366)
(7101)
中国(7064)
方法(6407)
(5773)
农业(5593)
(5541)
贸易(5539)
数学(5475)
及其(5440)
(5432)
数学方法(5319)
地方(5283)
政策(5236)
业经(5202)
(5048)
银行(5042)
(4897)
(4727)
金融(4727)
方针(4584)
(4570)
(4535)
机构
学院(93294)
大学(91808)
(39179)
经济(38199)
研究(35264)
管理(34444)
理学(28801)
理学院(28421)
管理学(27992)
管理学院(27794)
中国(27343)
(20227)
科学(20080)
(19356)
(18275)
(16379)
研究所(16277)
中心(16123)
(15102)
财经(14736)
(13803)
师范(13732)
(13333)
农业(12943)
北京(12658)
(12548)
业大(12290)
(11951)
经济学(11320)
师范大学(10907)
基金
项目(56271)
科学(44344)
研究(44233)
基金(39677)
(34088)
国家(33769)
科学基金(28261)
社会(26820)
社会科(25356)
社会科学(25351)
(21844)
教育(20409)
基金项目(19860)
编号(19091)
(18969)
自然(17521)
成果(17231)
自然科(17106)
自然科学(17103)
自然科学基金(16794)
资助(16605)
课题(13962)
(13039)
(12780)
重点(12730)
(12028)
(11854)
(11660)
(11591)
项目编号(11360)
期刊
(48277)
经济(48277)
研究(31132)
中国(20164)
(16511)
(14128)
教育(13554)
管理(13338)
(13188)
金融(13188)
农业(11527)
学报(11488)
科学(11170)
大学(8631)
学学(7901)
业经(7776)
技术(7525)
经济研究(7276)
财经(6625)
(6368)
(6017)
世界(5868)
国际(5808)
问题(5779)
现代(5749)
(5692)
(5198)
论坛(5198)
图书(4522)
理论(4365)
共检索到152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永强  蒲晨曦  
为缓解大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日本政府在多次农业改革中对大米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由此,日本大米政策动向表现为:米生产主体从小规模农户变为骨干型农户;米品种从主产主食用米向扩大饲料用米种植面积转变;米市场从国家管制转向市场调节;米国际贸易从全面封闭到部分开放。借鉴日本经验,中国大米政策改革应着重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生产结构转变、补贴政策调整以及质量安全体系构建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加入WTO以前,日本通过边境保护和价格支持实现了较高的大米自给率、促进了工农收入均衡,但也拖延了稻谷生产的规模化进程、加重了财政和消费者负担,在对外贸易谈判中授人以柄。为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日本对包括大米在内的农业支持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边境保护方面实现了从行政管制向关税化转变,在国内支持方面正在推进从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转变,即将于2018年取消稻谷限产政策及价差和收入差补贴,在国内价格和流通已经市场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生产的市场化。我国正处于调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窗口期,建议分阶段走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晖  马建蕾  
由于内外价差较大,近年来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进口动力较大,给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提出了挑战。日本与中国同为东亚小规模农业,也面临国内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大宗农产品内外价差较大的问题,但由于进口调控措施比较完善,日本大米进口基本稳定在非常有限的水平,未对国内产业造成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日本调控大米进口的主要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进口调控政策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陈博文  孙林  秦富  
泰国政府为保证稻农收入,先后实施了大米仓储政策、价格支持计划、价格保险计划和大米典押政策等一系列价格支持政策。本文主要探讨了价格支持政策的积极影响和产生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完善价格支持政策提供借鉴。尤其在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眼光,不能偏离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中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要求,针对不同粮食品种,采取差异化的目标价格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萱  
一国汇率政策的选择,最终是为其经济和金融的长远发展服务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得日本经济一直停滞不前,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回顾日本汇率政策的变化历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包振山  朱永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发挥流通业在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中的作用,日本政府制定了灵活的流通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包括保护和恢复中小零售业、推进流通业的现代化、系统化、信息化以及促进流通业与地域再生的强化。在各阶段流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流通业逐渐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使日本流通业具有典型的零细性和规模性的双重特征,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同时,日本各地商店街因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制约而处于半衰退状态。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应完善流通产业组织政策,推动流通业创新发展,培育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优化流通业发展环境;规范流通企业竞争环境与企业行为,以市场机制化解政府过多的管控,完善公平竞争政策,促进中小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强化流通业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形成以流通产业带动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优化整合,带动消费需求升级换代;加大流通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注重人才培养,使人才成为产业的推动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英  张越杰  聂英  
