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3)
2023(8705)
2022(7094)
2021(7077)
2020(5632)
2019(13105)
2018(13228)
2017(22006)
2016(13619)
2015(15331)
2014(15437)
2013(13749)
2012(12525)
2011(11565)
2010(11917)
2009(10427)
2008(10484)
2007(9150)
2006(8246)
2005(7788)
作者
(34205)
(28623)
(28208)
(27407)
(18238)
(13726)
(13259)
(11044)
(10911)
(10449)
(9794)
(9714)
(9314)
(9162)
(9081)
(8940)
(8741)
(8477)
(8337)
(8037)
(7568)
(7119)
(6924)
(6656)
(6630)
(6623)
(6427)
(6403)
(5949)
(5792)
学科
(35661)
经济(35599)
管理(28186)
(24797)
教育(23053)
(21119)
企业(21119)
中国(18856)
方法(14158)
理论(13115)
数学(11974)
数学方法(11711)
(11557)
教学(11553)
(11161)
(11151)
(10098)
业经(8850)
(8164)
(7683)
银行(7672)
(7639)
金融(7639)
(7395)
技术(7249)
(6973)
体制(6743)
地方(6644)
农业(6570)
学法(6452)
机构
大学(174313)
学院(164702)
研究(65330)
(55660)
经济(54015)
管理(51523)
理学(43798)
理学院(43054)
中国(42570)
管理学(41781)
管理学院(41391)
(39275)
科学(38464)
教育(36901)
(34934)
师范(34669)
(33298)
(30254)
研究所(29900)
师范大学(28619)
(27681)
中心(27579)
北京(26359)
(26189)
(23855)
技术(23044)
财经(22534)
业大(22264)
(21667)
(20670)
基金
项目(104825)
研究(84952)
科学(83076)
基金(70827)
(61543)
国家(60803)
科学基金(50666)
教育(50015)
社会(49531)
社会科(46480)
社会科学(46466)
(42298)
(38428)
编号(36637)
基金项目(35659)
成果(34397)
自然(30945)
课题(30651)
自然科(30219)
自然科学(30211)
自然科学基金(29660)
资助(28868)
重点(25866)
(25864)
(25424)
(24313)
大学(23029)
规划(22974)
(22816)
教育部(22628)
期刊
教育(66158)
研究(65606)
(64629)
经济(64629)
中国(52724)
学报(27222)
(24103)
(23615)
大学(22815)
科学(22731)
管理(20920)
技术(18924)
学学(18363)
职业(16426)
农业(16026)
(15298)
金融(15298)
财经(11470)
技术教育(10510)
职业技术(10510)
职业技术教育(10510)
经济研究(10237)
图书(10213)
(9976)
(9762)
论坛(9762)
高等(9573)
(9569)
业经(8760)
(8509)
共检索到278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爽  李曼丽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大纲化改革使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失去了制度上的保障,通识教育出现了整体的衰退。至今逾20年,日本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反思与改革从未停歇。纵观代表日本最高教育研究水平的七所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通识教育的目标由知识的广博涉猎升华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建构;通识课程产生量化收缩,通识课程内容边界的延伸也带着向专业教育妥协的痕迹,但通识教育已然成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核心要素之一固定下来,并且高水平大学重振通识教育已经在行动。通识课程"瘦身"的另一面是更关注教育的过程和互动,课程的挑战度提高;在全校教师共同承担通识教育的原则下,大学内部迫切需求加强统筹全校通识教育的运营管理。这些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志强  陈时见  
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演进。反观大学通识教育的脉络及其内容精髓,大学通识教育不仅是研究知识、关爱未来生活的教育,更是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守护大学"精神家园"的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丽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从通识教育观念的形成入手,系统论述通识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历程。研究发现,以塑造"全人"为鹄的的通识教育并没有摆脱名"扬"实"抑"的命运,究其原因,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尖锐冲突抑制了通识教育的健康成长。这种冲突正是通识教育改革中的主要矛盾,也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变"通专冲突"为"通专结合",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才能找到根本出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新红  
动物解剖学是农科院校畜牧学及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公认具有知识点杂乱、枯燥乏味以及难于理解掌握等特点。在综合性大学农科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探索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与通识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适应农科专业发展要求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综合性大学农科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推动农科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深度改革和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教育部会同其他部委共同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在新时代要“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并且“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是中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发展中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需要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卫平  刘承功  鲁映青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国家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部署,一批专科性的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实现合并。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成新的复旦大学,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明成  
综合性大学是职教教师教育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亟需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研究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了综合性大学参与职教教师教育的历史,分析了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洪作奎  
通识教育的内涵已从前科技时代对古典人文修养和百科全书式学者的追求 ,转化为塑造科技发达时代的合格公民 ,从而使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发生了相应变化。新兴起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型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对立倾向 ,成为当今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有力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季庆辉  薛宇  薛勇  颜玉  
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突出问题分析及改革措施,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探讨分析突出问题及成因和提出改革对策与措施。探索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突出问题分析及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江涌  冯志军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日本大学教养部为载体的日本通识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重大改革,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通识教育的普遍关注,并产生了巨大学术效应。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确立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改革现行学科设置,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其途径是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现在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慧  李富宽  张桂玲  陈现伟  吕慎金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质量。随着国家提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战略规划,这就更需要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而设置农科专业的地方性高校,也应立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研究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最终解决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协调与适应。不断加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莉  
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英语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要加大英语通识教育的实施力度,应在深入反思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积极探讨开展英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创造性。从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创新工作,积极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梅  尚冉  
2004年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开设第一所"教师养成塾"之后,日本各地教育委员会纷纷尝试这种集"培养——录用"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这一模式虽弥补了教师培养"大学化"原则下"重知识轻实践"的短板,却引发了日本教育界关于教师教育变革"进步"与"倒退"的激烈争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斌  梁婷  
以"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现实中,"专门化"的通识教育已将这种精神遮蔽。唯有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处置、整体教学过程的改革中彰显通识精神,注重提高教师的通识底蕴,并以通识精神指导学生的发展评价,才是通识教育的出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80年代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87年,原国家教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迄今已经十年。这项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工作者参与凝聚了大量心血的改革,是建设有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