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0)
2023(2599)
2022(2403)
2021(2038)
2020(1807)
2019(4557)
2018(4497)
2017(8992)
2016(4948)
2015(5450)
2014(5681)
2013(5913)
2012(5563)
2011(5065)
2010(5201)
2009(4719)
2008(4579)
2007(4152)
2006(3736)
2005(3535)
作者
(15495)
(13012)
(12939)
(12651)
(8631)
(6207)
(6046)
(5096)
(4980)
(4662)
(4615)
(4519)
(4462)
(4457)
(4353)
(4273)
(4036)
(3960)
(3783)
(3695)
(3430)
(3248)
(3214)
(3072)
(3064)
(3045)
(2955)
(2913)
(2719)
(2626)
学科
(24559)
经济(24538)
方法(12465)
(11222)
管理(11118)
数学(10877)
数学方法(10645)
(8532)
企业(8532)
(7900)
地方(5563)
中国(5425)
(5265)
(4697)
地方经济(3989)
理论(3692)
(3685)
农业(3659)
税收(3602)
(3586)
业经(3503)
(3428)
金融(3428)
(3282)
(3228)
贸易(3224)
(3119)
(2973)
(2962)
银行(2953)
机构
大学(75566)
学院(71662)
(31850)
经济(31233)
研究(30127)
管理(25961)
理学(22354)
中国(22202)
理学院(22047)
管理学(21475)
管理学院(21351)
科学(19171)
(16767)
(16273)
研究所(15377)
(14453)
(13435)
中心(12562)
(11464)
(11432)
财经(11300)
农业(10876)
业大(10637)
北京(10568)
(10345)
经济学(10300)
(9653)
师范(9429)
经济学院(9299)
研究院(9100)
基金
项目(46866)
科学(36132)
基金(34330)
研究(31487)
(31279)
国家(31081)
科学基金(25484)
社会(19685)
社会科(18749)
社会科学(18743)
自然(17326)
基金项目(17091)
(16941)
自然科(16935)
自然科学(16928)
自然科学基金(16608)
资助(15909)
(15417)
教育(14213)
编号(11379)
重点(11230)
(10962)
(10318)
成果(9826)
科研(9549)
计划(9463)
(8987)
教育部(8808)
大学(8564)
创新(8517)
期刊
(35547)
经济(35547)
研究(22734)
中国(14627)
学报(13276)
科学(11506)
管理(10855)
(10757)
(10168)
大学(9457)
学学(8837)
农业(7262)
教育(7100)
技术(6657)
统计(6221)
经济研究(6065)
(5310)
金融(5310)
(5066)
财经(5000)
决策(4854)
(4394)
技术经济(4349)
问题(4202)
(4153)
图书(4044)
现代(3952)
世界(3827)
业经(3654)
(3482)
共检索到114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倪勇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栖息于沿海河口软泥滩涂区,为水陆两栖性鱼类,从形态和生态特性来看,是滩涂上的特产鱼。在日本,它仅分布于有明海和八代海部分海区。60年代后半期,日本佐贺县大弹涂鱼的年渔获量为150~200t,以后陆续减产,到1983年后锐减至3~4t,仅为盛期的2%左右。因此,本种的增殖成为当务之急。1986年起,该县实行了诸如禁渔区、禁渔期和限制捕捞体长(10cm为界)等增殖资源的各种措施。同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长玲  曹伏君  刘楚吾  师尚丽  
通过对大弹涂鱼血液、肾脏、脾脏组织涂片的观察 ,发现其肾脏、脾脏内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 3个阶段 ,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造血母细胞从造血器官释放入外周血中有一成熟过程。着重描述了大弹涂鱼的红血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发生过程各阶段细胞的形态特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仕玺  洪万树  张其永  马细兰  倪子绵  
应用组织学和透射电镜研究雄性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Linnaeus)贮精囊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贮精囊是其精巢的1对附属腺体,黑色素分布于翼状贮精囊表面;(2)贮精囊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并向内伸出结缔组织隔膜,被膜和隔膜中含有间质细胞,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3)结缔组织隔膜将贮精囊分隔成为许多小室腔,被膜和隔膜上排列着单层上皮细胞,不同小室腔的上皮细胞发育并不同步,按外形分为柱形和立方形。小室腔内还有片状分泌物,PAS呈阳性反应,提示分泌物为粘多糖蛋白;(4)电镜显示上皮细胞顶部有微绒毛结构。生殖期间上皮细胞内粗面内质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倪勇  张其永  陈德富  贝宏锦  洪万树  
前言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为暖水广盐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栖息于港湾和河口潮间带淤泥滩涂及红树林区。该鱼食物链短,养殖成本低,投资较少,管理方便,鱼病少,易于养活,活鱼耐长途运输。鱼体虽较小(一般为10~15厘米),但肉味鲜美,富有营养,有滋补功效,深受浙、闽、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仁协  戈薇  洪万树  张其永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pH对成体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胃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以及肠道的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测了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A、氨基肽酶、γ-谷氨酰转肽酶、脂肪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纤维素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海藻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等15种消化酶活性在胃、肝脏和肠道中的分布。