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9)
2023(16885)
2022(13628)
2021(12475)
2020(10017)
2019(22726)
2018(22667)
2017(43155)
2016(23368)
2015(26158)
2014(26343)
2013(25794)
2012(23777)
2011(21530)
2010(22296)
2009(20913)
2008(20924)
2007(19154)
2006(17409)
2005(16070)
作者
(68801)
(57669)
(57442)
(54075)
(36743)
(27479)
(25846)
(22313)
(22000)
(20656)
(19727)
(19379)
(18550)
(18457)
(17780)
(17532)
(17008)
(16744)
(16697)
(16572)
(14470)
(14361)
(14131)
(13586)
(12960)
(12908)
(12884)
(12836)
(11728)
(11444)
学科
(111006)
经济(110874)
(93428)
(74422)
企业(74422)
管理(73670)
(50927)
方法(41109)
业经(35725)
农业(34084)
中国(33063)
数学(32373)
数学方法(31804)
地方(27169)
(27109)
(21238)
技术(20172)
理论(18792)
(18629)
财务(18572)
财务管理(18547)
(18345)
(17900)
(17865)
(17747)
贸易(17730)
企业财务(17504)
(17420)
(17129)
(16446)
机构
学院(346763)
大学(338397)
(145042)
经济(142021)
管理(134619)
研究(117995)
理学(114834)
理学院(113570)
管理学(111501)
管理学院(110868)
中国(92640)
(72805)
科学(70966)
(69497)
(64990)
(59629)
(55590)
中心(54111)
研究所(53651)
业大(53496)
农业(52910)
财经(50697)
(45928)
(45857)
北京(45748)
师范(45515)
(44140)
经济学(42977)
(42132)
经济学院(38641)
基金
项目(223308)
科学(177732)
研究(165807)
基金(161465)
(139710)
国家(138365)
科学基金(120198)
社会(107710)
社会科(101841)
社会科学(101812)
(90290)
基金项目(85131)
自然(75740)
教育(74569)
自然科(74077)
自然科学(74062)
(73901)
自然科学基金(72734)
编号(67825)
资助(64572)
成果(54093)
(53321)
重点(49950)
(48433)
(48338)
课题(47227)
创新(44594)
国家社会(44370)
(44221)
发展(43258)
期刊
(177378)
经济(177378)
研究(102936)
中国(74510)
(71225)
管理(53244)
科学(50661)
(50524)
学报(50077)
农业(48075)
大学(39706)
学学(37736)
教育(36815)
(36111)
金融(36111)
业经(35149)
技术(33170)
经济研究(25684)
(25069)
财经(24832)
问题(24670)
(21469)
技术经济(19554)
世界(18130)
(18090)
现代(18065)
商业(16829)
统计(16610)
农村(16125)
(16125)
共检索到537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萍  
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普遍经历了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但是不同国家农村工业化的背景和发展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认为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农村工业化发生阶段、发展模式及其产业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的农村工业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存在差异。辽宁农村工业化应注重平衡市场和政策两种力量的作用,走混合型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石忆邵  顾萌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金泉  柴玲欢  马建伟  曾六福  
相较于欧美地区,同样面临人多地少问题的日本农业发展路径更为值得苏南地区研究与借鉴。本文基于日本乡村实地考察,从有机农业、精致农业、地产地消和农协组织四个方面阐述日本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期为苏南地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应杰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与问题刘应杰一农村城镇化的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1981-1982年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和1983年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以及1984年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从1984年开始,农村城镇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国家重新调整了市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洪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逐渐增长,我国农业已从传统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转为"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生产模式,这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循环农业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平原农村为例,就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欣  刘艳  
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城市化发展途径、速度和道路等方面各地区都会不同。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民族地区可以采用点轴布局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产业优势,走以点带线、以线串珠的特色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新奇  
山东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郑新奇山东省是我国的一个人口、经济大省,1992年人口达8579万,工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40%。在国务院社会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考评中,山东占23%,仅以1县之差位居全国第二位。19...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明  吴英杰  
我国农村城市化应通过重点发展小城镇的途径来实现。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保护耕地资源,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艳玲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农村出现了过疏化现象并日趋严重,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首先探讨了日本农村过疏化现象的成因以及日本农村过疏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而对日本抑制农村过疏化采取的对策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陆杰华 ,张兰霞 ,刘贵平 ,刘少刚  
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位于辽河平原东部,距海城市8.5公里。近年来以大型服装专业市场(三大服装专业市场之一)而闻名全国,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人口城市化模式。笔者期望通过对该镇的调查以揭示其模式的特征、成因和进一步探索其发展的前景及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汉生  
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农村城市化必备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但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城市化进程。为使乡镇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和改变我国农村城市化 严重滞后的状况,迫切要求乡镇企业实行二次创业。为此,必须沿着农村城市化的方 向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结构创新、技术 和管理以及人才创新,从而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的综合素质,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奠 定更雄厚的经济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山林  
文章认为,WTO环境下我国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模式应该基于“充分利用农业比较优势前提下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模式必须在市场深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这个观念出发,文章主要就几个关键性的外部条件展开论述,即改革现有户籍制度,还农村居民以真正的选择权,协调城乡人口发展,调整经济中心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学艺  
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末曾经说过,90年代如果经济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小平同志这个积多年经验的预测,中肯深邃,语重心长。对于这个指示,各级领导都铭记在心。全党全国上下都重视农业,都比较认真地抓农业,倾注了很大精力,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像我们国家这样重视和强调农业。但是,即使这样,我国农业的问题仍然是层出不穷,循环反复,使我们不能不探究这些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碧玮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融合,从而使得四化之间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空间,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丰富的需求。与此同时,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又能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发展保障并实际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在保持生态环境免受侵害、粮食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并且能够保证农民与新市民的基本利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在转型中发展,实现发展为了人民。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最主要特点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民,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