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3)
- 2023(5393)
- 2022(4488)
- 2021(4482)
- 2020(3936)
- 2019(9250)
- 2018(9379)
- 2017(17632)
- 2016(9995)
- 2015(11725)
- 2014(11880)
- 2013(11155)
- 2012(9816)
- 2011(9030)
- 2010(9221)
- 2009(8402)
- 2008(8099)
- 2007(7191)
- 2006(6283)
- 2005(5581)
- 学科
- 济(38743)
- 经济(38708)
- 管理(26248)
- 业(23721)
- 方法(21919)
- 企(21090)
- 企业(21090)
- 数学(19930)
- 数学方法(19392)
- 中国(9859)
- 理论(8789)
- 农(8577)
- 业经(7738)
- 教育(7608)
- 地方(7421)
- 财(7164)
- 学(6987)
- 教学(6860)
- 贸(5988)
- 贸易(5983)
- 和(5926)
- 易(5790)
- 制(5546)
- 农业(5525)
- 技术(5280)
- 策(5080)
- 划(5038)
- 环境(4996)
- 务(4756)
- 财务(4719)
- 机构
- 大学(139467)
- 学院(134371)
- 管理(53965)
- 济(49095)
- 经济(47862)
- 理学(47001)
- 理学院(46454)
- 管理学(45096)
- 管理学院(44875)
- 研究(42958)
- 中国(30700)
- 京(29943)
- 科学(27195)
- 所(21254)
- 财(20880)
- 范(20403)
- 师范(20244)
- 江(20150)
- 业大(19938)
- 研究所(19499)
- 农(19468)
- 中心(19290)
- 北京(19048)
- 财经(16879)
- 师范大学(16312)
- 州(16159)
- 院(16078)
- 技术(15449)
- 经(15326)
- 农业(15273)
- 基金
- 项目(91809)
- 科学(72279)
- 研究(67240)
- 基金(64347)
- 家(55352)
- 国家(54904)
- 科学基金(47799)
- 社会(40569)
- 社会科(38426)
- 社会科学(38413)
- 省(37484)
- 教育(34460)
- 基金项目(33303)
- 自然(32121)
- 划(31736)
- 自然科(31469)
- 自然科学(31464)
- 自然科学基金(30835)
- 编号(28194)
- 资助(28077)
- 成果(23091)
- 重点(20869)
- 课题(20809)
- 部(20159)
- 大学(19391)
- 创(19149)
- 发(18550)
- 创新(17644)
- 科研(17561)
- 教育部(17389)
共检索到20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爱
日本大学第三者评价是相对独立于政府和大学之外的认证评价机构实施的面向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的认证评价,接受第三者评价是日本大学必须履行的义务。本文透过日本大学第三者评价的主体、目的、基准和运行过程,分析日本大学第三者评价的模式与特点,认为日本大学第三者评价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关键词:
第三者评价 模式 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爱
在日本大学第三者评价中,文科省、评价机构和大学是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本文以第三者评价的法律性文件《学校教育法》为依据,从第三者评价运行的过程出发,对第三者评价运行过程中文科省、评价机构和大学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第三者评价 运行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叶淑兰 刘晓凤
日本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超级第三者",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要高度重视日本变量。日本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存在防范与顾忌心理,将之更多解释为中美军事新型大国关系。日本的悲观派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危及日美同盟和日本对钓鱼岛的占领,但是乐观派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日美关系、日俄、日英关系。日本强调发展新的外交智慧,改善中日关系,呼吁中美关注日本第三方立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加强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管理,建立三边对话机制,以实现中美日在亚太地区的良性平衡互动关系。在三边关系中,充分发挥日本"超级第三者"作用,让其成为中美两国沟通的桥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友荣等在2008年第11期《中国高教研究》撰文指出。教育中介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中介性组织必须具备专业性、相对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等三种基本属性。其独立性是中介评估组织能够公正客观实施评估.最大限度获得社会认可和公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文中
先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作出一般性解释,然后介绍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对"第三者"外延的界定,再对相关界定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认为根据我国当前的相关立法环境可以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调整为车辆实际使用人;被保险人不应该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从事驾驶工作的雇用驾驶员不应该成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第三者",但是其家庭成员应该包括在"第三者"之中;车上人员和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是否应当成为"第三者",对于强制三责险和商业三责险应该区别对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春银