实验将鱼肠道从前部到后部切成3等份,分别称为肠Ⅰ、肠Ⅱ、肠Ⅲ。结果表明:(1)胃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5~3.5、6.5和5.5,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9.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仁协  洪万树  张其永  陈仕玺  王琼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后期仔鱼、稚鱼和早期幼鱼发育过程中胰腺酶、肠酶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胰腺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肽酶A)和8种肠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海藻糖酶、纤维二糖酶、碱性磷酸酶、氨基肽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的比活力均在仔鱼期较高,稚鱼期降至最低,早期幼鱼则急剧上升,而每尾鱼酶的总活力却随着幼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2)胃蛋白酶活性在后期仔鱼才开始检测到,此后一直呈显著上升趋势;(3)早期幼鱼肠部位的4种胰腺酶活性分别占其酶总活性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稚鱼期;(4)稚鱼期仅3种肠酶(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高度富积...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其永  洪万树  叶启旺  陈仕玺  江国强  
对土池育苗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早期仔鱼的摄食进行了分析。在水温20~32℃,盐度15~20,池水透明度18~25cm的环境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日龄为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发育阶段,其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1日龄属于内源性营养期;从孵化后2日龄至4日龄属于混合营养期。混合营养期仔鱼除依靠吸收卵黄囊和油球为营养以外,还从土池水体中摄食含有拟铃虫的颗粒有机碎屑以及少量的双壳类担轮幼体、面盘幼体和多毛类担轮幼体。孵化后5日龄开始进入后期仔鱼发育阶段,已属于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5~7日龄仔鱼基本上依靠摄食土池水体中的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多毛类担轮幼体,...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福勇  李明云  竺俊全  钱丽君  张春丹  陆孙杰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法研究了镉对大弹涂鱼血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急性中毒条件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5、50和75mg/L三个处理组均有特异性酶带出现,各种酶活性也有显著变化。探讨了急性镉中毒对大弹涂鱼血细胞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以及大弹涂鱼血细胞的同工酶标记用做海洋环境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桓君  孟繁星  黎明  王日昕  石戈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类编码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基因,在所有硬骨鱼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于MHC基因的研究一直是鱼类分子免疫学和鱼类抗病辅助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首次分析了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MHCIα基因的cDNA序列特征,构建了系统发生树,评估了大弹涂鱼MHC Iα基因mRNA在健康个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了注射病毒拟似物poly(I:C)后MHC Iα基因在机体主要免疫器官肝和脾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大弹涂鱼MHC Iα基因具有由1101个碱基组成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36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与大弹涂鱼MHCIα基因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RT-PCR分析显示,MHCIα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肾和脾组织中表达量最高,鳃和肠组织中表达次之。大弹涂鱼在腹腔注射poly(I:C)后,肝和脾组织中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在12 h时, MHC Iα基因mRNA表达量在肝和脾中均达到峰值。本研究结果表明, MHC Iα基因参与了大弹涂鱼在高盐胁迫下的免疫应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建波  孟繁星  黎明  王日昕  石戈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是一种生活在潮间带的淤泥滩和红树林等两栖环境中的鱼类,其免疫系统面临比水生生活更大的选择压力。