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对"从农田到餐桌"的所有过程进行具体全面的跟踪并使其透明化,为水稻的标准化种植和大米的加工、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重要法律支撑。伴随着大米质量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日本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并创新设立了《大米可追溯法》,这对于促进中国整个大米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满萍  
泰国政府在支持大米种植上曾经先后出台仓储政策、大米价格支持政策、大米价格保险计划、大米典押政策等支持政策,起到了稳定大米产量增长与价格并实现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稳定物价水平的目的,但也产生了大米出口受阻、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不利于大米市场化以及政策实际利好难以传递给种植小农等不利影响。借鉴泰国政府的做法,我国粮食目标价格政策应该坚持价格支持政策不能替代市场作用、价格支持政策应具有全局性和连续性、价格支持政策应考虑国家财力,在确保政策有效性、保障农民收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避免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满萍  
泰国政府在支持大米种植上曾经先后出台仓储政策、大米价格支持政策、大米价格保险计划、大米典押政策等支持政策,起到了稳定大米产量增长与价格并实现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稳定物价水平的目的,但也产生了大米出口受阻、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不利于大米市场化以及政策实际利好难以传递给种植小农等不利影响。借鉴泰国政府的做法,我国粮食目标价格政策应该坚持价格支持政策不能替代市场作用、价格支持政策应具有全局性和连续性、价格支持政策应考虑国家财力,在确保政策有效性、保障农民收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避免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满萍  
泰国政府在支持大米种植上曾经先后出台仓储政策、大米价格支持政策、大米价格保险计划、大米典押政策等支持政策,起到了稳定大米产量增长与价格并实现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稳定物价水平的目的,但也产生了大米出口受阻、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不利于大米市场化以及政策实际利好难以传递给种植小农等不利影响。借鉴泰国政府的做法,我国粮食目标价格政策应该坚持价格支持政策不能替代市场作用、价格支持政策应具有全局性和连续性、价格支持政策应考虑国家财力,在确保政策有效性、保障农民收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避免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平  
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APTERR)是东亚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柱。日本积极参与了这一区域功能性合作,从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视角看,日本通过供给和消费这一区域公共产品,有效增强了自身的粮食安全,间接地保护了本国农业,为在多哈回合谈判等多边层次争取有利于本国的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借此加强了东亚地区的政策协调,深化了各国在应急性合作基础上的机制建设。这一案例的启示在于,在区域合作中"比较劣势"有可能转化为"比较优势",应充分注重"民生项目"和"民心工程",同时需要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区域合作的新理念与新话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海霞   李俊杰   肖琴   李建平  
[目的]文章以日本稻米产业保护政策为视角,从日本高度重视稻米产业保护的原因、稻米产业保护的主要政策措施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日本稻米产业的发展特征及变化。[方法]采用文献整理法和趋势分析法对相关研究进展和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日本粮食自给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37%左右,稻谷自给率却接近100%,在其他粮食已经严重依赖进口的背景下,日本唯独坚守高度保护稻米产业,既有政治经济原因,也有文化社会原因。为实现对稻米产业的高度保护,日本对外利用贸易规则设置多重限制,对内实施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政策发展稻米产业,并通过农协组织体系对稻米生产进行“调控”。日本通过一系列稻米产业保护政策,为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不仅提升了稻米的自给能力、提高了优质大米的国际竞争力、保护了稻农的种粮积极性和种植收益,还形成了保护日本整体贸易利益的谈判筹码。[结论]借鉴日本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从坚持将口粮自给为核心的大食物观纳入国策、加强以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国家顶层政策设计、构建立体化农业补贴和技术推广体系、坚守贸易谈判底线、提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利用效率以及重塑中华民族粮魂六个方面强化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孔维升  薛桂霞  麻吉亮  
日本在农产品市场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政策演进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分析政策形成的相关背景;其次,将日本目前所采取的市场调控政策工具分为直接调控工具和市场化调控工具两类进行细致总结;第三,对2015年以来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最新改革进展与趋势进行分析;第四,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未来农产品市场改革的经验启示。研究表明,减少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干预,削减扭曲性政策;注重农户经营性风险的防范管理,强化收入保险支持;调控目标清晰,政策可操作性强并且以法律作为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是日本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重要特征,值得中国今后在农产品市场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苏贵光   路迹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魏龙  潘安  
日本稀土政策具有向多元化供给保障的演变趋势,且其对于稀土政策渐进式调整与补充的主要动因在于中国稀土政策的转变。日本稀土政策演变对我国调整相关政策及促进国内稀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应充分考虑未来稀土资源短缺对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同时,稀土政策应该在整体发展规划框架下有计划地制定实施,以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国家战略利益为根本,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国际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保障措施,进而反制日本相关资源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