在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和巴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修订之后,对保险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公约补偿限额的保险供给问题;核损害的概念界定问题;时效问题;豁免问题;诉讼辩护成本与索赔处理费用问题;恐怖责任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的发展甚至生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韦炎
目前,机动车辆保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是人保公司财产保险的一大拳头险种。从贵州省该险种保费收入来看,已达1.4亿余元,占纯保费险种收入的50%多。这样一个大的保费收入险种,按说其经济效益也应该是可观的,但近几年来其经济效益却一再滑坡,赔付率从当初开办时的36%上升到目前的80%以上,这还包括原属人险的驾乘人员险划归车险后降低了赔付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蓉 何海霞
交通事故中车上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因某种原因置身于车辆之外,遭到本车撞击或碾压的案件并不少见。但此类受害人属于"车上人员"还是"第三者",我国现行的保险条款和法律法规尚未有明确界定,由此引发了不少保险纠纷,各地法院在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判决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案例及各方观点,指出在两种特定条件下,应支持"车上人员"向"第三者"转化,以更好地保障被保险人和受害人的利益,减少保险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体现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社会价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丹书生
机动车三责险的人身伤害赔付 ,是车险经营的主要瓶颈所在。传统的赔付方式往往受制于社会多方面的制约 ,使保险人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长此以往 ,不但保险经营受损 ,保险功能弱化 ,而且使被保险人以及受害者长期陷于赔付纷争 ,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人为扩大 ,苦不堪言 ,同时也不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为此 ,寻求一种更科学、更便利的赔付方式 ,成为保险进入市场后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机动车三责险 人身伤害 赔付方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兰香
正确界定证券市场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民事责任性质,对于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正当权益,以及维持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柳
核第三者责任是对公众利益的保护,世界各国均通过严格立法对该责任进行强制保险,而我国在这一制度体系上并不成熟。本文先综述核第三者责任保险并强调其重要性,接着介绍了我国实际情况并揭示出问题的核心在于立法缺陷。同时从法律规定、保险组织两方面着重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核第三者责任保险体系,并给出关于其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核第三者责任保险 核共体 国际经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克贞
本文案例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其一是保险人的说明义务问题;其二是第三者的范围问题。文章结合本文案例对保险人如何履行说明义务和被保险人能否成为第三者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保险合同 第三者责任保险 说明义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红
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第一个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强制实施的责任保险——"交强险",实施已满一年。在这一年中,无论是"交强险"的条款制订方面,还是实务操作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以致近期的各种媒体对其质疑声不绝于耳。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探索、不断的改进走向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广东金融学院责任保险课题组 罗向明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索赔期限的不同规定关系到赔案能否赔付,直接关系保险合同双方的切身利益。我国保险业和监管机构应该对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条款进行清理和规范,并尽量将复杂的条款通俗化,以减少因此带来的不必要的纠纷或诉讼,从法律和条款中保证保险合同双方的公平。
关键词:
第三者责任保险 保险条款 索赔期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安林
法律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职业是向公众投资人传递会计信息的中介 ,并且让这个职业垄断会计信息的传递通道 ,确立了注册会计师应向公众投资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论文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正式下发的《通知》及上海股民诉讼上市公司案件 ,引入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对第三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问题。论文借鉴英美判例法中对第三者的有关司法限定 ,归纳并界定了第三者的类型 ,在此基础之上 ,论文运用比较的方法 ,探讨性地总结了国外有关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民事责任的基本情况 ,结合我国现行法规、司法理论和实践 ,从法律角度研究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民事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等的司法特征和理论动因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第三者 民事责任 归责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