Toll样受体基因(简称TLR)是重要的先天免疫成员,一直是鱼类分子免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探究大弹涂鱼TLR基因是否因为其独特的生活环境而产生适应性进化以及其TLR基因在受到细菌攻击后的免疫应答模式,本研究从大弹涂鱼皮肤转录组中获得了TLR5, TLR8和TLR9完整序列以及TLR3和TLR7部分序列,采用分子生物信息学对大弹涂鱼TLR5, TLR8和TLR9基因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对5个TLR基因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大弹涂鱼5个TLR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和鳗弧菌攻击后5个TLR基因的免疫应答模式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 TLR5基因全长3071 bp,包括长度为2646 bp的编码区,共编码882个氨基酸; TLR8基因全长3175 bp,包括长度为3033 bp的编码区,共编码1011个氨基酸; TLR9基因全长3398 bp,编码区长度为3093 bp,共编码1031个氨基酸。大弹涂鱼3个TLR基因与其他物种的TLR基因结构相似,具有高度保守性。位点模型结果表明,鱼类TLR3, TLR5和TLR8是高度保守的,而TLR7和TLR9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适应性进化;而进化枝–位点模型结果表明,为了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两栖环境,大弹涂鱼TLR9基因可能产生了适应性进化。大弹涂鱼5个TLR基因在8个健康组织(肠,眼,肾,肝,脑,肌肉,脾和皮肤)中均有表达,在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受到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攻击后的免疫表达模式表明了大弹涂鱼5个TLR基因在应对细菌入侵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美泽  黎明  李健  袁莉霞  王日昕  石戈  
为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大弹涂鱼炎性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挑选初始体质量为(15.14±0.05) g的健康大弹涂鱼幼鱼180尾,进行96 h的急性氨氮胁迫实验。结果显示,大弹涂鱼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为8.99 mg/L总氨氮(0.11 mg/L非离子氨,T-AN);氨氮胁迫后TNF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别于12和96 h时显著上调,96 h时表达量达到0 h时的2倍;IL-1基因的mRNA表达量12 h时显著上调,为0 h时表达量的6倍;氨氮胁迫后IL-6基因的mRNA表达量分别于12和96 h时显著上调,表达量达到0 h时的1.5倍;氨氮胁迫后IL-8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24 h时出现显著下调。研究表明,大弹涂鱼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为8.99 mg/L总氨氮;半致死浓度的氨氮胁迫48 h后,TNF、IL-1、IL-6和IL-8基因的mRNA表达量持续升高,推测过度炎性应激可能是导致鱼类氨中毒死亡的原因之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马荣荣  宋超  王妤  王思凯  赵峰  裴倩倩  纪严  庄平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崇明东滩南部湿地4、5月份采集到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的食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大弹涂鱼δ13C和δ15N值分别为-19.28‰-14.59‰,7.96‰10.13‰。利用同位素混合模型(Iso Source)计算包括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糙叶苔草(Carex scabrifolia)、底栖微藻、颗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明云  黄福勇  竺俊全  钱丽君  张海琪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法研究了镉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脾脏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急性中毒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50 和75 mg/L 3 个处理组的4 种同工酶均有特异性酶带出现,各种酶活性也有显著变化。本文探讨了急性镉中毒对大弹涂鱼脾脏4 种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以及大弹涂鱼脾脏的同工酶标记用作海洋环境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可行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游欣欣  卞超  陈洁明  孙颖  石琼  
作为两栖鱼类的代表,弹涂鱼处于从水生鱼类进化到陆生四肢动物的重要过渡环节。从2012年开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深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厦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同实施弹涂鱼全基因组测序计划,有关基因组(结合转录组)的第一篇文章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2014,5:5594)。本文就弹涂鱼两栖习性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弹涂鱼适应两栖习性的分子机制,并对以基因组数据为基础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内外同仁相关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涛  郑微云  洪万树  郭祥群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采用碱解旋技术检测了暴露于BaP后大弹涂鱼肝脏的DNA单链断裂程度 ,结果发现DNA单链断裂程度同时受到曝污时间和曝污浓度的影响 ,并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特征 ;污染解除后DNA单链断裂程度未明显减轻 ,表明DNA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弱。以上这些结果表明DNA单链断裂适于作为BaP暴露后DNA损伤的检测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